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湘潭大学硕士含冤入狱12年 曾被警方逼供诱供
十几年前,学生证里的陈华章面容清秀。父亲陈克忠在想他的时候会拿出来看看。新京报记者 罗婷 摄
情杀疑点
情杀,从表象上看是最合理的杀人动机。在两种陈述面前,警方的天平倾向了陈华章。
在公安机关,涉案的曾爱云、李霞、陈华章三人,给出了截然相反的供述。
陈华章首先亮出了自己的目击者身份,笔录显示,他向警方详细叙述了曾爱云杀人的过程,包括怎样用绳子勒死周玉衡,如何将尸体拖到楼下并抛尸等等。他给出的杀人动机是“情杀”。
而曾爱云、李霞却坚称,在警方划定的周玉衡的死亡时间内,两人一直在一起,曾爱云没到过案发现场。“我没杀人。”曾爱云无数次说。
曾爱云的辩护律师钟致远认为,情杀,从表象上看是最合理的杀人动机。在两种陈述面前,警方的天平倾向了陈华章。此后案件的侦查沿这个方向走了下去。
纤维、鞋印和指纹,是当时警方认定曾爱云杀人的“有力物证”。
经湖南省公安厅鉴定,曾爱云口袋里的一根黑棕色纤维,与杀害周玉衡棕绳上的纤维形态、成分一致;判决书显示,凶案现场留有与他的皮鞋鞋底花纹同类的鞋印,椅子后背有他的指纹。
但钟致远认为,这些并不能形成闭合的证据链。
钟致远分析,警方在检验时,只能说明两根纤维属于同一种类,不能证明是同一根。
同样,指纹和鞋印等痕迹,也不能证实是曾爱云在案发当天留下的。308室的教师赵又红证实,案发前曾爱云曾两次到过实验室。而曾爱云的鞋子随处可买。
在口供上,此案也出现诸多疑点。
比如证人李霞的证言。钟致远说,在李霞的22份证词中,17次称曾当晚未离开她;另5次改口称当晚曾离开她约20分钟。这20分钟,恰是警方认定周玉衡被杀的时间。
蹊跷的是,这5次证言,都是在李霞因涉嫌包庇罪被关押进看守所期间做出的。而另外17份证词,是她在自由状态下做出的。
同门相妒
看完电视剧《刑事侦缉档案》后,陈华章在日记里写:关于犯案,千方百计隐藏,不如嫁祸,转移视线。
而案件的另外一些指向和细节,被忽略掉了。
警方随后查出,让周玉衡神情恍惚的安定类药物,是陈华章分四次从医院购买的。杀人用的绳子、清理现场的抹布等,都在陈华章处被找到。
因此陈华章的身份,从之前的目击者变成了参与者。他之前叙述的很多细节,也经不起推敲。
陈华章供称,曾爱云用绳子勒死周后,他听到椅子响,起身看到周玉衡躺在地上。
曾爱云的律师钟致远说,陈华章身高1.56米,加上书桌挡板,“站起来根本看不到倒地的周玉衡”。为证明这一说法,2008年5月,钟致远请来身高1.55米的女生,在案发现场模拟实验,发现站起来确实无法看到倒地的人。
更大的玄机在于,陈华章也具备杀人动机。
陈华章和周玉衡师出同门,身为师弟的周玉衡后来居上,更受导师器重。
判决书里一段陈华章的日记,记录了他的苦闷:“导师说我的主动性远不如周玉衡,我听了痛苦得不知滋味,是我自己找了一个如此难以对付的师弟,人算不如天算?”
在看完电视剧《刑事侦缉档案》后,他在日记里写:关于犯案,千方百计隐藏,不如嫁祸,转移视线。
2007年,公安部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的专家也对曾爱云、陈华章做过心理测试,结论显示:可以认定陈华章对周玉衡实施了堵嘴、勒颈、抛尸等行为,而曾爱云没有实施上述行为。
但这份心理测试仅能作为案件参考,并不作为判决依据,最终未被法院采纳。
判决“锁定”了三个人12年的命运:2004年9月,湘潭中院一审判决曾爱云犯故意杀人罪,为主犯,死刑;陈华章为从犯,无期徒刑。2004年11月,湘潭雨湖区法院宣判,李霞因犯伪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
今年7月,案件发生翻转:本着“疑罪从无”的原则,法院判定曾爱云无罪;公诉机关指控,陈华章犯故意杀人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不死的死囚”
看守所里,曾爱云总是梦到陈华章,梦到自己追着他打,却怎么也赶不上。
在湘潭县看守所,很多人都说曾爱云是“不死的死囚”。
曾爱云的狱友周新(化名)记得,有个“小混混”第六次犯事儿,探头进去一看,两人互相点头,“哟,又见面了”。
曾爱云的心里,可没有见面寒暄这么轻松。
看守所的每个监室都有一张纸,判处死刑后的名字,会出现在这张纸上,成为重点监控对象。
进看守所之初,他满怀希望,逮着人就爱说自己的案子,管教和狱友们觉得他好笑,“你自己做的事情你就承认算了,狡辩干什么?”
