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网言网语”别把低俗当个性
原标题:人民网评:“网言网语”别把低俗当个性
日前,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京启动。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在启动仪式上呼吁全社会携起手来,培育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新一代“中国好网民”。
做“四有”好网友,其中一点即是“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文明包罗万象,蕴涵丰富,并不容易定义。但是,如果一个网民动辄骂骂咧咧,出口成脏,就离文明很远。做文明网民,就应该崇德向善,自觉把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欺诈、色情低俗等污泥浊水清除出去,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遗憾的是,目前尚有一些网民迷恋网络低俗语言。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6月2日发布的《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尼玛、屌丝、逗比、叫兽”等词语,在2014年网络低俗词语的使用中位居前四位,原发微博数量达到亿次以上。这些低俗的网络用语很不雅观,却被不少网友随意使用。有人把网络低俗语言称为一种语言雾霾,就像充斥在小区内的垃圾。确实如此!
更可怕的是,有的网友根本不觉得使用网络低俗语言有何不妥,随口就说,随手就用,简直成为一种下意识的习惯。应该说这些低俗词语很流行,但流行的未必就是好东西;这些低俗词语也颇有市场,在网上泛滥,以至于网民见怪不怪,越是如此越让人担心。甚至有时,一些人把使用低俗语言当成了一种时髦,用来???,或者凸显个性。
别把肉麻当有趣,更不要把低俗当个性。低俗用语使用不当,不只是一种道德命题,还涉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比如你看某人不顺眼,上去就辱骂“草泥马”、“特么的”,尽管披上网络用语的马甲,仍难掩辱骂之实。对方较起真来,完全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当然,有的网民使用低俗语言并无恶意,只是一句口头禅,或者刷存在感的方式。即便这样仍不妥,一个嘴上不干不净的网民,不会给人留下良好印象,也与“四有”好网民背道而驰。在网上不能随便骂人,在网上同样不能低俗。正如《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所称,尊重言论表达的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意放纵;包容每个人的话语权力,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
有人说网络语言环境是培育中国好网民的“第一??圩?rdquo;,做一个合格的网民首先从不低俗开始,如果连不低俗都做不到,就不可能成为好网民。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某个网民的垃圾场,而是公共场合,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不可以说。做中国好网民,除了提升素养、敬畏规则,还需要严格的约束机制。
编辑:水灵
关键词:网言网语 低俗 当个性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