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陈引驰:唐诗中的除岁迎新
编者按: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除夕与元日,旧年之末、新年之初,正是辞旧迎新、温馨团聚的时刻,历来在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作为中国文学的代表,古诗尤其是唐诗里有大量表现除岁迎新的作品,展现了古代中国生动的春节景象。本期讲坛由陈引驰教授讲述唐诗中除岁迎新的意象。
陈引驰
精彩阅读:
□《元日》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涉及了古代春节习俗里很重要的三种典型意象,在新年来临的前后,王安石在诗中提到了爆竹、屠苏和桃符。
□在守岁光明热闹的场景之中,君臣欢聚,除了观看傩戏如同春节联欢晚会外,还有更高雅些的活动,比如作诗。
□放眼众多名家的元日诗,都洋溢着快乐的、积极的气息。
爆竹是春节的典型意象
春节的典型意象
古代有关春节的诗很多,其中“春风送暖入屠苏”可算是最有名的诗句之一。我们讲唐诗,不妨从这首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开始———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朴朴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我要先说说“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年”?!八辍笔歉爬系乃捣ǎ杏凭玫睦?。古人对一年的时光变化有清楚认识之后,最早在传说的尧舜时代以“载”来称呼它,“载”是“始”的意思,取其“物终更始”之意;之后的夏人,根据后代文献记载,称之为“岁”,是指岁星(木星)运行十二次之一的时间;到了商代,殷人多称“祀”,祭祀在古代非常重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讲的就是祭祀与兵戎,祭祀活动每年都有;而周人称其为“年”,本义是“谷熟”(《说文解字》),有收成的意思。
《元日》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涉及了古代春节习俗里很重要的三种典型意象,在新年来临的前后,王安石在诗中提到了爆竹、屠苏和桃符。
首先是爆竹。直到今天,爆竹仍然是很流行的东西,但准确地说,应该改称“爆纸”了,因为它不再是用火焰烧灼以爆竹筒,而是外裹重重纸衣。我们今天关于过年的传说大多是名为“年”的怪兽,但这是后来演变出来的,爆竹最初是为了吓?!吧诫?。相传西汉东方朔所著的《神异经》记载:“西方深山中,有人长尺余,犯人则病寒热,名曰山臊。人以竹箸火中,熚烞有声,而山臊惊惮?!鄙诫崾谷朔⒑炔。灾穹旁诨鹬?,竹子爆开可以吓走山臊?!毒3晔奔恰芬菜担骸罢乱蝗铡γ?,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这里大家可以注意,爆竹燃放的时间是天明鸡鸣的时候,而不是现在流行的午夜来临之刻,因为古人通常将新年来临的时刻定在天光明朗之时。上面“千门万户朴朴日”也体现出天刚亮的情景,太阳刚出来,光还不是非常亮。
其次是屠苏,这是一种酒,混合了大黄等多种药草,据说喝了可以祛病避疫。古代在不同的时节饮不同的酒是常事,比如端午节就得喝雄黄酒。屠苏酒,据后代记述是除夕将内含多种药草的布囊悬入水井之中,到元日时取出浸酒而成的。关于屠苏酒的诗很多,我们来看唐代卢仝的《除夜》诗:“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酒色迎春体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其中“最后人”不是指善酒最后不醉的人,而是最后持杯喝酒的人,即最为尊长者。这体现了年节时喝酒的习俗和讲究,一般是年少的敬长者酒,但饮酒时则是年少者先饮而长者后饮。
最后是桃符。桃符的历史追溯起来极为久远,我们来看这段话:“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闭舛位俺鲎浴渡胶>?,但在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文本里并没有,而是东汉王充在其《论衡·订鬼》篇中引用自《山海经》的。这里面可以看到神荼和郁垒两个非常古老的形象,他们是驱鬼的神人。古人相信桃木有驱邪的功用,或许就是由此而来。最初是将桃木刻削成一个大致的人形,可称为桃木俑;然后是在桃板上画神荼和郁垒,渐渐成为门神的形象;再后来除了图形还书写门神的名字;门神到五代以后渐渐发展为钟馗,大约到宋代以后又为秦琼、尉迟恭所代替;桃木也渐渐为纸所代替,在五代的时候大致已出现了书写吉祥意义的对联,即所谓春联。严格地推究起来,王安石诗里的“桃符”究竟是门神还是春联,其实颇难定论??杉?,我们所有的年节民俗都是有历史渊源的,是经过历史时段发展而来的。
门神画
除夕的呈现
王安石《元日》诗虽然是写宋代的情形,但这些春节的习俗和情景在唐代甚至更早就已经可以看到了,上面提到的“爆竹”、“屠苏酒”、“桃符”等大抵都有远古以来避邪驱鬼的意味。如果我们看年节前后的习俗和风尚,首先可以谈谈非常典型的“驱傩”这一环节,现在一些乡村里还有傩戏的习俗。
