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发布 规划中阿互利合作蓝图
第二部分 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
阿拉伯国家是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伙伴。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中阿关系,巩固和深化中阿传统友好,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外交方针。中国将秉持正确义利观,把促进阿拉伯国家和平稳定发展同实现中国更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开创中阿战略合作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坚持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阿拉伯国家关系。支持中东和平进程,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支持阿盟及其成员国为此作出的努力。坚持政治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支持建立中东无核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支持阿拉伯国家在加强团结、抵制极端思想蔓延、打击恐怖主义等方面的积极努力。中国尊重阿拉伯国家人民的选择,支持阿拉伯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希望加强同阿拉伯国家分享治国理政经验。
——中方愿本着互利共赢原则开展中阿务实合作,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对接双方发展战略,发挥双方优势和潜能,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扩大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便利化以及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农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让合作成果更多惠及双方人民。中国愿同阿拉伯国家合作,共同推进开放互惠、互利共赢的新型合作机制。中方将根据阿拉伯国家需求,继续通过双多边渠道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帮助阿拉伯国家改善民生、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中国愿同阿拉伯国家一道,致力于促进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发展,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进一步密切中阿人文交流,加强双方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和广播影视领域的合作,增进双方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中阿文化相互丰富交融,搭建中阿两大民族相知相交的桥梁,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中方愿与阿方加强磋商协调,共同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联合国改革、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重大国际问题上尊重彼此重大利益和核心关切,支持彼此的正当要求与合理主张,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第三部分 全面加强中阿合作
(一)政治领域
1.高层交往
保持中阿高层交往和对话势头,充分发挥领导人会晤对中阿关系的引领作用,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加强沟通,加强治国理政和发展领域经验交流,巩固政治互信、拓展共同利益、推动务实合作。
2.政府间磋商与合作机制
进一步加强中阿政府间磋商和对话机制建设,充分发挥战略对话、政治磋商等双多边机制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3.立法机构、政党和地方政府交往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愿在相互尊重、加深了解、发展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同阿拉伯国家立法机构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合作。
中国共产党愿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与阿拉伯国家友好政党及政治组织的交往,夯实中阿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
继续加强中阿地方政府之间的交往。巩固中国阿拉伯城市论坛机制,支持双方建立更多友好省州或友好城市,促进双方在地方发展和治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4.国际事务合作
加强国际事务磋商,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保持沟通协调,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密切在国际组织中的协调与配合,维护双方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支持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支持对联合国进行必要、合理的改革,增加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5.涉台问题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及地区组织建立和发展关系的重要基础。中方赞赏阿拉伯国家及地区组织长期以来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不同台湾发展官方关系或进行官方往来,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中国统一大业。
(二)投资贸易领域
1.“一带一路”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推动务实合作升级换代。
2.产能合作
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商业运作的原则,对接中国产能优势和阿拉伯国家需求,与阿拉伯国家开展先进、适用、有效、有利于就业、绿色环保的产能合作,支持阿拉伯国家工业化进程。
3.投资合作
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双方企业扩大和优化相互投资,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方式,通过股权和债权的方式,利用贷款、夹层融资、直接投资和基金等多种手段,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双向投融资合作。中方愿继续向阿拉伯国家提供援外优惠贷款和出口信贷等资金,并提供出口信用和海外投资保险支持。推动中阿商签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税漏税协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双方投资者提供便利条件并保护双方投资者合法权益。
4.贸易
支持更多阿拉伯国家非石油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不断优化贸易结构,努力推进双边贸易持续稳定发展。加强中阿经贸部门的交流与磋商,尽早完成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自由贸易区谈判并签署自贸协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通过友好协商妥善解决贸易纠纷和摩擦,逐步建立双多边贸易争端预警和贸易救济合作机制。加大检验检疫合作,加快标准对接和人员交流培训,共同打击进出口假冒伪劣商品。
5.能源合作
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开展合作,推动并支持中阿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特别是石油勘探、开采、运输和炼化方面的投资合作,推动油田工程技术服务、设备贸易、行业标准对接。加强在太阳能、风能、水电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中阿清洁能源培训中心,全面推动双方在相关领域的合作。
6.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扩大参与同阿拉伯国家在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电力、通信、北斗卫星导航、卫星地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逐步扩大项目运营合作。根据阿拉伯国家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需求,在阿拉伯国家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合作,不断提高阿拉伯国家基础设施水平。
7.航天合作
进一步发展中阿航天合作,积极探讨在空间技术、卫星及其应用、空间教育、培训等领域开展联合项目,加快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落地阿拉伯国家,积极推动中阿载人航天领域交流与合作,提升双方航天合作水平。
8.民用核领域合作
加强双方在核电站设计建造、核电技术培训等领域合作?;怪邪⒑斯ひ等盗春献?,推动双方在核基础科研、核燃料、研究堆、核技术应用、核安保、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核应急、核安全等领域合作,加快共建阿拉伯和平利用核能培训中心,提升双方核领域合作水平。
9.金融合作
支持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互设分支和开展多领域业务合作,并进一步加强监管当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双方央行间货币合作,商讨扩大跨境本币结算和互换安排,加大融资保险支持力度。加强在国际金融组织和机制中的协调配合,完善和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代表性。中方欢迎阿拉伯国家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发挥积极作用。
10.经贸合作机制和平台建设
积极发挥政府间经贸联委会、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合商会等双多边机制作用,充分利用中阿博览会等会展活动平台,促进中阿双方政府和企业间的互访和交流。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 中阿互利合作


加拿大东部一炼油厂发生爆炸事故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二号01组卫星
《福寿圆满》贺年专用邮票发行
特朗普说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将于年底离职
“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阿根廷卫星
飓风“迈克尔”即将登陆美国佛州
“联盟号”MS-10飞船即将发射升空
日本植树访华团第33次访华 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