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碑帖拓片收藏行情回暖
在中国历代收藏中,金石碑帖拓片与善本古籍、青铜器并列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艺术收藏,也是历代文人研究、收藏的大宗。清代文人朱文钧曾以两幅价值4000块大洋的书画外加房产换得了宋拓《醴泉铭》,而当时七八百块大洋就能在北京买一座四合院。“一张好拓片,一座四合院”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解放后,由于历史原因,金石学几尽灭绝,拓片收藏也淡出市场。在1995年前,碑帖拓片在拍卖市场总体温而不火。大部分碑帖拓片起拍价仅仅在万元左右。
如今,碑帖的市场行情虽有所看涨,但与书画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来,受藏家追捧的唐拓、宋拓等早期拓本,存世稀少;二来碑帖拓片作为一种高端的收藏门类,没有一定的金石学、文字学、历史学、文物学以及书法知识很难轻易介入。专家指出,拓片价值与年代息息相关,唐拓、宋拓等早期拓本,由于存世稀少,最具收藏价值。
虽被认可 但仍处价格洼地
碑帖拓片俗称“黑老虎”,一般是指金石器物或其他质地的器物用墨(或别的颜色)拓印在纸上,揭取后不经装裱的片子。装裱过的,称为拓本。拓片是保存文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留下珍贵的石刻史料,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具收藏价值和学术价值、艺术价值。
随着近年来收藏热的兴起,碑帖拓片已由前几年的曲高和寡逐渐为收藏者所接受,许多收藏爱好者都对碑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碑帖拓片是一种高知识水平要求的收藏门类,对于普通收藏者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相较书画等收藏门类,碑帖拓片收藏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近几年,碑帖拓片的收藏渐渐升温,其价格由之前的几十元几百元一帧,变为近年的几千元到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不等。尤其是有些碑被国家各级博物院、馆封存后,拓片价格飞涨。虽然市场价格不断飙升,但碑帖拓片收藏依然无法与书画收藏同日而语,近现代绘画大师如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人的作品价格早已经过亿,而唐拓、宋拓也还在百万元间徘徊。位于琉璃厂的汲古阁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致力于拓片研究,相关负责人李先生表示:“在目前的艺术品市场,多数藏家以保值增值为收藏目标。相对于书画来说,收藏碑帖的主要以学者和书画家为主,这一群体是带有深厚文化情结的研究型收藏,他们不会轻易买卖,所以碑帖没有较大的流通性,不是投资型品种。”
百年之间 拓片收藏大起大落
拓片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棰拓产生于隋,最早的作用是临摹习字。到盛唐时,这种习字方法被士大夫阶层普遍采用。在两宋阶段,传拓已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并延续至今。清代中晚期,金石文化兴盛,拓片的市场价格逐步走高。当时的一张名碑拓片和一张名家字画等值,而一本剪裱宋拓,价格要超过一张宋画,清著名政治家、书法家翁同龢经常遇到索价500两黄金的拓片。
在上世纪初期,碑帖也有着很高的价格。1920年,近代考古学家、教育家罗振玉公开出售历代碑帖拓本,宋拓《唐皇甫君碑》标价2000元,明拓《瘗鹤铭》标价1200元,明拓《唐雁塔圣教序》标价290元。而罗振玉同时出售的书画中,宋代大家郭熙的画卷标价为1200元,明朝唐寅的《品茶图》标价仅为650元,清朝赵之谦的《花卉》四条屏为200元??杉笔北浔旧票镜募鄹窀哂诶?。现在,郭熙的名画拍卖价格可达到1500万元以上,而宋拓《唐皇甫君碑》的价格最高也就60万元左右。
相隔100年,拓片收藏市场与书画市场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究其原因,碑帖收藏既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更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一般藏家难以轻易介入。再加之当下艺术品市场多以投资为目的,碑帖拓片的回报显然不如书画高。此外,还有一个客观原因,碑帖一般都被视为文物,不宜出国,所以又减少了一部分艺术品投资者的介入,因此相较于书画而言就没有较大的市场,当然价格也上不去。碑帖素有“黑老虎”之称,很少有人用来送礼。而外国人对直观的造型艺术品较易欣赏,对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理解不透,这也导致国际市场碑帖很难火爆。
行情回暖 拓片收藏正当时
近些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成熟,加之藏家文化修养的不断提升,拓片市场虽不及书画市场火爆,却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有数据显示,近十年来,碑帖拓片的市场价格翻了近40倍。2005年翰海春拍,《王基残碑》以34.1万元成交;2012年西泠印社秋拍,宋拓本《北魏王子晋碑》以304.75万元成交。2013年北京匡时春拍,宋拓《化度寺碑》以55万-65万元的估价起拍,经过数十轮的激烈争抢,最终以322万元成交;2013年12月,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以822.9万美元购得苏轼《功甫帖》,更使得碑帖拓片进一步引起市场关注。国内以中国嘉德为首的一线拍卖公司开始重视碑帖拍卖,并都以善本碑帖专场形式推出。出现这种上升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博物馆的碑帖展览增多,碑帖收藏群体在缓慢扩大。此外,古代书画精品存世量越来越稀少,还夹杂着赝品越来越多,使藏家们望而却步。而碑帖这种艺术品,造假成本过高,旧拓碑帖的鉴定相对容易,市场上赝品相对较少。目前碑帖处在低价位,收藏碑帖可谓正当时。
汲古阁的李先生同样认为,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越发重视,碑帖拓本必然会受到市场追捧。“首先,古代碑帖破坏比较严重,数量越来越少,当今谁藏有旧拓本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其次,因为人们的长期忽视,目前古代碑帖的价位还比较低;另外,这些年传统书法开始回归,传统碑帖的需求有所增加。这些原因都使得碑帖的需求和价格开始上升。不过这种市场认可价格仍然远远低于其历史、艺术价值。”
北京商报记者 傅玛丽/文 宋媛媛/漫画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碑帖拓片 收藏 行情回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