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胡必亮:“一带一路”为中国陶瓷打开新的“筑梦空间”
“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贸易畅通之路,也是文化交流、民心互通之路?;赝潘砍裰罚蘼凼恰拔鞅彼砍裰贰?、“草原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是贸易兴盛、民族交流之路,不同文明得以碰撞交融,并通过创新发展得到提升。
1877年,德国地质学家李?;舴姨岢觥八砍裰贰?。但众所周知,与古代丝绸之路曾经辉煌的贸易记忆相伴随的不仅仅是丝绸,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主力商品,中国陶瓷曾风靡全球。
“菲律宾的每一个省、每一个岛屿都出土过中国古陶瓷?!痹谝槐居泄刂泄沾傻氖橹校坡杀龆教沾裳Щ崆盎岢ぷ加信苛粝铝苏庋奈淖?。在菲律宾群岛出土的中国瓷器居东南亚地区之首,菲律宾在先后十多年的时间里,共出土大约40000件中国古代瓷器。在“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都能找到古代中国陶瓷的出土。
中国陶瓷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从发端来看,中国陶瓷制作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中国一词的英文China原意是瓷器,瓷器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代表着中国悠久文明。陶瓷不仅是物质产品,且是一种文化产品。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陶瓷器,在交流和借鉴中,相互融合又独具特色,不仅有生活实用功能,还为人们提供着审美享受。
目前中国陶瓷无论数量或规模,均位居世界首位,是陶瓷生产制造第一大国,但缺乏在世界上叫得响的陶瓷品牌,离陶瓷强国还有较大的距离。“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让古老的陶瓷迎来了新机遇。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应更重视品牌建设和专利?;?,并适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需要,针对不同市场开展设计创新。
“一带一路”,为中国陶瓷打开了新的“筑梦空间”。一方面,中国陶瓷业要充分挖掘“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市场机遇,做好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要善于从文化交流中汲取艺术创造的精神财富。在历史上,中国的陶瓷和陶瓷技艺传播到了世界,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生活和艺术,同时也在传播中引进了一些独特的技术经验,如中国陶瓷的青花颜料,就是借鉴了波斯的陶瓷作品配料。
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陶瓷产业和陶瓷文化不仅是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使者,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一带一路”的“筑梦空间”里,中国的陶瓷业将获得巨大的推进力量,世界陶瓷产业和艺术的发展也将获得新的源泉。
(作者:胡必亮 系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胡必亮 “一带一路” 中国陶瓷 “筑梦空间”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