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机器人是否“人”满为患?机器人四问
新华社沈阳8月30日电题:机器人四问
新华社记者
?。常比?,国际机器人大会即将在沈阳召开。
此时,在文艺圈,机器人风暴正酣——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荣获了“雨果奖”,电影《终结者:闯世纪》中的机器人T800让“老了但不过时”的施瓦辛格再显王者风范……
?。玻埃保抵泄ㄉ蜓簦┕驶魅舜蠡嵩蚪故境鲆环质蛋婊魅舜词兰屠锻??;饭耸澜纾泄殉晌蚬ひ祷魅俗畲笫谐?,跨国机器人巨头也正加紧布局中国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将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制造的方向。中国能否凭借机器人创造一个中国制造的新世纪?这些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中国机器人是否“人”满为患?
宝马沈阳工厂焊接车间,火花四溅的自动化流水线上,近700台进口机器人曲臂摆身,穿梭忙碌?;拷鸨倒旧呱?,十几台来自沈阳新松机器人的国产移动机器人,搬运重物,移动自如。
不经意间,曾被视为“概念”的机器人突然闯入中国市场,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国际机器人协会统计,2014年,世界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27%,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5.6万台,猛增54%,市场销量连续第二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不少企业为订单发愁之时,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愁事”却是如何完成雪片一样飞来的订单。今年上半年,新松机器人销售同比增长30%。公司总裁曲道奎,身兼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他预言,在10年内,中国机器人产业将处于黄金发展期,也将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
面对大好机遇,不少地方政府不断上马机器人项目,大大小小的产业园建设也如火如荼。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建在建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园有近40家;近两年间,几乎每天都会诞生一家机器人企业;相关制造企业总数从去年初的200余家,猛增至现在的800余家,仅在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机器人概念的就已经超过50家。
这样的速度与规模下,中国的机器人是否已经“人”满为患?
2014年,国产工业机器人产量1.2万台,只占国内市场销量的20%。与庞大的需求相比,国产机器人占得市场份额还不够大。同时,国产高端机器人更少,基本被跨国巨头垄断。人们开始担心:弱、小、散企业的丛生,会不会让新兴的机器人产业在高歌猛进中快速跌入低端产能过剩的“魔咒”?
“如果一锅粥地乱干快上,我们可能会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大机失之交臂。”曲道奎说:“巨大的市场能不能孕育出顶尖企业和顶尖产业,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曲道奎提起去年在北京的感触:“我从首都机场去人民大会堂开会,一路上几乎没看到一辆本土品牌汽车。”他说,“国内机器人产业确实热起来了,但最怕像国产汽车行业一样,开始‘一窝蜂’,最后‘一锅清’。”
“在中国机器人市场中,技术含量更高的多关节机器人几乎被外资企业垄断。”国家863机器人技术主题组专家、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说,国产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对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痪浠八担颐谴邮碌氖歉叨说牟?,却处在低端的位置。
机器人是典型的“三高”产业——需要高技术、高人才、高投入,而国内不少企业却处在“三低”甚至“三无”阶段。在不掌握芯片、软件、控制系统等高端技术情况下,只能做点外壳和组装。“做的只是机器,而不是机器人”。于是,投放市场后,相互比拼的不是技术,而是价格。
身边的大市场看似诱人,“但若仅凭同质化低端扩张,而不追求高端突破,国产机器人产业和应用的未来都可能遭遇困境。结果,只能是‘别人吃肉’,我们‘喝汤’”。曲道奎忧虑地说。
机器人能帮中国制造抢回订单?
2014年,浙江广博集团一个文件夹生产分厂,一位“新同事”入职:广博自行研制的一台全自动文件夹制造机,每分钟能生产文件夹120个,理论日产能超过30个熟练工人。
广博集团是国内印刷包装行业的龙头企业,62%的产品出口,远销至欧美、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机器换人既能降低成本,又能缓解招工压力,一举两得。”广博集团董事长王利平对“新员工”的工作表示满意。
山东青岛海信集团近几年每年都投入2至3亿元打造“智能工厂”,到今年底机器人使用规模将达到上千台。在生产场地没有增加、工人数量下降的情况下,电视机产量由2011年的800万台增长到去年的1110万台,增长了39%。
周期性缺工、人力成本攀升、国际订单减少……不少中国制造企业都面临国内人口红利渐失和全球性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
“机器代工”策略,无疑可以降低生产运营各环节成本,但能否再创“中国制造”一个新的“光辉岁月”?
随着国家对智能机器人行业的不断扶持,并借助主场优势,中国国产机器人产业近年来迅速成长。国产机器人已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25个行业大类、52个行业中类,范围涉及日用消费品、化工制品、材料、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等制造业领域。
“除了应对人力成本上升和用工荒,机器人还可以提高制造业的质量和精度。”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说,这可帮助中国制造摆脱周边国家低成本和发达国家高技术的挤压,突破腹背受敌之势,在订单拼抢上赢得新优势,打开新的上升通道。
从更宏观方面看,中国已进入由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快速过渡的阶段,内外压力都让中国不能再做传统意义上具有高能耗、劳动密集等特征的“世界工厂”,出路之一就是让以机器人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充分释放红利。
据国外统计资料报告,机器人数字化工厂可以减少产品上市时间30%、减少设计修改65%、减少生产工艺规划时间40%、降低生产费用13%。
“过去拼体力,现在比智力”,曲道奎说,机器人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的最重要支撑,但订单的增减还只是表象,在国际工业制造的舞台上,我们实际要比拼的是企业智能制造的能力。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