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被恶搞的"古人":杜甫变插图模特 屈原成猪饲料
资料图:互联网上对杜甫的恶搞形象。
“杜甫很忙”成为一种“创意”
其实早在2012年,唐代诗人杜甫就已成为被“恶搞”的对象了。这一年的3月,“杜甫”在网络蹿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脑洞大开的网友纷纷为“杜甫”形象进行再创作,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杜甫的这一系列形象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
在人教版语文必修课本中有这样一个配图:一脸肃穆的“诗圣”杜甫端坐在岩石上,形销骨立,帽带飘扬。据悉,这幅教科书中的杜甫肖像由国画家蒋兆和于1959年创作。2014年,该幅作品还曾在“不尽丹心——蒋兆和诞辰110周年纪念特展”中亮相。
而就是这幅图画让杜甫成为了“插图模特第一人”,从课本跑向网络:网友们花招百出,让杜甫扮演了狙击手、送水工、肌肉男、短裙女郎,乃至更高难度的高达战士、杰克船长等影视或动漫角色。有的画作还加入了“魔兽世界”等场景,或者有“李白”等人客串出镜。
资料图:诸葛亮“诸葛暗”“诸葛孔明”对比图。
“杜甫很忙”之后,“李白很忙”、“辛弃疾很忙”也应运而生。李白和辛弃疾在网友的画笔下也开始了各种的忙碌:购物、卖西瓜、装酷,还要做魔法师、导弹发射兵。与之相类似,一张诸葛亮与“诸葛暗”的对比图随后也在微博热传。在网友的PS手法下,诸葛亮的反面“诸葛暗”就变成了一团黑影,而“诸葛孔明”对应的图像则是一团人形黑影的双眼处有两个白色圆孔。
资料图:2012年4月15日,北京第七届囧囧有神同人动漫展,动漫爱好者推出了“杜甫很忙”主题纸袋头套。图片来源:新京报
和眼下贾玲被专家炮轰的后果不同,“杜甫很忙”等一系列“恶搞”并没有招来过多的骂声,反倒在某些地方成为了一种“创意”。众多游戏、商品、活动也打起杜甫主意,“绑架”其为形象代言人。当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囧囧有神同人动漫展”上,动漫爱好者还推出了“杜甫很忙”主题纸袋头套。
甚至,“杜甫很忙”也引起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的注意。2012年恰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4月中旬,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启动了“‘我心中的杜甫’——纪念诗圣1300周年诞辰全球华人创意大赛”。博物馆副馆长方伟表示,大赛去年就已筹备,原本只是关于杜甫的书画大赛。“杜甫很忙”事件发生后,博物馆决定将大赛扩展为创意大赛,不拘一格收纳有关杜甫的创意作品,包括动漫等形式。
方伟说,博物馆有传播文化的职责,而“杜甫很忙”事件的出现说明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与现代青少年的思维、爱好仍结合得不够好,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提升。如何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有效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这才是值得我们文化工作者甚至整个社会反省、思考和探索之处。
不过,对于这种“恶搞”也有专家持反对意见。湖北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冯桂林认为,无论 “杜甫很忙”还是 “诸葛亮不亮”,都是网络上“恶搞文化”的体现,这是一种亚文化现象,是网友用来发泄情绪的方式之一。尽管不少人认为此行为并不带恶意,纯粹是为了搞笑、好玩,但冯桂林表示,如果这种不尊重传统的恶搞泛滥成灾,是具备非常明显的危害性的:轻则使得严肃正常的话题庸俗化,重则容易造成人们好坏是非不分,鉴赏能力的缺陷。因此,冯桂林告诫网友:恶搞要有度,不能超越一定的底线。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恶搞 古人 杜甫变插图模特 屈原成猪饲料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