傩戏是一种驱鬼逐疫的巫术乐舞形式,远古时在不同季节都可能举行,而年末的仪式,汉魏时代多于腊日举行,“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逐恶鬼于禁中?!保ā逗蠛菏椤だ褚侵尽罚┱庥搿吨芾瘛芳窃氐摹胺较嗍险?,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类似,驱傩的人要戴黄金面具,身上披着熊皮,穿黑衣红裙,多人一起舞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春节联欢晚会成为我国民众过年流行的娱乐观赏方式,中古时期的中国没有春晚,但在除夕夜,大到皇宫,小到山村,人们都会看驱傩表演。
很有意思的是,驱傩这种最初宗教色彩浓厚的仪式,其发展过程又有变化,体现出民俗的演变。《魏书·礼志》里提到,北魏高宗和平三年十二月的岁除大傩之礼,由军队分列两阵演出,一方为骑兵,一方为步兵,分别代表北方与南方?!案髁钇锝巳ダ刺粽?,步兵更进退以相拒击,南败北捷,以为盛观。”最后北方胜利,南方失败,体现出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的局面。到了唐代,驱傩已经非常普及,大傩之礼在形式上与前代差不多,但更进一步世俗化和娱乐化了。据段安节的《乐府杂录》记载:“事前十日,太常卿并诸官于本寺先阅傩,并遍阅诸乐……百姓亦入看,颇谓壮观也?!庇氪和砝嗨?,大傩之礼在正式举行前也要彩排,由太常卿先审阅,老百姓亦可参与。
驱傩在唐诗里颇有写照,比如王建的《宫词》曰:“金吾除夜进傩名,画绔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昼,沉香火底坐吹笙?!闭馐资姓瓜至嘶使匈邢返那樾巍C窦湟灿星谐【?,比如孟郊的《弦歌行》:“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暗中崒崒拽茅鞭,倮足朱裈行戚戚。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鼻霉脑谇幸鞘街蟹浅F毡椋缪莨淼娜艘蚜惩砍筛髦盅丈?,只有牙齿是白的。鬼被茅草做的鞭子、桃木做的弓箭吓得号叫乱跑,围观的人看了大笑。
除夕夜的另一个重要活动是守岁,通常是灯火通明的场景。前面王建的《宫词》说“院院烧灯如白昼,沉香火底坐吹笙”,那一晚,皇宫里面是彻夜通明的,亮如白昼、歌乐升平的景象呈现了宫中的非凡热闹。据说隋代以奢华著称的隋炀帝除夕烧沉香木,火焰烛天,香闻数十里,一夜烧去二百余车。唐时想也不逊色,《南部新书》记载“燃巨烛,燎沉檀,荧煌如昼”。那时的诗人有不少除夕守岁的诗作留存下来,其中也多提到这一情节,比如在近体诗声律定型过程中有积极贡献的沈佺期《守岁应制》诗曰:“殿上灯人争烈火,宫中侲子乱驱妖?!?/p>
在守岁光明热闹的场景之中,君臣欢聚,除了观看傩戏如同春节联欢晚会外,还有更高雅些的活动,比如作诗。唐代是一个诗的时代,那时候作诗之盛行是历代罕见的。前面提到的沈佺期的诗是“应制”之作,也就是应皇帝之命而作的,而那些富于文采的帝王本人也会自己书写诗篇,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有《守岁》:“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泵坊ň3鱿衷诠⑹厮晔髦?,再来读一读杜审言,也就是诗圣杜甫的爷爷的《守岁侍宴应制》,里面也提到了梅花?!凹径菇有履辏圩油跛锱跤?。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熏天。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背κ厮曛保琶废愕姆绱到?,歌舞升平,人们下棋、游戏、喝酒。此诗将宫中的氛围、人们欢愉的心情连贯地传达出来了。这类诗大抵写得典雅端庄,环境和意象也都相仿。
宫廷是中国中古时代诗歌产生的最主要的场所,它决定了诗歌的许多基本成规,不能说里面没有好的作品,但要期待普遍的佳作是很难的事。同样写到梅花,如果不在宫中,或许就可以颇有情味,比如王諲的《除夜》:“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贝笠馐撬?,今年在这个晚上结束,明天明年就来了。寒冬暖春随夜转换,这些变化人是感觉不到的,但在后院的梅花身上却可以看到。这首诗写得很有趣,全诗着力渲染的时光流转最后落在了小小的梅花上,旨意一时突显。就像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样,从大的场景开始,最后落到一个小的形象上。
守夜不眠是除夕的基本生活习俗,在宫中自然是欢娱非常,超出宫苑,情境就有另外的可能。自然,世间平民也可以有自家的欢聚,但并不一律如是。有一类除夜诗比较有意思,跟欢快、团聚、温馨的氛围相反,体现了诗人孤单抒怀的感受。孟浩然有一首《除夜有怀》曰:“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笔耸侵囊诱撸牌降纳?,这个除夕也没有太多的亮色,灯方灭熄,香气渐消,但还是透露出春暖悄悄临近的消息;然而这样一个欲暖还寒的夜晚,诗人与他暧昧不明的所怀之人,终究是无缘梦会了。诗里面随着季节轮转欲欢还忧的情绪纠结,显露着特别的韵味。
