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周口疫苗事件媒体五疑问 如非草菅人命 为何赔钱“堵口”
舆论漩涡中的赵德营镇中心卫生院相关调查报告的“出炉”,反而激发公众去了解更多的真相。 中国青年网记者 苑中华 摄
近日来,有关河南周口市沈丘等地300多名幼儿接种过期疫苗导致2人死亡3人重病的消息,经媒体多方报道及网络广泛传播,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9月18日,沈丘县卫生局和沈丘县疾控中心首度发布官方调查报告(以下称“报告”),否认疫苗过期及涉事幼儿伤亡与注射疫苗有关,认定相关媒体报道失实。然而,社会人士分析后认为,调查报告或前后矛盾或语焉不详或避重就轻,公众关心的核心问题中,仍有五大疑团待解。
疑点一:单位“自查”是否有足够的公信力?
沈丘县卫生局和沈丘县疾控中心联合发布的这份调查报告显示,周口沈丘等地接种过期疫苗事件被媒体报道以后,沈丘县委、县政府迅速行动,成立了由县监察局、县卫生局、县委宣传部等单位组成的专题调查小组,对报道反映的问题进行彻底调查。
根据《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试行)》,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公益性、综合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仅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等服务,还
承担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卫生管理职能。因此,与普通医院相比,乡镇卫生院并非完全的法人单位,在某些方面倒与县级行政部门的派出机构有些类似。
因此,有关社会人士认为,作为赵德营镇卫生院的监督管理机构,沈丘县卫生院及沈丘县疾控中心参与调查并发布调查报告,类似家长调查自己的孩子,能否像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那样做到公正公开,及能否得出使人信服的结论,令人质疑!
疑点二:疫苗不过期,就能确证质量没问题?
报告否认沈丘县赵德营乡卫生院存在400人接种过期疫苗的情况,称由于该院接种人员责任心不强,儿童接种信息平台上的各种疫苗批号未及时更新,导致预防接种登记的疫苗批号与事实不符,实质上并不存在疫苗过期情况。
此前,河南当地媒体在赵德营镇卫生院采访时,工作人员找来成堆的疫苗接种登记册,别的批次的都有,唯独没有该批次的疫苗接种记录。
报告虽然声称确证涉事疫苗没有过期,却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以及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确证,也没有对原始接种记录是否遗失进行解释。
人们不禁要问:如果是工作人员有意为之,那他们到底是在向媒体隐藏了什么?其背后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如果疫苗接种原始记录确系不小心遗失,则调查组又通过什么方式证明疫苗不过期?即便可以证实,不过期的疫苗是不是就一定没有质量问题?如果不能证实疫苗本身没有问题,又如何结论媒体报道失实?
几乎一夜之间,漂亮天使变成脑瘫患儿,这绝对是人间悲剧!如能亲身体味到孩子和家人所遭受的痛苦,即便阻力再大,调查再难,相关部门应该还孩子以天理,还家属以公道,还公众以真相! 照片由孩子家属提供
疑点三:涉事疫苗是否失效变质,为何报告只字未提?
早在2014年,短短一个月左右时间,赵德营镇卫生院接连发生数例接种疫苗导致患儿死亡事件。事发后,沈丘县卫生局对相关人员做出如下处分:赵德营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刘华行政警告;赵德营镇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站副站长王秀民撤职;工作人员赵丽调离工作岗位。
据当时媒体报道,沈丘县卫生局为此给出的解释是,“在疫苗存放及发放过程中不遵守疫苗管理相关规定,进行冷藏条件下储存、运输;疫苗接种不规范,让未纳入乙脑灭活疫苗接种点的村卫生室进行乙脑疫苗接种”,对疫苗存在的问题却只字未提。
报告确证,赵一晨、杨岙深、郑依依三名患儿当时确定接种了“所谓疑似过期疫苗”,其中只有杨岙深在赵德营镇下属董小庄村某诊所接种疫苗,郑依依是在冯营乡卫生院接种的疫苗。也就是说,如果上述报道属实,至少可以间接证明,当时沈丘县卫生局承认为赵一晨接种的疫苗,在储存或运输环节未按规定冷藏处理。
然而,涉事疫苗到底有有没有问题,此次调查报告中仍只字未提。如此重大的纰漏,是调查不够深入,还是另有隐情?
疑点四:如非草菅人命,为何赔钱“堵口”?
