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西藏人眼中的西藏50年 非公经济发展迎来新春天
原标题:四位西藏人眼中的西藏50年
1965年9月1日,在经历了1951年的和平解放和1959年的民主改革后,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50年,不过是人类历史长河的一瞬间,然而对于西藏这片土地来说,却是注定铭记史册的不平凡的50年。
短短50年间,雪域高原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变化,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世界屋脊的奇迹,写下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辉煌篇章。
学者索朗多吉:60年前,拉萨河上还没有桥
“60年前,西藏的拉萨河上没有桥,只有拉萨以东的香嘎村有一个渡口,有一只大木船和几条牛皮船。冬季,行人过拉萨河要坐大木船;夏季因为水大,行人一般坐牛皮船。”中国藏学出版社原社长、编审索朗多吉现在还记得当年拉萨河边的香嘎渡口。
香嘎渡口当时归西藏的一个大贵族——夏苏家族所有,成为其家族重要经济来源。那时拉萨河南岸老百姓到拉萨卖农产品,从城里买一些日用品,要过拉萨河,必须要坐渡船。
1954年11月,拉萨河上架起了200多米的一座钢架桥。1965年,拉萨河上架起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这就是连接川藏线咽喉通道的拉萨大桥,是西藏第一座现代化大桥。
以往从拉萨郊区到市区,需要过拉萨河,从蔡公堂乡的香嘎渡口乘船到对面的纳金乡贡布堂渡口,搭乘牛皮船或者木船,至少需要半个小时。拉萨大桥通车之后,从原来香嘎渡口所在的蔡公堂乡到拉萨市区不到10分钟就可以了,大大缩短了过河时间。
2013年11月27日,西藏第一座矮塔斜拉桥梁——拉萨纳金大桥正式通车。纳金大桥是拉萨河上的第四座水泥公路大桥,被誉为“拉萨第一桥”。
拉萨河上桥的变迁不过是西藏交通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旧西藏没有一条现代意义上的公路。经过50年的建设,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5万公里,74个县中65个县通了油路,乡镇公路通达率99.7%,逐步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三纵、两横、六通道”为骨架的公路交通网络;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彻底结束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并且铁路已经向西藏腹地延伸;1965年,北京—成都—拉萨航线开通,打破了世界屋脊的“空中禁区”。目前,西藏通航机场共5个,58条国内外航线,通航城市38个。以公路、航空、铁路、管道运输建设为重点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完善。
索朗多吉记忆中的香嘎渡口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如今,便捷的交通,便利的交通工具,构成了西藏人民生活的常态。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西藏50年 拉萨 蔬菜 非公经济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