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8000年前出土骨笛仍能吹出悦耳民歌
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先后在甘肃省博物馆、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工作。现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考古学是一门发现的科学,考古发现不断更新着人们的知识。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就是这样。“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曾几何时,人们以为笛子是羌人和胡人的发明创造,是与游牧文化相联系的。1984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距今8000年以前的骨笛,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认识。
8000年前出土骨笛仍能吹出悦耳民歌
贾湖遗址共出土了25支骨笛,完整的骨笛都是墓葬内的随葬品。经鉴定,骨笛均为丹顶鹤的尺骨所制,首先使用燧石切割器去掉尺骨两端的骨关节,然后设定孔位,使用燧石钻头钻孔成器。笛身长度在17~25厘米之间,笛孔有5、6、7、8之别,大多数骨笛为7 孔。在《舞阳贾湖》发掘报告中,M282:20的七孔笛,是最完整、精美的一支,长22.7厘米,浅棕色,油亮光滑,制作精致,孔壁垂直,音孔很圆且大体在一条直线上。从骨笛的出土情境分析,可以产生如下认识:
1、 墓葬中骨笛多在死者下肢的股骨和胫骨附近,少数出在死者上肢的肱骨附近,表明死者生前是把骨笛佩戴在大腿、小腿或上臂上,不影响骨笛主人的正常活动;骨笛多出在死者上下肢的右侧,少数出在左侧,这应与死者生前的左右手劳作习惯相关。
2、 一般随葬骨笛的墓葬都是大墓,随葬品丰富,其中出有最精美一件骨笛的282号墓葬,随葬品多达60件,表明骨笛拥有者生前有较多的财富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3、 在15座出有骨笛的墓葬中,有9座墓葬的骨笛与龟甲共出。在贾湖遗址的墓葬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龟甲往往与小石子共出,这种现象还见于安徽含山凌家滩墓地,已逝的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曾专门撰文指出,这种龟甲是史前时期巫覡从事卜筮活动的法器。这表明随葬骨笛的墓主人生前应是贾湖社群的巫覡。
4、 骨笛作为随葬品出自贾湖巫覡的墓葬中,表明骨笛在贾湖居民的生活中,是用于宗教活动的,换言之,贾湖的骨笛应是宗教活动的法器。
5、 在15座出有骨笛的墓葬中,有8座墓葬随葬两支骨笛,骨笛这种两两成对随葬的现象,表明骨笛或有雌雄之别。
6、 碳化稻米、稻壳和水稻硅酸体等与稻作农业相关遗存的发现,表明贾湖居民是以农业为主要生业的社会,骨笛在这里的发明是与农业社会相关的。
1987年12月,在河南省文化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黄翔鹏先生用一支七孔骨笛吹奏了河北民歌《小白菜》,震惊四座。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乐曲或外国乐曲。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编辑:陈佳
关键词:8000年前出土 骨笛 悦耳民歌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