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偏远农村实地调查:四成农户家庭认为读书无用
原标题:偏远农村实地调查:四成农户家庭认为读书无用
□缺乏社会关系网的农村读书人陷入就业困境并影响村落社群对读书效用的传统观
□中国不断开放的城乡人口流动政策抵消了村落人传统中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实现身份转换的功效性
□乡校的大规模撤并使村落社会沦为文化荒漠,为读书无用论思潮在底层的流行提供现实空间
6月18日,雍村清晨。14岁的初二学生王齐早早背起了书包,今日和往常不同,因为他将随母亲一起到自己的学校——云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参加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他打电话问同村的同班同学张伟要不要一起去,可是电话那头传来了另外一个声音。王齐放下手机,失落地对我说,是张伟爸爸接的电话。张伟爸爸说,这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张伟已经在成都一家磨具店打工一周多了,他准备下学期不读了,所以也不打算去参加家长会。事实上,王齐的同班同学这学期已经有3个比张伟还早就决定不读书了,而这样的情况在初三时会越来越严峻。王齐妈妈在一旁插话说:村里人现在说读书无用的越来越多,你看王齐他表哥张潇,当年村里唯一一个考上××大学(重点大学)的,现在毕业了,也还不是没找到工作!只能帮他舅在外边跑生意,因为读书家里欠了一屁股债,还不如王齐他堂哥王海洋(和张潇一样年龄),人家初中都没毕业,在外跑运输,现在都买了两部车了……
这就是“读书无用论”观念在底层村落中的日常表达。
——出自李涛《乡村调查日记》6月18日
--------------------------------------------------------------------------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大学一名博士所撰写的《返乡日记》不经意间引发了中国公共舆论的集体“乡愁”,一时成为网络热文,文中提出了一个尖锐且沉重的时代命题:“知识无力”。
“知识无力”背后的隐性论据是:知识实现阶层上升流动的功能在变弱。通俗地讲:正是知识转换成为财富和地位的功能在削弱,以至于农村中“举家式”的教育投资难有直接现实回报,读书在实用理性主导的乡土中国变成了无用之举。
这无疑引发了中国新一轮有关“读书无用论”的公共热议,围绕“读书无用论”的学术争论也渐趋升温,然而遗憾的是,各种讨论都仅仅局限于发言者个体主观的价值偏好和观念臆断中。
“知识无力”背后的“读书无用”观念究竟是真实流行于中国当下村落中的社会事实?还是仅仅被媒介不懈炒作而荡漾在公共舆论世界里的头脑风暴?
针对此问题,去年,我们以中国西部一个偏远行政村落为个案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田野研究。
调查的样本村——云乡雍村,位于四川省农业县——芥县的西南部,地处该县的偏远山区,海拔为600~900米,幅员面积6.9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5%。雍村所在的云乡是芥县目前唯一不通公交的乡镇。雍村辖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73户,总人口1001人(其中男性519人、女性482人),人均年收入仅6856元,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偏远农村 读书无用 四成农户家庭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