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记·工作记·工作
俞敏洪:找合伙人越来越难
俞敏洪
新东方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洪泰基金合伙人,耿丹学院理事长,民盟中央常委,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1年成立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
20多年来,新东方从中关村二小一间破旧的临建房起步,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私立教育品牌和行业领导者。
今年53岁的俞敏洪身上有很多标签。他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把英语培训做成大买卖,新东方2006年在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机构;他个人也成为一代年轻人眼中的“俞校长”、“留学教父”;现在他作为天使投资人,又是一代年轻创业者口中的“洪哥”。6月24日,在新东方总部的小会议室里,作为寻找中国创客导师,俞敏洪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俞敏洪说如果他可以选择,他更愿意离开商业纷扰,一个人自驾全球旅行,写游记。“但有时候生命由不得你自己选。”“最后我依然选择社会化(角色),因为那是不可逃避的责任。”
我不是窝囊的人
新京报:看完《中国合伙人》之后,感觉眼前的俞敏洪和电影中不太一样。电影里比较土,没主见。
俞敏洪:我一直比较土啊,但如果像电影里那样没主见,新东方就做不起来了。我怎么可能是那样一个窝囊的人,没主见,还总被人欺负,最后靠到国外演讲五分钟就变成英雄,那怎么可能做成事情。电影里的三个角色,应该是我身上的某种成分被拆分了三个角色。
新京报:现实中的俞敏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俞敏洪:其实我是一个做事情很灵活,对朋友很好,甚至有点仁慈过度,带有一点妇人之仁的人。但我做决断的时候还是蛮迅速的,我的判断力和决断力其实非常好。
新京报:新东方的一个口号说,绝望中寻找希望,你在演讲里也会经常提到绝望。你是一个悲观的人吗?
俞敏洪:不是,不管你悲观不悲观,人生都会有困境在那等着你,生命中就会有你根本解决不了的困境,一定会有。那有的时候只能等待。有的时候可以主动,有的时候必须退让。
新京报:那你觉得你是乐观的人吗?
俞敏洪:我不乐观,因为我觉得人生一辈子经历的都是比生老病死要复杂很多的事情,当一个人经历了人生各种黑暗、痛苦、绝望后,仍对生命抱有希望,对未来有梦想,这样的人才是伟大的。
合伙人是碰出来的
新京报:你之前有分享过新东方的合伙人机制,对创业者而言,应该怎样找合伙人?
俞敏洪:合伙人不是找的,是碰的。中国创业公司的合伙人一般有三种状态,一种是几个同学朋友一起创业,但将来公司散架的可能性比其他公司大很多,因为一开始是一帮朋友做事,到最后很难界定谁是公司核心。如果是这种情况,必须快速界定合伙人的主次关系。第二种是一个人先想了方法,然后找人,形成团队。这种的团队相对稳定,最初的那个人如果具备能力,就是团队核心。第三种就是新东方模式,一个人先做了几年,再找合伙人,但现在的互联网速度已经不允许这样的节奏了。
新京报:现在资源开放,找合伙人是不是比以前容易了。
俞敏洪:难度更大,原来可以找能力单一的人,现在必须找在技术、市场、营销方面各自有专长的人。现在创业者年龄都很小,处理人事关系的经验很弱,所以很容易使合伙人散伙,这种情况很多。
新京报:怎么避免?
俞敏洪:只能靠创业者自己在经营中间摸索,想办法让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团队领袖,把事情做起来。
半年投了4亿元
新京报:2014年12月初,你和盛希泰共同成立的“洪泰基金(天使基金)”开始运作。现在进展怎么样?
俞敏洪:四个多亿的基金,六个月不到就快投完了。最后也有一些不靠谱的项目,基本都是创业者不靠谱。因为是初创公司,靠谱的人和不靠谱的人做出来的事情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新京报:你到目前投了多少项目了?
俞敏洪:七八十个项目,但你知道看了多少商业计划书吗?五六千份啊。
新京报:这些项目里面,你有发现可能成长为大公司的项目吗?
俞敏洪:会有一些,但是我不能把这些公司的名称给说出来。因为我投了很多公司,我宣传某几个,别的公司就会觉得我不看好他们。而且我平时很内敛,不喜欢炫耀自己做的事情。
新京报:新东方有自己的一套比较清晰的投资路径?
俞敏洪:新东方的投资很简单,就是围绕教育产业链和生态链去做的。但我个人的投资和基金投资范围就广很多了,因为它不一定非要专注于教育。
新京报:你6个月就投完了四亿,你是怎么挑选项目的?
俞敏洪:首先是他必须能找到客户痛点,你一看这个模式就觉得是一个能做大的模式,并且解决了商业中间的某个大问题。其次他在讲述公司发展的思路应该是靠谱的,不是在套概念。世界上有多少公司,热闹了两三年就崩溃了,所以即使模式最初你想不清楚,但必须要有一个大的框架,我才能给你钱。第三,看创业者本身靠不靠谱,比如我一定要创业者本身是有想法有冲劲,那些浮夸又异想天开的人,我才不敢投资给他。第四是看团队。
新京报:投资人和创业者接触时间很短,你怎么快速判断一个人?
俞敏洪:这就看眼光了。如果投的钱比较多,会组织一些活动让这些人充分表现自己,比如饭局、喝酒、郊游,都是考察才能的机会。
编辑:罗韦
关键词:俞敏洪 新东方 合伙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