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药驾危险堪比酒驾 你知道吗
眼下,“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可您知道吗?吃了药后也不能开车,否则也会和酒驾一样危险。一项调查显示,服药后驾车事故占全部交通事故的10%左右。河北省交管局和省食药监局日前联合写的一封公开信首次提及“药驾”,并提醒广大驾驶员朋友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在服用了药物后不要驾车。什么是“药驾”?哪些药品涉及“药驾”?人们又该如何避开“药驾”……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文/首席记者 王凤伟
权威数据
交通事故中药驾占10%左右
什么是药驾?省交管局和省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说,所谓药驾是指驾驶人服用了某些药物后驾车出行。研究表明,服用后会影响驾车的药物有多类。国外一份有关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药情况的调查显示:在用药后驾车的人群中,吃扑尔敏等抗组胺药(感冒常用药)驾车造成的事故率,达72%,服用抗抑郁药物和镇静剂后驾车造成的事故率高达97%。“药驾”交通事故发生率比未服药、正常状态下高出许多倍。国内一份资料显示,服药后驾车事故占全部交通事故的10%左右。
省食药监局有关人士说,一些抗过敏和感冒类药物,驾驶员服用后会出现昏昏沉沉、嗜睡等症状,影响开车安全。“驾驶员一旦服用可能引起眩晕、嗜睡的药物后开车,反应和判断能力会明显下降,有时甚至超速行驶自己都感觉不出来,这一点在高速公路上尤为可怕。”省会一名交警说,如以时速100公里计算,一个瞌睡“点下头”2秒钟内,车辆至少会“盲开”55米,遇紧急制动都来不及,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影响生命安全。有着30年驾龄的老司机洪温彦说:“安全驾驶无小事儿,是药物就有副作用,一旦出现副作用,就有可能影响驾驶员的判断,无法很好地控制方向盘,进而埋下安全隐患。”
记者调查
过半驾驶员有过药驾经历
围绕着药驾话题,记者通过微信、微博及街头拦截采访的形式,相继采访了21位驾驶员,结果有14位受访者坦言曾有过药驾经历。
“您认为吃药后开车有危险吗?”面对这个问题,21位受访者中,有8人表示“没有”,有9人表示“应该没有”,其余4人表示“有”。受访者孙先生就是这4人当中的一位,家住绿色家园的孙先生说,上个周末,他感冒发烧得厉害,于是就去药店购买了感冒胶囊,“我在家里服用后,就开车去单位上班,当车开到塔南路上时,我感觉四肢无力,且困得要命,一不留神,差点儿就撞到前面的车上了”。受到惊吓后,孙先生迅速将车停在路边,在车内睡了大约20分钟后,才提起精神继续开车去单位。
那么,您知道药驾的危害吗?在受访的21名驾驶员中,有18人表示“不知道”。“吃药还能影响开车吗?是不是有点敏感了?”受访者刘勇栋先生坦言:“我对驾驶期间应该禁服的药物可以说一点儿都不了解,对于药驾危害和防范措施我也是一无所知。”其余3名受访者表示“只是从媒体上看到过,具体危害有哪些不清楚”。
针对药驾,记者昨天在省会部分药店随机查看了五种不同品牌的感冒药,发现所有药品都没有在外包装上对驾驶人士进行特别提示,只是在药品说明书上有些“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提示的字样。这对驾驶员来说,一般情况下很难注意到这类提示。
深度追问
对药驾尚无相关检测与处罚
法律界人士翟志龙认为,目前法律上的空白是导致大众对药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主要原因。他说,美国对药驾的处罚非常严格。美国酒后驾驶的法律同样适用于药后驾驶。如果警察怀疑你是在药物影响下驾驶,就会要求做血液和尿液测试,拒绝测试者,驾照会被暂时吊销。在法国,根据药品对司机驾驶能力影响的程度,将其分为4个等级,并要求药厂在药盒上以不同颜色的标识,警示药物对驾驶能力的影响。香港《2011年道路交通条例》规定,香港警方如果怀疑驾驶者因服药或吸毒导致影响驾驶,有权要求进行相关药物观测检查。违例者最高判监3年及???.5万港元。如果驾驶员拒绝接受有关测试,也属违法。
那么,在省会有没有办法限制“药驾”行为?记者就此采访了省会交管部门,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来判定“药驾”,交通法规也没有对“药驾”行为进行界定,没有规定具体的处罚措施。所以,相对于“酒驾”、“毒驾”,对于“药驾”的监管还是一片空白。该人士同时告诉记者,目前只有服用藿香正气水等药品,在酒测时能被测出来,但这尚不能定性违反交通法规。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该规定只强调了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尚未对其他很多可导致驾车意外的药物进行强制性限定。
