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战争硝烟战争硝烟
八路军俘获敌运粮船队
闻名于世的大运河,是我国南北漕运的要道,自古以来有着“运粮河”之称。1937年日本侵略军入侵中国后,利用这条便捷的运输线,把从中国南方掠夺来的粮食、棉花、丝绸、油料以及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漕运到天津,然后装船运往日本,又把各种武器弹药由天津经运河运往南方各地,用于屠杀中国人民。山东省夏津县横跨运河两岸的东、西渡口驿,是南北漕运的必经之路。夏津鲁西支队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多次俘获日军运输船队,并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这其中,又以1940年9月俘获敌运粮船队战斗最具传奇色彩。
1940年9月,八路军冀南军区七旅十九团接到内线情报:日军从临清一带,集结了20只大木船,满载粮食、棉花、食油、花生和其他物资,运往天津,再由天津装船运往日本及南洋各地。狡猾的敌人原定9月16日出发,因怕消息泄露,中途遭伏击,遂将启运日期提前了10天,改为9月6日启航。十九团领导决定组织部队,在鲁西中队和地方武装配合下进行拦截,决不让日军把从中国人民手中掠夺的这批财物运出国门。为此,地方中共党组织积极配合这次行动,通知沿河群众,两岸100米内的高秆农作物延缓收割,以“青纱帐”为掩护,得到群众的支持。
9月5日午夜,各部队按照战斗部署,提前到渡口驿一带集结,埋伏在运河两岸的“青纱帐”里。当时的判断是:日军可能趁夜深人静时偷偷启运,但等到天亮还不见踪影。这时,十九团派往临清方向的侦察员前来报告:狡猾的日军原定6日晚7时开船,又怕晚上不安全,突然改为早7时开船起航。按照里程和速度计算,6日下午才能到达渡口驿一带。战士们当即抓紧时间休息,吃过午饭后做好一切战斗准备,静候船队到来。
午后3时40分,日军船队进入八路军的伏击圈,船队前有小汽艇开道,船头上架着两挺机枪,后面每只木船上都有4个日军押船,20只大木船连接起来足有半里地长,船上满载货物,吃水很深,航行起来非常吃力。因为以前多次中过八路军的埋伏,敌人在运河两岸还增派了200余名日伪军组成的护船队,端着枪沿运河大堤徒步前进。
当敌人完全进入埋伏圈后,八路军十九团、鲁西中队和民兵从“青纱帐”中火力齐发,打得日伪军前拥后挤,乱作一团。日军指挥官见状,不得不命令护船队边打边向河滩地后退,向船队聚拢。八路军十九团三营九连在连长岳子俊率领下首先冲上运河大堤,居高临下,机枪、步枪一齐射击,手榴弹炸得日伪军鬼哭狼嚎,敌船队陷在八路军布下的口袋阵里无法航行,在原地打转转。经过1小时的战斗,八路军包围圈越来越小,日伪军象瓮中之鳖,插翅难逃。100多名伪军纷纷缴械投降,负隅顽抗的日军大部被击毙,向运河东岸拼命突围的50多个日军也在冲出150余米后被包围消灭。随后,县抗日政府组织了300辆大车,抢运木船上的物资,附近村庄前来慰问子弟兵的群众争先恐后赶来帮助抢运装车,军民团结,协同作战,奋战整整一夜,将日军20只木船上的物资及时运往抗日根据地。
(本文由山东省夏津县政协提供)
编辑:曾珂
关键词:大运河 运粮河 八路军俘获敌运粮船队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