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互联网+”能否打破创业成功率魔咒
在当前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借助互联网平台,目前已涌现出协助创业者提高成功率的多种尝试,政府、企业以及相关的社会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努力改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引领、帮助广大创业者走向成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17日在浙江乌镇表示,中国将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林念修认为,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工具和载体,互联网具有集约高效特征,可通过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方式,实现人才、资本、创意的有机结合,助推中国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
在通常意义上讲,“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自今年年初以来,从政府工作报告到多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逐渐加码。目前,“互联网+”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已居全球首位,新经济业态、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当餐饮、家政、租车、教育、医疗等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相叠加时,往往会产生神奇甚至是颠覆性的效果。那么,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曾经无比艰辛和高风险的创业,能否摆脱“九死一生”的宿命呢?
正在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星光熠熠”,阿里的马云、腾讯的马化腾、百度的李彦宏等互联网巨头齐聚乌镇。不过,少数成功人士的光芒,无法掩盖大多数创业者难逃失败的事实。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创业成功的概率从全世界来看低于5%,而企业最终成功上市或被收购者不到1%。现有统计数据也显示出同样的残酷性,我国创新创业主体正从工人、农民向大学生转变,目前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2.4%,这个成功率甚至远低于5%的成功率“魔咒”。
当然,具体观察创业的失败案例,可以发现其中一些创业者更侧重于积累社会经验,在“玩票”的心态下遇到一些困难也就中途放弃了,因此,在高得吓人的失败率数据里面,其实是有水分的。尽管如此,创业的艰辛和风险仍然是巨大的,在当前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政府、企业以及相关的社会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努力改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引领、帮助广大创业者走向成功。
互联网已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工具和载体,在此平台之上,创业者打破不到5%成功率“魔咒”大有希望。借助互联网平台,目前已涌现出协助创业者提高成功率的多种尝试。今年3月,浙江杭州的梦想小镇开张,创业者带上电脑就可以开公司,目前已有4000多名创客在小镇驻扎,同时落户的还有90家金融机构,集聚资本300多亿元。创客们每天负责把奇思妙想转化为产品,政府则来当“店小二”,负责硬件配套和政务服务。除了有政府帮忙打破成功率“魔咒”,在“双创”大环境下,一些企业也踊跃投身其中。百度已在全国建立了多个创业中心,进驻其中的创业者可以得到免费的办公场所,以及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扶持。
过去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当前,在资源、环境以及经济体量的制约下,以往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更多的创新创业驱动,已成为此时必须的选择。当鼓励创新创业成为国策时,在政府支持、企业帮助、社会参与之下,只要创客们足够勤奋和智慧,5%的成功率“魔咒”就一定会被打破。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互联网+ 创业 万众创新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