翟志龙建议有关部门应将禁止“药驾”写入《道路交通安全法》,用法律进行约束,还要有相应的处罚措施。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工作,让更多人知道“药驾”的危害性。同时应加大医护人员的培训,医生必须提醒病人,服用某些药物不能开车。此外,有关部门在药品包装上也应加大宣传力度,最好能像香烟“吸烟有害健康”那样,把“服用此药请勿开车”写在药品外包装上,让服药者尤其是驾驶人员在购买此类药品时做到心中有数。
专家支招
避开药驾 驾驶员这样做
●看病时,主动表明身份:“我是司机”,或“我开车上班”,以提示医生尽量避免使用会对驾驶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对于普通常见感冒,最好选用中成药。或选择不含抗组胺药成分的,如日夜百服宁中的“日片”;白加黑中的“白片”等。
●仔细阅读药品的说明书或是商品标签,特别是“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量、禁忌症”等。如果有此类副作用,注意事项中会注明服用药物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不可超剂量用药。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用药剂量不当、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因此,若自己买药吃,种类要越少越好。
●对已知有不良反应,但不得不吃的药,开车前要减半量服用,等休息时再补足全量。
●等药效消除得差不多后,或药物已经过了血液浓度峰值的时间,再开车上路。
●服药期间如果出现异常,尽可能去医院请教医生,不要勉强开车,以免发生交通意外。
需特别提醒的是:在口服了涉及“药驾”的药品后,在6小时—7小时内尽量不要开车。
温馨提示
服用七类药品
影响安全驾驶
驾驶员服用了哪些药品会影响安全驾驶呢?省交管局和省食药监局联合给广大驾驶员朋友的一封公开信中明确指出,主要有以下七大类药品:
一是大多数感冒药。感冒胶囊、鼻炎康片、维C银翘片、速效感冒胶囊等药物大多含有抗组胺类药物,可致嗜睡、困倦、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
二是镇咳镇痛药。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可致视觉障碍和突然疲倦,含有鸦片、吗啡、盐酸古碱的镇痛药可致幻觉、精神松懈、平衡感丧失等,安定、氯硝安定、佳静安定、苯巴比妥等镇静催眠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
三是止痛类药物。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安乃近、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等药物可致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出汗甚至虚脱。
四是兴奋剂。利血平、可安定、优降宁、硝普钠和甲基多巴等药物可致心悸、心绞痛、体位性低血压以及头痛、眩晕、嗜睡等症状。
五是催眠类药物。丙咪嗪、多虑平等药物可致困倦欲睡,超剂量服用还可导致走路不稳。
六是降糖药。此类药物可致饥饿、心慌、手抖、头晕、出汗、烦躁、焦虑、全身无力,甚至记忆力减退、精神不集中等症状。
七是抗精神病药。服用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会削弱患者的注意力和反应力,服用盐酸多塞平片可致嗜睡、多汗、口干、震颤、眩晕、视物模糊、排尿困难、便秘等,服用抗焦虑药阿普唑仑片可致嗜睡、头昏、乏力等,服用抗癫痫药丙戊酸钠缓释片和卡马西平片也有可能导致嗜睡的不良反应。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中药和各种保健品也会引发嗜睡、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驾车人士也要慎服慎用。人参、西洋参制剂属保健品,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不少人喜欢用来强身健体,但大剂量、长期使用对中枢神经会有刺激和兴奋作用,容易出现烦躁不安、头痛甚至意识混乱等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在中药中,天麻对神经中枢有镇静作用,与人参的效果相反,但可能会引起头晕反应,服用含天麻成分的药品并驾驶时也应谨慎。
编辑:赵彦
关键词:药价 酒驾 七类药品影响安全驾驶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