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老人遗留下稀世古董:三姐妹为分遗产对簿公堂
图片来自网络
在古玩收藏界,成化瓷可谓是稀世珍品。2014年,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曾以2.81亿港元落槌拍得一只成化斗彩鸡缸杯,成化瓷的价值可见一斑。
家住浙江衢州江山老城区的何老汉膝下无子,生前一直和三个女儿同住,虽然生活过得有些紧迫,却也平静淡然。1997年2月,何老汉未立遗嘱就撒手人寰,留下 的遗产除了居住的老宅外,还有一件据称是明朝年间烧制的成化瓷瓶,根据协议约定,三姐妹负责轮流保管。2013年8月,二妹与三妹移交保管权时,大姐、三 妹发现瓷瓶被“掉包”了,遂反复交涉要求其归还原物,三姐妹最终为此事发生了争议并闹上法庭。
8月3日,江山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家传古董或被掉包
何老汉生前有一传家宝贝:“曹操打猎图”成化瓷瓶。据他所讲,该宝物是他们家代代相传的稀世珍宝,抗日战争逃难期间他们其他东西都不带,唯独带了这只花瓶。1997年2月,何老汉没立遗嘱就离开人世。
据原告讲述,三个同胞姐妹开始并未分割遗产,老房子也是三家人协商合并出租,瓷瓶则一直由大姐保管,2002年6月,大姐自认年龄较大,保管责任较大,遂提 出由三姐妹轮流保管,每人保管8年。之后,大家就对父亲的遗产进行了分割,并订立了财产分割协议。协议明确约定房产各三分之一,祖传明朝成化年瓷瓶属共同 财产轮流保管,如果有合适机会可以卖出,卖出所得则由三人平分,次日她们还对该协议作了司法公证。随后,原被告即分别领取了房产证,瓷瓶则先由大姐保管。
2005 年2月大姐的保管期间已至,按照协议瓷瓶移交给了二妹保管。二妹接手保管后,按照约定应在2013年2月再交给三妹保管。但当三妹要求移交瓷瓶时,二姐却 以各种理由搪塞、推脱,始终不肯交出所保管的物品。半年后,当三姐妹再为移交瓷瓶之事吵闹后,二妹表示瓷瓶已经被她的大女儿带到北京送去鉴定,如要移交也 要三人一起前往北京自取。之后,三姐妹就一起到了北京,但还是没有见到瓷瓶。姐妹俩铩羽而归,回江山后即告知三妹将走法律程序。同年10月,三妹与其女儿 一起将物品送回了江山。但据原告陈述,三妹送回的瓷瓶和之前的家传瓷瓶有明显不同:老瓷瓶色泽暗、旧、不起眼、没破损,而送回的瓷瓶却色泽新、艳、亮且瓶 口有补过的痕迹,还有一缺口。遂认为瓷瓶已被掉包,故原被告当场将物品现场封存。
家传“古董”或许是赝品
三妹得知自己被告上法庭后,除了向法院寄送了一份书面答辩状外,开庭当天并未出庭应诉。在答辩状中,被告坚持认为她送回江山的瓷瓶就是父亲的遗物。当初她将 瓷瓶带到北京只是为了鉴定,而非保管。根据北京专家寻宝活动及国子监的鉴定结果,该花瓶是民国时期仿成化年间的民窑。
证据不足,法院判决驳回诉求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告主张涉案标的物应为明朝成化年瓷瓶,并提供了公证书予以证明。但公证书只对原、被告签订财产分割协议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 并未对该瓷瓶的外观及材质进行确认或评估鉴定。此外,原告方所表示的该瓷瓶系明朝成华年瓷瓶也只是通过何老汉口述,该瓷瓶在移送给被告之前,也从未对该瓷 瓶进行过拍照确认外观、材质或评估鉴定确认其价值。现原告要求被告返还原物,但其提供的证据并不足以证明原物的外观、材质等特征,故无法确认被告所送回的 瓷瓶是否为原物。
法院最终以原告主张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为由,判令驳回其诉讼请求。(王春)
编辑:陈佳
关键词:稀世古董 三姐妹 遗产 对簿公堂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