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资金偏少 面积过小 监管滞后
杨明生:农村危房改造面临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近几年来,国家连续投入巨资,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为解决农村贫困群体住房难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农民群众拥护和支持。但从笔者调研情况看,当前农村危房改造中仍存在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一是户均补助资金偏少,难解困难群体之困。时下,农村频繁进行房屋更新换代的并非住危旧房的贫困户,而是经济条件相对富裕的农户。贫困农户虽有意改造危旧房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按照规定,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是“住房最危险、经济最困难”的农户,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差异,加之危房改造指标多少不同,各地对什么人“住房最危险、经济最困难”界定标准不一。笔者在鄂西北调查发现,中等收入水平的农家即便新修建一栋最普通平房,一般也需要8-15万元左右,修缮加固则需要2-4万元左右。贫困农户虽有望争取到户均7500元的资金补贴,但因无法筹到足够房屋建设资金,因此也很难利用危改补助来改造房屋。一些贫困户虽纳入危改对象,因缺乏启动资金,又无其他救济渠道,只能放弃指标。
二是危改限定面积过小,限制农房使用功能。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多次重申,房屋建筑面积宜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可根据家庭人数适当调整,但3人以上农户的人均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8平方米。事实上,这些规定除可满足孤寡老人需求之外,与多数人的需求相距较远,很难在各地广泛实施。原因有多个方面:从功能方面看,与城市单元房不同,农房除了要满足农民饮食起居功能之外,还要适当兼顾粮饲储藏、农机具放置、家禽家畜饲养等富有农村特色的功能;从家庭构成看,城市家庭人口少,农村家庭人口多;从社会形态看,城市是“生人社会”,农村则是“熟人社会”。越是欠发达地区,这些特征就越明显,对农房居住环境集约节约化要求就越低。笔者在鄂西北调查发现,农村中等收入农户对新建住宅基本一致的标准是占地面积110—14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300平方米。如果将农房面积限定在不超过60平方米范围,虽可解决短期问题,但会显著增加在未来数年可望脱困的困难群体的住房改造成本。正因为要规避这些问题,同时为保证验收过关,各地在危改面积的申报方面普遍存在多减少报、档案作假等问题。
三是建设监管显著滞后,影响农房建设质量。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影响,建设管理重城轻乡的倾向尚未根本扭转,很多地方县(市)一级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力量没有延伸到村镇,更谈不上全覆盖。相关法规规定,只有建筑层数三层以上、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上、总投资30万元以上的建筑项目才被纳入政府质量安全监管范畴,相当多的农民建房达不到这个标准,自然就不属于政府质量安全监管范围;而农村危房改造的房屋层高、面积、总投资标准更低,其质量安全就成为监管盲区。近年来,一些地方虽然注意了对农村危改房屋的质量安全监管,但也仅仅局限在对建房地点、面积进行规定,对建什么房、房屋结构是否合理、质量能否保证、安全性如何等,并没有扎实管理。绝大部分危改房由没有经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无营业执照、无施工资质、无施工许可证的施工队伍承建,无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加之部分贫困户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急于求成,购买价格相对低廉甚至是报废建材,给危改房增加质量安全隐患,一些危改新房成为危房。
(作者系湖北省宜城市政协委员)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杨明生 农村危房改造 资金偏少 面积过小 监管滞后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