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中国古陶瓷历史上的两次仿古高潮
纵观古陶瓷赝品的发展历史,在经过初创期后,又经历了近200年的缓慢发展阶段,直至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才形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划时代的作伪高潮。这一时期,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大批西方人涌入中国“淘宝”,古董必然成为世界列强豪夺的焦点,古玩市场空前活跃,作伪之风也随之甚嚣尘上。此风一直延续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戛然而止。
这一时期的古陶瓷仿制和作伪基本上多限于江西景德镇地区,品种也以明清官窑瓷器为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第一,当时购买力最强的西方收藏者,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他们对外观绚丽多彩的明清官窑器的兴趣,远胜于对朴拙无华的老窑器的兴趣,致使那些能够左右中国艺术品收藏潮流的官僚资本,跟在洋人屁股后面推波助澜,这一点在外国资本汇集的上海,表现得尤为突出。第二,老窑器的生产年代久远,制作工艺已经失传多年,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介入,仅凭文化水平很低的陶工经验,要想仿制,尚属奢望。明清瓷器的生产工艺,在景德镇延续了数百年从未间断,尽管后期有所改进和变化,但总体仍在延续和使用,仿制起来更为得心应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30余年,由于政府实行了对文物的严格管制,禁止民间交易,古陶瓷作伪失去了市场,也就销声匿迹了。直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央政府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前东德)搞了一个“技术合作”,由他们提供给我国急需的现代化机器设备,由我国提供给他们传统陶瓷制作工艺。当时政府掌管的地方工业部(轻工业部的前身,执掌民用工业产品的生产)并不掌握传统陶瓷制作工艺的技术资料。为了尽快取得这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地方工业部迅速组织了一批专家到景德镇向传统艺人取经,景德镇的传统陶瓷工艺第一次被全面挖掘出来。
在这一时期,有关单位还多次组织陶瓷专家研究、开发和恢复了一批古陶瓷制作工艺。50年代由留美回国的李国桢教授带队来到浙江龙泉,首先恢复了龙泉窑的传统制作工艺,而后又陆续恢复了钧窑、定窑、官窑、汝窑、建窑、越窑以及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等传统工艺。虽然这一时期的仿制品多为国营企业批量生产的传统工艺品,只是形似而已,其中还融入了不少现代工艺,并未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是它为日后的古董造假奠定了充分的人员、技术和物质基础,这些都是民国时期造假者们梦寐以求而无法实现的东西。
1993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的问世,标志着内地私人手中的文物第一次可以公开交易了。这刺激了中国内地文物走私活动的猖獗。与此同时,一些私营业主也将眼睛盯在了古陶瓷作伪这块肥肉上。它既可以避免走私文物被判重刑,又可以达到迅速致富的目的。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迎来了第二次古陶瓷仿制、作伪高潮。
这次仿古之风,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刮得猛烈,地域之广、人员之多、品种之繁、水平之高,可谓空前绝后。第一次仿古高潮中是以景德镇为主,其他地区为辅;以明清官窑为主,其他品种为辅;以民国工艺为主,发掘古代工艺为辅;以文化素质低下的窑工为主,科技人员为辅。当今古陶瓷的作伪是长城内外、大河上下遍地开花,普通窑工、专家学者全民上阵,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古陶瓷 仿古高潮 赝品 仿制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