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上海博物馆与台北故宫联合展出明清贸易瓷
图片来自网络
上海博物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越洋遗珍----明清贸易瓷”特展6日在上海博物馆揭开神秘面纱。本次展览遴选出160余件明清时期的贸易瓷进行展示,回溯明清时期中国瓷器行销世界的盛况。
当天亮相的展品中,不少造型都与常见的瓷器有明显差别,展示出浓郁的异国情调??Х缺⑻琅?、沙律杯、效仿欧式藤编果盆的镂空瓷果盆等,其中一件清康熙年间的青花果树纹油醋瓶,内含双胆,一边倒油另一边倒醋,十分独特。不少还绘有耶稣的故事、欧洲贵族的家族徽章、游乐图景等。
上海博物馆陶瓷部主任陆明华介绍,贸易瓷又称外销瓷,至迟从唐代开始,中国陶瓷已大量销往海外,明清两代陶瓷贸易持续繁荣,明代中期以前,中国陶瓷的主要外销市场在东亚、东南亚及中东一带,明代晚期,开始大量销往欧洲与美洲。
展览分为明、清两部分。明代部分展品既有来自菲律宾、叙利亚和欧洲的传世器皿,也有日本专门订烧的器物,还有从沉船打捞出水的珍贵瓷器。这些瓷器主要销往东南亚、西亚、日本及欧洲,不同市场的审美与喜好也显示出明显不同。
陆明华介绍,当时中国瓷器在海外的售价十分昂贵,明初海禁严厉,通过“朝贡贸易”输出海外的陶瓷数量有限,大量都是经过私人贸易,经东亚、东南亚一带去往南亚、中东。正德年间以后,随着新航线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人相继开展对华贸易,欧美地区成为全新的市场,他们更喜欢清花和彩瓷,当时景德镇及漳州等为主要的制作地,工匠按照中间人提供的图纸造型订做,这些瓷器运输价格昂贵、折损率也比较高,因此往往只有贵族才能用得起。一些贵族便订购“纹章瓷”,将家族标志烧制在瓷器上,成为身份的象征。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介绍,贸易瓷将异国情调和思想元素结合中国传统工艺,衍生出独特的瓷器风格,学界有“转变瓷”的说法。虽然二三十年前曾产生过一轮研究热潮,但由于多数贸易瓷都收藏在海外,且国内收藏贸易瓷的博物馆不多,对于这部分瓷器特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展览引起更多人的关注。(邹瑞玥)
编辑:陈佳
关键词:上海博物馆 台北故宫 明清 贸易瓷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