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郑卫东:落实“二胎”政策需避免女性就业歧视
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生不生“二胎”又一次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经济学家认为,人口增加是拉动GDP增长的天然保障,但现实是,全面二胎政策既让民众欢呼,又让民众纠结,尤其是女性,工作和收入受生儿育女的制约,让女性职工特别纠结。
一是女性初次就业将遭遇“隐形门槛”,企业担忧成本,招聘更倾向男性。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层面来说,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给予劳动者付出劳动的物质回报,希望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满足用人单位发展和营业需要。但生育“二胎”涉及产检假、产假和哺乳假等问题,就使得用人单位顾虑重重,很可能将符合生育“二胎”资格的职场女性统统排除在外,使得女性就业局势更加严峻。
二是在职女性面临“职业瓶颈”。以前企业偏爱招用生育过的女性,以规避生育成本,但现在“二胎”政策放开后,也许企业就会重新考虑这个问题,将计划生育“二胎”的女职工列入“黑名单”,用人单位或将其列入重点培养人之外,或找出一堆理由将其辞退。在职场打拼的女职工面临着比生第一胎更艰难的抉择:到底是“生”,还是“升”?在照顾家庭,还是打拼事业的选择博弈中,想要兼顾却分身乏术,放弃事业又不甘心做全职太太,女性常常感到左右为难。想要获得平等的劳动机会,谈何容易。
“二胎”现象无疑存在无限可能,如果能减少对女性就业歧视,会更有利于女职工生育两个孩子。为此,笔者建议:
首先,需要政府的行政权力干预用人单位对女职工的特殊权益?;ぁK淙恍姓稍げ荒芏∑笠底非罄娴谋拘院驮?,但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多少可以遏制用人单位的“利益驱动”行为。因此,应把女职工生育保险划入强制性的范畴,包括个体户,无论用人单位是不是雇用女职工,都必须参加女职工生育保险。如此,或许可以减少用人单位对女性的歧视,保障女职工生育“二胎”的愿望实现少些顾虑。
其次,要加强对女职工权益的保障的执行力度。尽管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保护怀孕及哺乳期妇女,但由于执行力度不足、违法成本低,女性在就业甚至职位晋升方面均受到怀孕生子的影响,有些女性在怀孕后被单位无故辞退,有些女性在就业时被问及是否有生“二胎”计划,尽管有些女职工勇敢站出来捍卫自己的权益,但不少人或为了保全工作,或为了顺利晋升,放弃了生“二胎”的念想。国家唯有健全相关法律规章,并加以不折不扣地落实执行,方能减轻女职工生育的后顾之忧。
(作者系湖北省宜城市政协委员)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二胎 女性就业歧视 女职工生育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