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喝茶工作室,同城空降服务同城附近喝茶网 ,qq官方月抛群入口,全国伴游大圈招聘全球高端私人定制社交平台

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如何挖掘农业文化遗产“金矿”

2015年08月03日 15:09 | 作者:徐晓 顾洪洲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云南红河州哈尼族梯田

云南红河州哈尼族梯田

 

  自20世纪初,我国学者已陆续开始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研究。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经历了理论研究向活态研究与?;ぷ涞穆だ獭K淙宦?,但近些年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逐步推动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そ胍桓隹沙中匝贩⒄菇锥巍?/p>

 

  哈尼梯田:农业与旅游的嫁接

 

  2010年,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成为中国第二批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之一。2013年6月22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笔者通过对红河哈尼梯田的田野调研,深入了解了哈尼梯田的价值所在。

 

  从文化角度而言,哈尼梯田不仅仅是单一的稻作生产文化,与之相关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舞蹈、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丧葬嫁娶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哈尼文化圈。哈尼梯田覆盖面积大,涉及地区多,但是哈尼族在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有着独特的想法与?;し绞?。

 

  哈尼人遵循了整个哈尼族人文与自然发展的规律,在建设梯田景区的同时,将与之相关的文化因素一并加入。如在箐口村设立民俗文化村,紧邻梯田景区,让游客在观赏自然风景同时还能够体验哈尼风情的民族文化。建立梯田风景区、设立民俗村是哈尼人在本地实施的?;し绞?,延伸的?;し绞绞墙崛耸来啻摹豆峁雀琛方姓怼⒊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外界宣传哈尼梯田、哈尼文化;将产自哈尼梯田的稻米进行包装、营销;开发民族特色的衍生品、旅游纪念品等。

 

  哈尼族在保护与利用农业文化遗产时,严格的遵循了哈尼人及哈尼梯田几千年来的自然发展规律,能够巧妙的和旅游业结合到一起,扬长避短,充分展现自己的民族特色与文化特色。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文化挖掘

 

  其他地区在农业文化遗产?;し矫嬉沧龀龊芏嗯ΑU憬∏嗵锵卣凑张┮挡恐泄匾┮滴幕挪;すぷ饕螅厥拥居愎采捣⒄购臀幕诰蚬ぷ?,成立了稻鱼共生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推广中心,制定了稻鱼共生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快发展传统稻鱼共生产业。在?;?ldquo;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方面就结合本地特色,努力开拓?;ね揪叮镉阌肭嗵锩窦湟帐踅岷?,派生出了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青田鱼灯舞。青田鱼灯舞曾参加首都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第五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和中西建交30周年庆典、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第八届全国残运会、中意建交40周年庆典等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

 

  年轻人是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必不可少的后备军和接班人。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浪潮,经济的急速增长,人们观念的急剧转变。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如何让年轻人心甘情愿的留在家乡延续本土文化,?;ふ庑┱涔蟮囊挪唤鍪枪岬咀魈萏锵低趁媪僬飧鑫侍?,其他的农业文化遗产可能也将面临同样或类似的问题。农业文化遗产的?;ず头俏镏饰幕挪谋;び泻艽蟮南嗨疲秸叨记康魅说闹匾?,都需要有人投身其中才能得以有效传承,人是农业文化遗产接下来要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政府、社会等只能是作为农业文化遗产?;さ闹魈澹荒芄怀晌信┮滴幕挪闹魈?。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政府能否考虑从专业选择及就业引导方面给予相关政策。鼓励来自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学生选择与农业生产、文化等相关的专业,引导这部分学生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就业,同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与经济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对没有选择高等教育的初高中毕业生,专门组织培训与引导,并配套相关的政策、经济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他们投身到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 哈尼梯田 浙江青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