没人相信他是无辜的。
2005年,冤狱12年的佘祥林被判无罪,曾爱云知道后激动得不行。他经常凑到看守边上去问,“麻烦你去看看咯?有没有这个事情咯?现在到底什么情况咯?”
每次挤出一点消息,心里就攒一点劲儿。
“我想不通,人为什么能坏到这种程度?”曾爱云总能想起陈华章,他们有两年同窗经历,但关系不算太近,只能说过得去。
他总梦到陈华章,梦到自己追着他打,却怎么也赶不上。梦里一急,现实中就挥手,然后在镣铐的响动中惊醒。
“我恨死他了。”曾爱云说,每次开庭,见到陈华章,他扑上去就打,朝他脸上吐唾沫。
在曾爱云母亲赵春秀眼里,曾爱云从小就很乖,从没跟人吵过架,讲几句重话都脸红。
在看守所12年,绝望吞噬了耐心,每次湘潭中院送死刑判决书到看守所让曾爱云签字,他就举着手铐、举着凳子去砸,砸到提审室铁门变形,膝盖青紫。
主审法官回忆判案
主审法官戴忠华承认,当时的法院,还没有把“疑罪从无”的审判原则贯彻到底。
曾爱云的愤怒,还来自于当年的刑讯逼供。
案发后,曾爱云曾在审讯阶段承认过自己杀人。后来在法庭上翻供,说民警打他,让他靠着墙,两腿极力分开,跨“一字马”,一跨就是七八个小时,疼得忍不了了,他“招了”。
曾爱云说,除了刑讯逼供,警方还存在诱供。审讯时,警察拍着桌子斥责他:“你白读了这么多书,用绳子在工科楼把别人勒死,把尸体扔到楼底下。”其实,这是给了曾爱云案件信息。
当年的证人李霞不愿再提起这个案子了,后来她离开了湘潭,“最不愿意跟公检法的人打交道,看到都有后遗症。”
经过对案卷不完全统计,当年直接参与案件审理的公安人员在20人左右。
今年7月底,他们其中的5人拒绝接受采访。时任刑警支队队长的卢任武反问:“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你还关心这个干什么?”
当年参与讯问李霞的湘潭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伍敏说,当时她只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多东西都还不懂”。
办案人员中,时任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的何永奇,2012年因受贿罪、行贿罪、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9年;时任湘潭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的张新强,2013年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从我一个法官的内心确认,从我的法律知识,我认为是曾爱云杀的人。”直到现在,戴忠华也没改变当初的看法。
戴忠华是湘潭中院2004年主审该案件的法官,他第一次给曾爱云做出了死刑判决。
戴忠华回忆,审判时参考的信息,是曾爱云、陈华章的口供、现场的情况以及女朋友情感的纠葛。“但这个证据的锁链并不闭合,证据不扎实,无法排除其他情况。”
该案的另一个关键点,刑讯逼供。这位法官说,法院曾要求检察机关调查,检察机关查是查了,却没得出结论。在法庭上,法院也传唤过公安机关出庭作证,而公安与曾爱云各执一词。逼供与否,最终成了罗生门。
戴忠华承认,当时的工作并没有完全到位。“过去的政策是从速从快,基本事实清晰就可以了。”当时的法院,还没有把“疑罪从无”的审判原则贯彻到底。
2010年6月,湘潭中院第三次判曾爱云死刑。狱友周新记得,湘潭县看守所的干警都看不下去了,他们私下评论,“神经病”才会做出这种判决。
十多年审而未决,也让公检法系统从内部出现了变化。
湖南省高院前副院长曾亲自到案发现场,提审过两位被告,还找公安人员谈过话。
湘潭大学保卫科科长曾祥元记得一个细节:今年上半年,最高法、公安部派驻了多位专家进驻湘潭,将原来的办案人员全部抽离,调查了一个月,最终判定曾爱云无罪。
编辑:曾珂
关键词:湘潭大学硕士含冤入狱12年 曾爱云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