报告确证,2015年发生的李梦晗和孙姝瑶两例疫苗接种事件,经调查均与“接种过期疫苗”无关联。
其他三人:赵一晨罹患病毒性脑炎(有说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脑性瘫痪),“发病是否与疫苗接种有关无法确定”;杨岙深接种后出现发热、昏迷症状,后经多方抢救无效死亡,“经周口市医学会鉴定,‘本病例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郑依依接种门诊接种了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后出现发热、精神恍惚症状,后经多方抢救无效死亡,“经沈丘县专家组初步调查诊断:认为没有确切证据证明患儿郑依依此次发病与本次疫苗接种有关”。
总之报告认为,涉事5名幼儿中,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中两人与接种过期疫苗无关,没有证据证明其余三人死亡或重病与接种过期疫苗有关。
然而,据之前当地媒体报道及中国青年网记者向部分家长证实,2014年疫苗事件发生后,当地卫生部门共向三患儿家庭赔偿75万元,其中向赵一晨和杨岙深两家各赔偿30万元,向郑依依家赔偿15万元。
且赔偿协议上注明,赔偿款由沈丘县疾控中心、涉事卫生院和接种疫苗的医生三方承担,协议签署后,家属和卫生院永无纠纷,自愿放弃一切权利,不得再以此事为由到相关单位和个人纠缠上访,保证息诉罢访。
问题出来了!如果卫生院没有责任,为什么要处理相关当事人,还要对患儿进行高额赔偿?如此做法,怎么算是“妥善处理”?如果卫生院有责任,为什么报告中却语焉不详?既然参与赔偿,沈丘县疾控中心当数涉事一方,它所参与的调查,怎么能保证公平公正?事情尚未查清之前,在法院判定责任主体之前,沈丘县疾控中心为何要主动担责?数十万元赔偿款从何而来,是从“小金库”里拿的,还是有人擅动公款?如果是公款,又是谁大笔一挥,将公款私相授受?
沈丘县疾控中心、赵德营镇卫生院及医生赵丽与疑因接种过期疫苗导致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家属签订协议。图片来源于网络
疑点五:报道失实却未加追责,是利益输送还是自己心虚?
根据调查结果,涉事5名幼儿中,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中2人与接种过期疫苗无关,没有证据证明其余3人死亡或重病与接种过期疫苗有关。
真如报告所言,相关新闻报道与事实不符,当属严重失实。
就相关报道及网络疯传给沈丘县卫生系统造成的形象损失而言,按照一般规律,当地应有充分理由通过各种途径追究相关媒体及记者的法律责任,要求其公开道歉、停止侵害、严肃处理甚至进行赔偿。
然而,不仅是公开报道还是报告本身,记者并未发现有媒体公开道歉,更没有发现涉事单位有此意愿。只是,首家发布的新闻媒体,网络视频大多已经删改。
公众不禁要问:网络报道大量被删,是迫于压力还是有利益输送?相关单位三缄其口,是自己心虚还是别有隐情?如果身正不怕影子斜,为何不敢理直气壮主张权益,反倒匆忙调查草率结案,千方百计为自己辩解?如果工作确有疏忽纰漏,为何宁愿重金封口、遮遮掩掩,却不愿还公众以真相,把事实讲清楚、说明白?
9月19日,记者从赵德营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当天上午省市两级疾控中心及监察、宣传机构和首发新闻的河南当地媒体,曾联合到赵德营镇卫生院进行调查。详细情况,请继续关注中国青年网后续报道。
附:沈丘县卫生局和沈丘县疾控中心相关调查报告全文
2015年9月17日,有媒体以《愤怒!周口近400例儿童被接种过期半年的疫苗,三个月宝宝高烧不退发育迟缓》为题,报道周口沈丘等地接种过期疫苗事件后,沈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县长迅速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处置方案和措施,成立由县监察局、县卫生局、县委宣传部等单位组成的专题调查小组,对报道反映的问题进行彻底调查,现将初步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 初步调查情况
(一)400人接种过期疫苗情况:2013年县疾控中心共配送赵德营镇中心卫生院精制 百白破免费疫苗3600人份;赵德营镇中心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中国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系统客户端统计,该院全年共接种精制百白破免费疫苗4181人份(上年有结余),不存在400人接种过期疫苗情况;但由于该院预防接种人员责任心不强(已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理),儿童接种信息平台上的各种疫苗批号从2013年4月11日至2014年9月24日均未更新,造成预防接种证登记的疫苗批号与实际接种疫苗不符。
(二)王欢欢女儿疫苗接种情况:王欢欢之女李梦晗,2014年6月6日在赵德营镇中心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了精制百白破免费疫苗(即所谓疑似过期疫苗),但未出现异常情况。2015年7月1日,患儿又在该院接种一次精制百白破免费疫苗(批号20130835—2,武汉生物生产,在注射有效期内),接种后出现发热等症状。经周口市中心医院救治,康复出院,都市频道报道的“接种过期半年的疫苗,三个月宝宝高烧不退发育迟缓”与事实有出入。
(三)赵一晨疫苗接种情况:2014年5月9日下午,赵一晨在赵德营镇中心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了乙脑灭活疫苗。2小时后出现发烧、呕吐等现象,经周口市中心医院、郑州中医学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郑州儿童医院先后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脑性瘫痪。因患者家长不同意鉴定(从未提供过鉴定所需要的患者资料),赵一晨发病是否与疫苗接种有关无法确定。目前,此事已经法律程序妥善解决。
(四)杨岙深疫苗接种情况:2014年5月31日,杨岙深在赵德营镇董小庄行政村杨金锋诊所接种了乙脑灭活疫苗,2014年6月1日病人出现发热、昏迷症状,后经多方抢救无效死亡。经周口市医学会鉴定,“本病例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此事经多方协商,死者家属认可鉴定结论,已妥善解决。
