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土地财政转型关乎国运
一些地方政府不仅在资金收入上依靠土地,连做事方法都围绕着卖地来,一旦撤下这道菜,简直就没有办法拿筷子了。如今国家大力推进“制造业2025”战略,地方理应承接这个思路。
随着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转冷,各地方政府财政的卖地收入大为缩减,捉襟见肘之态立刻显现。“土地财政”长期以来饱受诟病,现如今在转型背景下成为全国性的挑战。
过去六年当中,地方政府依靠转让土地获得预算外的巨额资金,总量有十四万亿之多,相当于去年全年的预算内收入。在一些一线和二线城市,有一半甚至更多的财政资金来源于卖地。这种现象有点类似于“荷兰病”。20世纪50年代,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炼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外贸顺差和政府收入越来越依赖于能源,农业和其他行业受到挤压,导致制造业的没落和政府开支的居高难下。我国地方政府手里的土地资源与荷兰的油田类似,对财政形成了过度的支撑,同时吸引了太多的政府资源,一旦土地市场发生震荡,“荷兰病”就可能急性发作。
今年上半年,我国十大重点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比去年同期少了近一半,立刻就有地方快要支撑不住。解决地方政府缺钱的问题,是关系到当前改革能否成功的一大关键,进而可以说关乎国运。一方面,地方政府缺钱的直接后果是基础设施投资乏力,影响经济复苏的大局,更增加改革的难度;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如何开源来补充资金,关乎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前者立足当下,后者在于长远,都与我国地方经济和国民经济的整体前景有关。
短期之内举债当然是一个办法。既然一时困难,那么借钱总是可以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前期已经借了很多钱,偿还旧账的压力已经很大。金融?;螅胤秸蠊婺M蹲?,有效抗击了?;帕粝铝司薅畹恼?。这些债务有些是银行贷款,有些是从金融市场上募集来的资金,如果贷款还不上,那么银行坏账立马上去,搞不好就会出?;?;如果市场资金还不上,投资者信心崩塌,企业借不到钱,更是大麻烦。所以指望短期内大量举债来弥补土地出让金的缺口,一方面属于“饮鸩止渴”,一方面也有明确的环境限制。
另一个容易想到的办法是增加税收。这可以通过提高税率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扩大税基来实现。提高税率显然于时不宜。财政的功能应该是“雪中送炭”,值此宏观经济下行阶段,本应该以增支减负为原则,怎么还能加税?扩大税基也有麻烦。好比说个税,我的工资高了纳的税才能多,现在公司效益不佳,没人给我加薪,怎么扩大税基呢?地方政府由此陷入悖论:想增收,就得拉动经济,拉动经济需要政府投资,投资需要钱,最来钱的是卖地——绕了一圈又回到土地问题上。
这实际上触碰到了地方经济治理能力的核心。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不仅在资金收入上依靠土地,连做事方法都围绕着卖地来,一旦撤下这道菜,简直就没有办法拿筷子了,只能这么干饿着。如今国家在推进“制造业2025”等大战略,地方理应承接这个思路。如何在短期之内把制造业发展起来,扩大这部分税基来支撑本地经济,一时没见到地方上有什么有效的办法。
所以,中央政府提出要“盘活财政资金”。地方缺钱的同时,省级财政账上居然还趴着上万亿的资金没有用,这下可算是能救急了。这些钱怎么来的呢?原来是之前财税体制下多有缺乏统筹的地方,一来二去就形成了各种资金“堰塞湖”,花不出去也难以挪作他用。
问题就这样追到了财税管理体制改革。怎么把这些钱盘活,之后地方政府又如何练就更强的经济治理能力?企业遇到逆风之时,很自然就会想到优化管理、降低成本,政府治理也是这个道理。优化的方向,除了统筹机制有待加强之外,中央和地方的收支关系也应不断调整。经济改革的成功由此和财税改革密切相连,国运与此也密切相连。
编辑:水灵
关键词:土地财政转型 关乎国运 土地财政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脊诺鞑榉⑾值谝桓鑫奈锉瓯?/ins>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