孟浩然还有一首写于除夕的诗,是他漫游越地,在乐城也就是今天的温州乐清遇到故人张子容而作的《除夜乐城逢张少府作》?!霸坪7号该觯绯辈吹罕?。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蓖啪廴兆永镆桓鋈嗽谕猓龅焦嗜说比缓芨咝?,但两人皆是天涯失意人,那种他乡遇故知的兴奋、愉悦,最终也落入生命苦短、相逢实难的感喟。
如果孟浩然还能在除夕夜遇到自己的故友,算比较幸运,其他不少唐代诗人就不如他了。我们看白居易的《客中守岁在柳家庄》:“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还有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笨梢钥吹?,孤独的人在旅途,面对的往往只有寒灯,照见的是自己的霜鬓。这些诗体现了泊中诗人共有的感受:远在异乡、孤身只影、寒灯相伴、衰老愁苦、悲往忧春……他们对于新年的到来有某种愁绪,不是欢欣鼓舞地迎接,而是瞻前顾后。诗人是最敏感的一群,在新旧交接、众人欢聚的时刻,不如意者必定发出他们的叹惋,而穷苦之词易好,许多作品就此流传下来?;蛐硭堑谋槭潜环糯罅说?,但这恰恰从反面折射出年节时分正是骨肉相亲、欢聚团圆的日子,应当有欢愉的氛围和情绪,当他们不能拥有的时候,就把这种伤心的情绪表现出来。
梅花经常出现在除岁迎新诗作中
元日迎新的正能量
除夕之后便是元日,新年元日对古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经过一夜的守岁,朝廷上还要举行隆重的朝会仪式,文武百官要向帝王朝贺。这样的正旦朝会,从汉代就开始了,唐代的阵势当然甚是宏大。比如王建有诗《元日早朝》:“大国礼乐备,万邦朝元正。东方色未动,冠剑门已盈……六蕃陪位次,衣服各异形。举头看玉牌,不识宫殿名。”天还没完全亮,众人已到宫门等候朝贺了,这里面不仅有百官,还有地方官员以及外邦远客。
朝会上,官衔和年辈高的大臣带领拜贺,很是庄重,但也会有纰漏发生。根据《东观奏记》的记载,大中十一年元日,太子太师卢钧80岁了,却“声容朗缓,举朝服之”;而第二年的太子少师柳公权也80岁了,远远走到殿下已精疲力竭,称皇帝的尊号发生了口误,被御史弹纠,“罚一季俸科”。大家议论纷纷,为柳公权可惜,“七十致仕旧典也,公权不能克遵典礼,老而受辱,人多惜之”。
朝贺仪式结束后,皇帝会赐宴群臣,饮酒、作诗等依例进行。比如唐睿宗景龙四年元日,臣下多赋柏叶诗,当时有名的才子武平一之作如下:“绿叶迎春绿,寒枝历岁寒。愿持柏叶寿,长奉万年欢。”这类诗作辞藻规整华丽,书写隆重的朝会场面,表达祝寿祈年的愿望。
到了元日,除了宫廷里的朝贺,平常世间,人们相互之间也有往还拜贺、表达新春祝福的习尚,也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拜年。不过,迎来送往通常是很累人的,比如白居易就有《元日对酒》:“庆吊经过懒,逢迎跪拜迟。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衰?!卑拙右自谠辗⑾?,如果不是因为过年,都不知道自己身体日渐衰弱,侧面反映出拜年的辛苦。大约宋代之后,投刺之风盛行,由专人送去拜年名片,而不是自己躬亲登门了,一直延续到明清。这大概就与今天送贺卡的意思有些相近。
总体来讲,虽然如上面所提及的,在除夕元日除旧迎新的年节里,会有仕途失意者或天涯沦落人的哀音,但总的来说,积极正面的情绪还是主要的,这似乎在元日诗里更为显著。放眼众多名家的元日诗,都洋溢着快乐的、积极的气息。有边州的,如张说《幽州新岁作》:“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嗟人事常无定,且喜年华去复来。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币灿邢缂涞?,如卢照邻《元日述怀》:“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奔词?/span>感到日渐老去,在新年的时候,也不会一味地低徊,如顾况《岁日作》:“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
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薄吧倌辍钡某鱿?,让诗人坦然面对生命的代序和流转,体现出一种除旧迎新的正能量。
演讲人简介:
陈引驰先生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道家思想与文学、中古佛教文学、古典诗学及近现代学术史。著有《庄学文艺观研究》、《庄子精读》、《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佛教文学》、《文学传统与中古道家佛教》、《彼岸与此境》等,编注《佛教文学精编》、《佛经文学粹编》等。
(本文根据陈引驰教授在上海图书馆讲座整理,题目为编者加)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陈引驰 唐诗 除岁迎新 春节 典型意象 除夕 元旦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