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长城是否已消失三成?专家:有的只是埋于地面之下
一块长城的文字砖,花30元就能买到;一些烽火台历经风雨侵蚀,留下数个大洞……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北抚宁、卢龙等地的古长城?;は肿纯坝?,我国长城墙体总体已消失了三成。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万里长城正在“变短”的消息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
长城是否真的消失了三成?公众对“熟悉”的长城有足够的了解吗?如何看待长城?;ぃ抗椅奈锞窒喙馗涸鹑硕源俗鞒龌赜?。
如何正确认识长城
长城的兴建历经春秋战国至明代,有土墙、木障墙等多种形态,大家熟知的砖、石长城只占少数
中国文物学会前副会长张晓雨,致力于长城研究已有40年。说到长城是否在变短,他表示,探究这个问题的前提是要厘清“长城到底是什么”。即便是生在长城脚下的他,在从事专业研究工作前,对长城也不甚了了,有的不过是“掀城砖、抓蝈蝈”的幼时记忆。
该如何正确地认识长城?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复杂、巨型的线性文化遗产,长城得从“时间”“空间”“遗产构成”等多个角度去理解。
首先,不能简单地将长城等同于明长城、汉长城等某个特定时代的长城。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古人就开始修建长城,到17世纪中叶逐步停止,其兴建、使用和废弃历经超过2000年的过程。从春秋战国直至明朝10余个时代的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对长城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范围、不同方式的兴建、维护和扩建。
第二,不能简单地将长城等同于山海关、嘉峪关、八达岭等著名的长城节点或段落。长城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的404个县域,总长超两万公里。同时,长城不是走向、层次单一的墙体,而是一个由墙体主线、挡马墙、数道甚至十几道边墙及烽燧线等共同构成的综合性、网状的防御体系。
第三,不能简单地将长城等同于砖、石等特定类型的长城。长城的构成要素非常丰富——除墙体以外,还包括壕堑/界壕,敌台、马面、水关(门)、铺房、烽火台等单体建筑,关堡、挡马墙、品字窖等相关设施,此外还有采石场、古驿站、刻石、碑刻等相关的遗址遗迹。经调查,我国最终确认长城遗存总量43721处(座/段),其中单体建筑超30000处,还有超过2000座的关口和城堡。
由于所处位置和周边环境条件的不同,在长城的修筑方式和材料方面,各时代、各地区采取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做法。位于腾格里沙漠的汉长城,因当地多砂砾、碎石而缺黄土,前人就以红柳、芦苇编成框架,中间以砾石层层叠压,用芦苇作垫和土铺在每层之间。盐分较高的地下水能使砾石凝结,从而使长城坚实无比。现存的长城墙体,有土墙、石墙、砖墙、木障墙等多种修筑方式,部分地区还有用沙土和芦苇、荆条砌筑的墙体,而大家印象中最常见的砖、石长城,占长城墙体总长度不足25%。
长城是否已消失三成
田野调查分类中的“消失”,与公众理解的“消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长城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残损,经数百上千年风化、破坏,呈现出今天以残损遗址形态为主的长城遗存整体面貌。
首先,不同的长城点段,因历朝历代在疆域范围、防御需求、国力兴衰等变化而屡有兴废。如明长城,由于疆域缩减,明代修筑长城时仅利用了极少部分的早期长城段落。明代后,除部分关隘、城堡,长城墙体在清朝已被废弃;另外,长城修筑、维护需极大的人力、物力,一旦被废弃,后世也无力维护;而修筑方式和材料的不同,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长城的残损速度和保存状况:砖墙、石墙较为坚固,土墙、木障墙等则容易损坏,但土墙、木障墙的长城数量,占了长城墙体总数的近一半。
因此,目前残损的遗址形态,既是长城的历史形态、自然形态,也是客观形态。根据长城资源调查,国家文物局对长城的?;で榭?,按现存状况划分为“保存较好”“保存一般”“保存较差”“保存差”和“已消失”5类。被设定为“已消失”的类型,特指现在地面之上遗存部分已不可见,只能大致分辨出走向和布局的长城?;痪浠八?,“已消失”的长城绝大部分都没有真正消失,只是随着千百年来的自然变迁和人类活动等原因,最终被掩埋于地面之下了。这一情况,早已通过科学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被确认。而田野调查分类中的“消失”,与公众理解的“消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如何看待长城?;?/strong>
自然力是威胁长城的最大杀手,《明史》记载,长城曾多次因地震、洪水等遭到破坏
1987年,长城成为我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长城?;ぬ趵?,这是我国首次为单项文化遗产?;ち⒎ā>」苌缁崾止刈⒊こ潜;ぃ捎谡凸诙猿こ堑娜鲜逗捅;ひ馐恫还?,因基础设施建设、采矿、城乡建设活动等导致的破坏事件屡有发生,有的地方或将长城?;て娴乩斫馕?ldquo;恢复完整原貌”,或对其作为旅游景点进行过度开发,更是影响了长城?;さ恼逅?。
张晓雨表示,人为破坏长城的行为,固然是长城?;さ鼻懊媪俚囊淮竽烟猓匀涣Σ攀峭渤こ堑淖畲笊笔?。而在诸种自然力中,破坏力最大的是水患、地震和风沙。据《明史·五行志》,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昌平发大水,“决居庸关水门四十九,城垣铺楼墩台一百二”,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酒泉东南红崖、清水堡地震,“圯边墩八百七十里,裂东关地”。2003年10月25日,甘肃山丹、民乐发生地震,山丹县境内明长城的3处墙体、2处烽燧发生倒塌,数十处城墙墙体产生裂缝。
此外,雷击、酸雨、植物根系等对长城的破坏也不可小觑。例如,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五月,雷电直接摧毁了“蓟镇松棚路墩台”;而在内蒙古清水河与山西交界,长城由于常年受雨季影响,夯土膨胀,包砖墙体、包砖敌楼上的砖石脱落严重;对于土筑长城而言,植物根系能直接使墙体破碎、崩解。
为了加强长城?;ぃ?005年起,国家文物局启动“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首先对我国长城资源进行了全面的田野调查,同时,开展长城资源数字化、信息化工作,建立长城资源数据库和管理系统,推动长城精细、动态和实时监测管理。另外,国家文物局还通过推进重点工程,改善长城?;ぷ纯?。长城沿线各地按照轻重缓急原则,逐步实施长城?;の蕖⒒肪痴?、展示利用工作。
对于长城本体?;の蓿捎谕环⑿宰匀辉趾腿宋苹档耐踩院芡怀觯椅奈锞纸?ldquo;本体抢险加固、消除安全隐患”为目标,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原则,坚持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进行长城保护维修,避免盲目修复长城造成历史信息的破坏,妥善?;ここ钦媸敌浴⑼暾院筒咨9牌拥睦贩缑?;同时,将重点做好长城载体地质、水文环境因素勘察、评估,并采取措施优先解决直接影响长城安全的重大环境问题,确保长城安全。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长城 烽火台 文字砖 古长城?;?#32;万里长城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