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人民日报国纪平文章:为中东和平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写在2016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之际
(三)
约旦学者萨米尔·艾哈迈德在《文明的追溯》一书中写道:和平崛起的中国蕴藏着宝贵经验,中国梦可供世界分享。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让中东国家深感振奋。沙特《阿拉伯新闻报》提出,中东国家应该在国际经贸合作中“向东看”。人们注意到,这样的观点在中东地区日渐成为主流。
当中东各国政府纷纷将本国发展战略与中国发展战略对接,当中东各国人民普遍希望分享中国发展红利,“搭便车论”“赚钱机器论”“资源掠夺论”等论调也不时在西方媒体和政坛出现。
“被行动证明的语言是最有力的语言?!闭饩浒⒗栌锏莱隽税盐罩泄卸夜叵档恼孚小?/p>
2014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阐述双方“一带一路”合作前景,强调以“1+2+3”合作格局为顶层设计,为双方合作早期收获项目注入政治动力。两年多来,习近平主席同埃及、伊拉克、阿联酋、土耳其、约旦等中东国家领导人在各个不同场合共商双边关系发展时,“一带一路”受到高度重视,成为规划合作的优先领域。
“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中国和中东国家共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阿拉比这样告诉记者:同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合作会使所有阿拉伯国家受益,阿拉伯国家联盟愿同中国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
发展同中东国家务实合作的同时,中国也在为解决地区政治、安全等领域的棘手问题展开积极行动。
为推动解决巴以争端这个老大难问题,2013年夏天,中国邀请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相继访华,提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叙利亚问题上,中国始终出以公心,坚持止暴促谈,通过政治渠道解决?;?013年底,在印度洋执行护航任务的护卫舰盐城舰北上地中海,与俄罗斯等国军舰一起为联合国海外销毁叙利亚化武行动护航;伊朗核问题谈判过程中,中国主张坚持政治解决方向,每逢谈判陷入困境,中国通过积极斡旋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有学者分析指出,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参与中东事务时坚持以联合国为主渠道,不存在合法性赤字。与此同时,中国同中东各方均无矛盾,更加注重事情客观真相,更多考虑冲突当事方感受,注重平衡与折衷。中东国家普遍对中国参与冲突治理持欢迎态度并寄予厚望。
“中国是一个大国,正在做一个大国应该做的事?!毙录悠鹿⒋笱Ф茄芯克ぶS滥甑恼饩浠耙馕渡畛?。
(四)
在中国中东外交长卷中,有两个历史场景令人难忘。
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里有大阿訇担任宗教事务顾问,有回族教授担任译员。时任埃及总统纳赛尔的解读是:精心安排阿语翻译之举,是中国政府对他本人、对埃及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对伊斯兰教信仰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尊重。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危急时刻,科威特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萨巴赫访华。中国外长会谈时坦承,虽然中国与伊拉克和科威特都是友好国家,但中国在具体问题上坚持客观公正立场,坚决反对入侵之举。
尊重带来亲近,公正培育信任。尊重和公正,是中国中东政策的底色,也是中国在这一地区走出一条全新大国之路、打破“中东是大国坟墓”这一魔咒的关键所在。
在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流派重要人物汉斯·摩根索看来,掌握非同寻常影响力的大国运用权力时懂得克制,是一种最高贵的美德。然而,不损害地区稳定发展这一天经地义的底线,却被西方大国一再突破。推崇大破大立的“创造性动荡论”,危言耸听的“文明冲突论”,居高临下的“民主改造论”……西方国家打着种种旗号干预中东事务,给中东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无一不让自己深陷战略泥沼。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中国在处理同中东国家关系时,牢记“为”与“不为”之间的辩证法,行动出发点由道义支撑,具体政策立足现实,为最终发挥正向作用提供了保障。有人曾作出如下对比:西方渲染所谓“中东民主赤字”,中国注重中东在“民生治理”上的根本性需求;西方倚重“激进式手段”,不惜搞边缘政策,中国提倡“渐进式改革”,强调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西方力推“强制型”方式,不惜动用武力搞政权更迭,中国追求“协商对话”,坚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沙特前国王阿卜杜拉曾动情地说:“中国是一个亲密友好的国家,因为她总是同真理与正义站在一起?!?/p>
(五)
没有哪个大国靠“搭便车”实现梦想,也没有哪个大国不作为就能获得感召力。
1999年,埃及《金字塔报》董事长伊卜拉欣·纳菲尼在《中国——20世纪末的奇?!芬皇橹?,用大量数据和翔实材料向中东读者介绍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发出“抓住中国机遇”的呼声。2015年8月,该报执行总编辑曼苏尔强调,中国正在中东地区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这有助于该地区恢复稳定。
“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也要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苯裉斓闹泄饨桓呷蚴右啊⒏薪∫馐?、更富开创精神。浸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为处于深度转型期的整个国际关系体系注入正能量。
“中国正在以一种特殊方式改变世界。”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同世界各国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此次中东之行是习近平主席2016年首次出访,也标志着习近平主席出访足迹实现全球覆盖。期待习近平主席对沙特、埃及、伊朗的国事访问圆满成功,期待中国外交的全球布局和精耕细作结出更丰硕的果实。(完)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中东 和平发展 习近平 出访


一路西行进阿里
马来西亚高官呼吁马中企业加强合作
江西南昌上演酷炫“汽车特技秀”
第六届湖南艺术节开幕
郎朗纽约举办慈善晚宴得善款约160万美元
大苗山里的新时代讲习所
生命的礼赞 体育给残疾人融入社会搭起一座桥梁
杨丽萍新舞剧《春之祭》在昆明上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