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回望全面抗战的史诗历程:洒血沃中华 捐躯筑长城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题:洒血沃中华 捐躯筑长城——回望全面抗战的史诗历程
新华社记者
?。保梗常改辏乖碌那锓缋溆曛?,25岁的光未然由壶口渡黄河,奔赴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岸边拉纤的船工逆着狂风浊浪,佝偻着,匍匐着,低吼着,身躯贴着黄土地。
目睹此情此景,壮怀激烈的年轻人创作了组诗《黄河吟》。
音乐人冼星海得闻此诗,乐思如涌,把自己关在延安一座土窑里6天,一气呵成8个乐章——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黄河大合唱》由此响彻神州。
当此生死存亡之际,古老的中华民族抗争意志澎湃汹涌,四万万华夏子孙的力量汇成浩浩荡荡的全面抗战洪流。
人不分党派,地不分南北,有死无退,毁家纾难。如磐黑暗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旌旗猎猎,全体中华儿女以血肉筑就钢铁长城。
正是那“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抗争战胜了凶残的侵略者,正是那万众一心、百折不回的民族精神在黑暗的岁月燃起希望之火。
“中国同胞联合起来”——在同一面旗帜下,兄弟同仇
你从没有看见
敌人的残暴
如同今天这般;
也从来没有看见
黄帝的子孙
像今天这样
开始了全国动员。
——《黄河大合唱》
“国势危殆至此,舍民族一致精诚团结、对敌抗战外,实无他道。”1938年8月2日,郭沫若在上海文艺界救亡协会的欢迎宴会上,含泪朗诵《又当投笔请缨时》。
5天前,他离开日本回国。20天后,他出任淞沪抗战爆发后新成立的《救亡日报》社长。这份爱国抗日报刊由国共两党共同出资、共同派员经营,影响力一时无二,上海沦陷后仍坚持发刊,鼓舞国人斗志。
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发动的民族统一战线将各种爱国力量汇聚成强大的抗日洪流。
早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就发布《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此时,中国工农红军仍在长征途中,遭受着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当年的瓦窑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要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与日本侵略者进行坚决的斗争。
在由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抗日救国运动中,走在西安游行队伍前排的东北大学学生哭喊:“东北军打回老家去,收复东北失地!”
“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迅速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保梗常纺辏乖拢玻橙?,《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正式发表,向世人宣告,由中国共产党倡导、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从此,士农工商、男女老幼,中国一切阶层都聚集在同一面抗战旗帜之下。
在铁道与全国不同轨的山西,晋绥军、国民党中央军和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的八路军,共同发起忻口战役、太原战役,面对日寇并肩血战。
“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1938年10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向在重庆召开的国民参政会议提出这件11字电报提案,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提案”。
全面抗战八年间,尽管也曾有波折,但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牢牢守护着中华民族的根基。
“各党各派均忘其以往之参商,已联合成一坚强战线,一致抗战。”宋庆龄当年曾经赞叹,“吾人觉悟我大中国为一不可分离之国家,日本阴谋对之将失其力量。”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全面抗战 史诗历程 洒血沃中华 捐躯筑长城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