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展望2016年书画市场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是金融界常讲的马太效应。2015年,中国书画市场也上演了马太效应:一方面,普品书画行情跌入谷底;另一方面,近现代精品书画却一改持续两年的颓势,表现抢眼,出现了好几个亿元品种,5000万以上成交的更不鲜见,而这种情况让人们对新一年的艺术市场行情,又多了一份憧憬与期待。
黄胄的《草原逐戏图》
郎世宁等绘制的《纯惠皇贵妃朝服像》
市场泡沫即将破裂
2015年春拍以来,北京、上海等地很多家中小拍卖行相继传出暂停拍卖的消息,而大拍卖行为节省开支也准备缩减拍卖规模。不少专场在拍品数量上有所减量。有经营者抱怨:“这种形势下,一场拍卖会下来,连租场地的成本都收不回来。”
不仅仅是开局不利,2015年全年书画拍卖场上不少中低端拍品的成交价跌破三位数,成交率也较几年前有所下降。
据了解,有一部分公司2015年书画专场成交率能达60%以上已属不易,许多专场的成交率甚至连50%都达不到。
很显然,中国书画市场在2015年进行了新一轮的挤泡沫过程,2016年书画市场是否还有机会,令人充满期待。
其实,任何一个事物总有其临界点,书画作品也不是一味地上涨或无止境地暴涨,一旦其在某一时间段价格上涨到临界点,其利润和未来的投资预期幅度就会被挤干。书画市场里,艺术价值低而市场价格奇高的作品就属于这样的泡沫,他们在低端、高端拍品市场中同样大量存在,危害不浅。例如许多不工于技艺却善于标榜的所谓“大师”,其作品价格就在最近一两年遭遇了滑铁卢,尽管有个别“强硬派”仍在苦撑局面,但已是强弩之末。
张大千《拟唐人秋郊揽辔图》
上乘之作脱颖而出
当一戳即破的泡沫和铺天盖地的炒作原形毕现后,妄图通过投机书画一夜暴富的梦想破灭,有些人还不幸沦为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甚至因此出局。当人们以为中国书画市场将会就此消沉时,一些名家精品却脱颖而出,其价格表现十分抢眼,其受宠程度更是大大出乎了人们的意料。
在2015年中国嘉德春拍中,诞生了两件亿元作品:潘天寿的《鹰石山花图》以2.79亿元的天价成交,李可染的《井冈山》以1.26亿元高价成交。2015年11月,李可染的一幅《万山红遍》再度以1.84亿元拍出,李可染成为了2015年内唯一一个作品两次过亿的近现代书画大师。
得益于二三档画家作品难以再上高价位区间,真正的实力拍品终能变得“恒强”。
2015年,名家精品尤其是红色经典作品已成为提振市场人气的风向标,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和《井冈山》作为新中国红色经典的代表作,具有很好的市场基础,它的出色表现为2016年上拍的名家书画平添了一份底气。
拍卖行改变策略
2015年春、秋两拍中低端拍品所占比重仍较大,市场整体拍卖价格不高,且流拍现象较严重。针对不利因素,一些拍卖行采取精简拍卖专场的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北京华辰在2015年春拍中缩减规模,专场数量从2014年春拍的12个缩减至5个,虽然规模缩减,但其强调书画精品的占有率,所以一些特色专场仍受到藏家的追捧,成交情况良好。
从2015年春秋拍拍品征集过程来看,不少拍卖行大幅提高了征集标准,以求降低流拍率,从而吸引各类买家尤其是大买家的兴趣。被称为内地书画风向标的中国嘉德秋拍大观夜场继续秉持“以学术引领收藏”的理念,在2015年推出的代表作品有潘天寿的两件博物馆级巨制———作于1961年的《朝霞》与作于1964年的《劲松》——它们均是潘天寿进入艺术创作高峰阶段的作品。嘉德此举受到了买家的大力追捧,两件作品皆以高价成交。
有研究报告指出:根据国际经验显示,当人均GDP达到1000至2000美元时,艺术品购买力启动,收藏艺术品将成为一个家庭的投资手段;而达到8000美元,艺术品市场将进入繁盛期。中国截止到2014年底,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的城市达到82个,这就意味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已步入稳定的繁荣期,也令人对2016书画市场充满期待。(吴伟忠)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书画市场 金融界 马太效应 行情 黄胄 张大千 郎世宁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