(五)郑依依疫苗接种情况:2014年7月10日下午,郑依依在冯营乡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了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2014年7月12日上午患儿出现发热、精神恍惚症状,后经多方抢救无效死亡。经沈丘县专家组初步调查诊断:认为没有确切证据证明患儿郑依依此次发病与本次疫苗接种有关。此事死者家属认可调查诊断结论,经多方协商已圆满解决。
(六)孙超华之女孙姝瑶疫苗接种情况:2015年8月3日下午3点30分,孙姝瑶在洪山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了乙脑疫苗、麻风疫苗,口服了轮状疫苗。晚7时出现发热症状(37.9度),经郑大一附院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肺炎、电解质紊乱。市疾控中心组织的五位专家,依据市县两级疾控专业人员提供的调查报告和孙姝瑶在县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家属提供)、郑大一附院(县疾控中心调取)住院病例等相关资料,作出以下调查诊断结论:受种者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和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后所患疾病的临床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属于偶合症。报道中引用的口服轮状疫苗说明书(注射过免疫球蛋白及其它疫苗接种者,应间隔2周以后方可接种本疫苗)是2010年前该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新的疫苗接种说明书注意事项为“注射免疫球蛋白应至少间隔三个月以上服用本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报道引用2010年前的旧接种说明书,与事实不符。报道中提到的接种人员辛玉杰年龄与接种证不符的问题,属辛玉杰以前有两个户口,现已注销一个(有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属同一人)。
二、 处理情况
2014年,我县赵德营卫生院接连发生几例接种疫苗引起患儿发病死亡事件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县卫生部门就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大排查,查清主要问题和原因,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并举一反三,在全县开展疫苗接种大整改,加强接种规范化体系建设,确保全县疫苗接种安全。全县共排查出3个乡镇存在11条问题,全部进行了及时整改。
(一)严格责任追究。按照国家《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七章第五十八条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之规定,县卫生局已对相关人员给予了以下处理,给予赵德营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刘华同志行政警告处分;赵德营镇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站副站长王秀民撤职处分;工作人员赵丽调离工作岗位的处分。并将责任追究情况在全县进行了通报。
(二)规范管理制度。研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预防接种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推行了疫苗购进、贮存、收费由医院统一管理制度。村级接种点全部取消。
(三)强化队伍建设。对全县预防接种人员进行了综合考评,将20多名资质不全、业务不熟的人员调离了预防接种工作岗位。同时,选拔了30多名业务精、有资质、素质高的同志充实到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岗位,并分三批对全县预防接种人员,进行了预防接种流程、疫苗购进和贮存管理等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了相关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增强了工作责任感。
(四)强化责任追究。修订和完善了预防接种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与卫生院长,卫生院长与接种工作人员层层签订责任书,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层层追究责任。同时,狠抓预防接种工作督导与检查,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组建5个督导组,做到了天天有检查、月月有总结、季度有奖惩,把监督工作落到了实处。
三、 几点说明
(一)此次媒体报道的我县5例疫苗接种事件,有3例均发生在2014年,已得到妥善处理。且经初步调查,除上述病例外,目前未发现其他相关病例。
(二)今年的发生2例疫苗接种事件,经调查均与“接种过期疫苗”无关联,我们正在妥善处理。
(三)此次报道的事件,尽管与事实有出入,比如王欢欢女儿患病并非接种“过期疫苗”所致,孙超华之女孙姝瑶患病并非违反疫苗接种程序所致。我们虚心接受新闻监督,将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不折不扣地做好患病儿童的善后工作;同时,在全县立即开展疫苗接种管理再排查、再整改,进一步加大疫苗接种规范化体系建设,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疫苗接种环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沈丘县卫生局 沈丘县疾控中心
2015年9月18日
编辑:赵彦
关键词:周口疫苗事件 疑问 调查情况



土耳其一架军用运输机坠毁3人丧生
旅马大熊猫“靓靓”诞下第二只宝宝
哥伦比亚一架军用直升机坠毁至少7人遇难
西班牙庆祝圣安东尼节 民众“骑马跳火”
兰州榆中黄土高坡上演“水母灯光秀”
冬季不荒芜 这里上演“丰收喜宴”
带工作照回家
福建漳州现大型蚂蚁雕塑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