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微信营销占据朋友圈 澳:朋友绝不会成盈利对象
原标题:微信营销占据朋友圈 澳大利亚:朋友绝不会成盈利对象
央广网北京4月2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近来很多人吐槽:“刷朋友圈就像逛淘宝”。这是对眼下微信营销的一种调侃。而谈到“微商”,一个典型的缩影就是“疯狂的面膜”。一段时间以来,朋友圈中卖面膜的势头汹涌而来,有的还质量粗劣,暴利惊人。
郑州台记者殷洁:微信圈里的面膜不少都是三无产品,面膜类的产品都需要到食药监部门去备案,但微商面膜很多没有备案,违规销售。更让正规面膜商头疼的是,不少杂牌面膜商为了追求效果,会让生产商违规添加激素、重金属等违法物质,反倒正规厂家生产的面膜被认为效果不好,使的整个市场就此被扰乱。
而且现在做一个杂牌面膜非常容易,只需取一个拗口的洋名,再设计一款看起来高大上的包装。找面膜工厂贴牌生产就行了。当下,微商存在信用体系低,产品信任度缺乏,售后服务不完善,支付方式不安全等诸多问题,一位吃过亏的消费者说,现在的微商不少都是杀熟,而碍于朋友面子,加上投诉无门,很少会去追究。
如何避免朋友圈成为三无产品以及传销的“法外之地”?这也成为摆在社会和有关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姚建芳建议,国家要就此进行立法,监管部门要主动介入,微信平台方也应加强对微商的把控,并从购买、物流、评价、维权等方面设立交易机制,增加消费透明度。
海外也有“微商”吗?社交媒体营销如何规范?《中国日报》亚太分社记者李涛介绍说,随着微信、facebook以及 instagram等软件的兴起,有些香港人也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做起了生意。
李涛:香港购物非常方便,但是依然有许多海外品牌没有入驻,加上本地缺乏大型的电商海外购物平台,这也给通过社交媒体代购留下了生存的空间。近些年随着微信、facebook以及 instagram等软件的兴起,有些香港人也开始在这些社交媒体上做起了生意。而他们最主要销售的产品往往也是本地没有销售或者海外价格更低的衣服、化妆品以及名牌包等等。近期,有媒体报道了在香港通过图片社交软件instagram购物存在的问题,虽然很多卖家都打着从产品货源地比如日本、韩国直接进货销售的旗号,但是面对记者却往往三缄其口,并不太愿意出具产品真正来源的证明材料。
香港本地媒体报道也认为,香港对社交媒体的监管存在着严重的漏洞。
李涛:一方面,香港海关人员可以根据法律法规来禁止在营销过程中商户对于所提供的产品做出虚假的说明、误导或者不完整的资料以及陈述,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但实际操作中,海关主要针对的是大中型的出口商品,而且往往主要是抽查,几乎没有办法对社交媒体上的销售进行管理。而香港的消费者协会虽然受理各种买卖纠纷和投诉,但是由于其监管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买卖行为,这些个体卖家和消费者之间的纠纷,一般也很难得到消费者协会的保护。
编辑:巩盼东
关键词:微信营销 朋友圈 朋友 盈利对象


火星沙尘暴消退 失联近四个月的机遇号或将复活
智利一座火山出现活跃迹象 熔岩照亮火山口
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开幕
欧盟将设立维持与伊朗进行合法贸易的机制
晒丰收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海洋城市文化摄影周大连开幕
新疆博物馆举办“尼雅考古30周年成果展”
史上最危险龙卷风旧照曝光 末日景象惊心动魄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