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证券日报社长撰文:一年6万亿元公共资金去哪儿了?
中国真的很有钱。
钱多到一年6万亿元、累计约30万亿元的公共资金去哪儿了说不清楚。
当然,去哪儿了不知道是人民群众不知道。
证券日报记者近日根据新华社新闻稿及有关部门资料追踪分析,发现我国土地出让金、高速公路收费、彩票资金等十大公共资金去向不明。
近年来,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也受到两会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然而,在一片又一片的质疑声中,尽管相关部门也做了回应,但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收得爽快、用得糊涂、去向成谜
新华社从“十问”到“七问”
近年来关于庞大的公共资金监管问题“千万次的问”,以新华社2014年的“十问”最具代表性。新华社去年8月份—12月份陆续10次播发“钱去哪儿了”系列报道,追问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或政府基金的去向。
新华社去年的“十问”涉及百姓关切的十大领域问题:13年增长超30倍,近20万亿元土地出让金去哪儿了?一年卖3亿多张,机票里的几十块钱去哪儿了?5000亿元住宅维修资金真在“沉睡”吗?一年5000亿元科技支出去哪儿了?一年逾4000亿元高速公路收费去哪儿了?1.7万亿元彩票资金去哪儿了?以及4亿多张公交卡的押金变戏法般层层截留,还剩多少是个谜;追踪水电油价“附加费”,一年仅居民生活电费就“附加”了270亿元;北上广津停车费追踪:至少一半收上来的钱没进政府口袋;追问“大补贴”时代的农资流向,一年查出涉农补贴问题资金20多亿元。
“收得爽快、用得糊涂、去向成谜”,新华社的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而随后相关部门的回应,多是“仍在进一步研究中”,或者“尚无规定和具体办法”。
在不久前召开的的全国两会上,新华社再次就公共资金“钱去哪儿了”的问题,采访了与会部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这次新华社的追问只有“七问”,分别是:土地出让金全国性审计结果何时公布?农业“大补贴时代”涉农资金跑冒滴漏何时休?如何解决水电油中的民生“附加费”?如何规范公交卡押金乱象?高速公路是否会继续延期收费?如何让“沉睡”的住宅维修资金苏醒?如何解决科研资金“碎片化”和低效问题?
不难发现,新华社今年两会的“七问”与去年的“十问”相比,没有民航发展基金、彩票、停车费等三项追问。或许这三大社会资金去向更为“复杂”,与会部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一时难以回应也未可知。
其实,新华社“十问”也好,“七问”也罢,具体多少问不重要。重要的是,认真研读与会部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关于两会“七问”的回应,证券日报记者认为仍多为语焉不详。表面上看,似乎给了些面子,新闻报道得到了一些回应,但究竟钱去哪儿了没有明晰的回答。
属于人民的应该让人民知道
公共资金信息必须公开透明
细究公众千万次的问,实际上是热切期待公共资金信息的公开透明,包括公共资金的收取、支出以及保值增值管理等决策程序的公开。
众所周知,公共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众理应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这也是公共资金必须公开透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我国公共资金为什么收取、究竟收取了多少、谁在管、用在哪儿了、能否有效增值返利于民等等,绝大多数公众并不知情。
还是经过媒体的一番刨根究底,有些糊涂账才似乎变成了明白账,如乘飞机必缴的民航发展基金,被用于补贴上市机场公司及“其他支出”等。有些鲜为人知的内幕被揭去面纱,如5000亿元住宅维修资金表面看在“睡大觉”,但实则或被挪用,或“钱生钱”变为部门福利。而科研经费、涉农补贴爆出的腐败问题也不鲜见。有的谜底仍未真正揭开,如截至2014年,总额已超过23.69万亿元的土地出让金,支出“不尽规范”的程度究竟几何……
这一系列追问中,最为“奇葩”的恐怕要数相关部门对城市停车费的回应。北京市相关部门称“市级部门不掌握情况,停车属于区县政府管理”。主管停车的天津交管部门干脆表示,对天津联华停车公司“无法管理”,让人感叹那政府部门是干什么的?
还有一项也值得一说。目前全国有4.2亿多张正在使用的城市公交IC卡,绝大多数居民办卡都要交10元—30元不等的押金。以每张卡收取10元押金的最低数额计算,全国公交卡押金总额就达42亿元,一年利息可达上亿元。然而,据新华社的调查,一部分押金以运营折旧等名义被腾挪甚至扣光,最终悄然落入公交卡公司的腰包。在许多地方,押金余额有多少往往成了一个“谜”。这些可都是老百姓的钱,怎能就成了去向不明的神秘资金?
不仅去向成谜,钱到用时更难。以住宅维修资金为例,缴纳之后就没了下文。管理部门从未主动及时地向业主告知结余、受益、用途等信息。很多小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想申请使用资金修缮房屋,可办事机构门难进、脸难看、门槛高、程序繁琐,不耗上一年半载很难跑下来。
凡此种种,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损害了公众应有的知情权,也侵害了公民的财产权。各项公共资金去向不明告诉我们让信息公开透明的重要性与急迫性。
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把有关信息、数据堂堂正正地放在阳光下,接受公众监督。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进一步探索如何让公共资金保值增值,更好造福于民的问题。
公共资金必须公开透明的重大意义还在于,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进而可有效地防腐反腐。因为阳光是一种自然的力量,是最好的防腐剂。
盘点公共资金钱去哪儿了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问来问去都归结到部门自肥上,无论收钱者还是用钱者都想方设法从中分杯羹。从资金进口看,有的收费仅靠一纸“红头文件”征收,有的早该清理却因利益驱使不愿退出;从出口看,有的没有纳入预算监管,有的去向成疑。这势必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
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就开始施行。2011年6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还印发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兑饧返?条关于“深入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就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部门预算和决算,以及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等方面的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公开的内容要详细全面,逐步细化到‘项’级科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已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据权力清单,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着力把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各级政府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要逐步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打造阳光财政,让群众看明白、能监督”。
由是观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公开问题。因此,对于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资金信息,有关部门应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不能让权力任性,更不能让寻租者任性。
编辑:罗韦
关键词:资金 公共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