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2014国民阅读调查大数据显示:人均微信阅读14分钟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日在京公布第12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涵盖传统纸质媒介(图书、报纸、期刊)和新兴媒介(也称数字化阅读,包括网络在线、手机、光盘、电子阅读器阅、平板电脑)。透过这次大型调查,不难看出2014年国民阅读习惯的四大特点:
手机阅读
新兴媒介中,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显著,而微信阅读成为新兴阅读风尚。
更愿花钱
成年国民对图书、期刊、电子书的价格承受能力与去年相比均有所增强。
更爱阅读
2014年成人各类阅读率上升,但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上升很快。人均花在传统纸质媒介、新兴媒介上的阅读时间都有增加。
阅读量少
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的阅读量少或很少,希望有关部门多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
成年人阅读
每种阅读率都在上升 手机阅读率上升很快
图书阅读率58.0%
报纸阅读率55.1%
期刊阅读率40.3%
数字化阅读接触率58.1%
点评:相比2013年,2014年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上升了0.2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上升了2.4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上升了2.0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上升了8.0个百分点。这说明各种阅读方式都在上升,数字化阅读上升最多。
网络在线49.4%
手机51.8%
光盘2.0%
电子阅读器5.3%
平板电脑9.9%
点评:相比2013年,网络在线阅读率上升了5.0个百分点;手机阅读率上升了9.9个百分点;电子阅读器阅读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微信阅读率34.4%,超过六成的手机阅读接触者进行过微信阅读。
人均读纸质图书4.56本 七成人希望多举办阅读活动
人均纸质图书:4.56本(减少0.21本)
人均报纸:65.03期或份(下降5.82期或份)
人均期刊:6.07期或份(增加0.56期或份)
电子书:3.22本(增加0.74本)
点评:调查显示,只有2.0%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8.2%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有38.3%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44.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从成年国民对于个人总体阅读情况的评价来看,有25.8%的国民表示满意(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有16.3%的国民表示不满意(比较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比2013年的23.5%有所下降;另有47.6%的国民表示一般。
我国有七成成年国民对当地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期望程度要高于城镇居民。
人均每天读报18.80分钟 人均每天微信阅读14.11分钟
A 纸质媒介
人均每天读报:18.80分钟(增加3.30分钟)。
人均每天读书:18.76分钟(增加5.33分钟)。
人均每天阅读期刊:13.42分钟(增加3.37分钟)。
B 数字化媒介
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54.87分钟,增加了4.09分钟。
人均每天手机阅读:33.82分钟,增加了12.12分钟。
人均每天微信阅读:14.11分钟。
人均每天接触Pad:10.69分钟。
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3.79分钟。
价格承受力普遍增强 一般纸质书16元最好
手机阅读:2014年人均花费为16.47元,较2013年有所下降。
书籍价格:国民能够接受一本200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书的均价为16.01元,比2013年的13.68元增加了2.33元。
期刊价格:成年国民平均可接受一本期刊的价格为7.42元,比2013年的6.80元增加了0.62元。
付费下载:44.3%的国民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比2013年上升了5.6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接触者总体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1.58元。33.3%的人能接受付费阅读,而有66.7%的人只看免费的手机读物。
未成年人阅读
人均图书阅读量达到8.45本
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13.13本
9—13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8.80本
0—8周岁儿童人均图书:5.56本
综合以上三个年龄段,2014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45本,比2013年的6.97本多出1.48本。
家庭阅读习惯:人数增加但时间下降
2014年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8.8%,较2013年的86.5%提高了2.3个百分点;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3.64分钟陪孩子读书,较2013年的23.87分钟略有减少。
2014年我国0—8周岁儿童的家长平均每年带孩子逛书店3.52次,比2013年的3.4次略有增加。四成多(42.3%)的0—8周岁儿童家长半年内至少会带孩子逛一次书店,其中三成多(31.1%)的家长会在1—3个月内带孩子逛一次书店。
读纸质图书 是多数人最爱
我国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中88.5%是18—49周岁人群。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57.2%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14.3%的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有23.5%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有3.4%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1.6%的国民“习惯从网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
通过手机上网比例大增
上网率:65.8%,增加了6.6个百分点。56.9%的成年人通过电脑上网,56.2%的成年人通过手机上网,增长了13.5个百分点。
看什么:74.8%的网民主要阅读新闻,43.6%的网民主要查询各类信息。
玩什么:64.4%的网民主要“网上聊天、交友”,53.4%的网民“看视频”,46.1%的网民“在线听歌、下载歌曲和电影”,35.6%的网民玩“网络游戏”,19.5%的网民主要从事“阅读网络书籍、报刊”。
背景>
调查对象为全年龄段人口
本次调查从2014年9月开始全面启动。现在完成初步分析报告。本次调查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调查对成年人群的调研放开了年龄上限70周岁的限制,因此,本次调查对象为我国全年龄段人口。
本次调查执行样本城市为97个,覆盖了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样本回收后,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的数据对样本进行加权,并运用SPSS社会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可推及我国人口12.57亿。
图书馆十大不文明行为后续>
重图将设专门讨论区 让读者交流读书感受
重庆晨报讯 记者 李晟 “高声喧哗”成为读者们选出的图书馆最不文明行为,怎样改变这样的现状?昨天,重图馆长任竞说,针对读者们的意见,重图将开设专门的讨论区,供读者交流读书心得。
任竞说,不文明行为显示的是一个地区的市民阅读素养,不是在一朝一夕能够得到彻底改观。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前,重图将在图书馆使用公益“四格漫画”的形式,将各种不文明行为用漫画对市民进行引导,漫画均为重庆图书馆原创,取材来自馆内发生的故事和场景,深入浅出地告知市民图书馆使用方法。
重图还将招募“文明引导志愿者”。在周末、寒暑假,面向社会招募文明引导志愿者,用读者与读者沟通的方式,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善意提醒。特别招募小志愿者,从娃娃开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国民阅读调查 大数据 微信阅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