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公厕升级要“配套”更要“管理”
在大家的印象里,公厕就是个解决内急、充斥着异味、“脏”的地方,未来这一概念将发生变化。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报道,北京公厕今后除了上厕所,解决内急外,还将覆盖wifi,设ATM机,还可以给手机、电动汽车充电,甚至还有可能完成量血压、心率、尿检等简单体检项目。如厕不愁手机没电,不担心网络信号,蹲着厕所,刷着微信、微博就把钱取了,想想都觉得美好。因此有网友调侃:要不是在厕所,再叫一份外卖就可当“阳光宅男”了。
看到这条新闻有人会说,厕所只不过是大家如厕的场所,只要满足干净、卫生就行,没必要在公厕上耗费太多人力物力。但其实在公厕上下心思,只要不是建成豪华、铺张浪费的“星级”公厕,在便民利民上面多下点工夫并无不可,这在国际上也不少见,像日本等地方有一些公厕也早将测量血压、心率、尿检等简单的体检项目加入智能厕所设计里面,就获得不少好评。
以北京为例,在不改变公厕基本功能、不减少厕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厕所作为“公共空间”的公共职能,为市民带来更多的便利,正是此次北京厕所升级的目的所在。一方面为市民提供快捷服务,如提供缴费、存取款等便民服务;另外一方面为不便利群体提供人性化服务,如为老人、残疾人、盲人、带小孩的家长、携带大行李的人们提供各种服务等,因此值得各地推广。
但是公厕“升级”,不能只是看起来很美,伴随着公厕“配套”的升级,公厕“管理服务”也要升级跟上,还要将各种服务落到实处,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成“花花架子”,否则就如“高配低档”,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公厕的这些便民服务与高效管理形成合力,将这些便民服务延伸到“公厕”这个新的“公共空间”。众所周知,目前很多地方公厕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脏乱差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公厕数量不够,导致市民如厕不便。而公厕脏乱差的问题除了市民素质有待提高以外,就是城市管理服务的缺位。北京公厕“升级”也是一样,管理服务要跟上,不能缺位。 (逸飞)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公厕升级 公厕“配套” 公共空间 管理服务


以色列庆祝独立日
墨西哥警方逮捕一名大毒枭
美参议院批准证交会主席提名人选
津巴布韦哈拉雷国际艺术节开幕
新疆哈巴河县5月降大雪
印度古吉拉特邦庆祝建邦日
港珠澳大桥工程上的“大国重器”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克拉拉的故事》将在悉尼上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