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从政怎成“高危职业”?
原标题: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从政真的是“高危职业”吗
一些贪官落马后,或痛斥权力让人堕落,或后悔当初入错行选错道、不该当官,或以官场“险恶”告诫子女“千万不要从政”。诸如此类的反思之语,看似情真意切,实则大谬不然。
分明是为民服务尽责的公职岗位,怎么就成了误己误人的“陷阱”,甚至是杀人于无形的“凶器”?一朝腐败被捉便一推六二五,把所有的过错归罪于“权力”本身,暴露的是抵不住诱惑、守不住清廉、容易自我腐化蜕变的本性。
从政同当医生、清洁工等一样,职业本身并无尊卑贵贱之分,也无风险高低之别,更不是从了政就一定会变坏。一些人滑倒在有油水的地方爬不起来,思想防线上开了口子是重要内因。正如有人说:“人一旦有了权力,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因此变得伟大起来。”一些人走上贪腐之路,正是因为这种错觉,把权力的强制力当作自己的个人力量,把权力掌控的公共资源当作自己名下的个人财产,其结果也必然被这种错觉吞噬。
“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清廉乃居官者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人不清廉莫从政。从政的本义,就在于无私地为公众服务。无私,并非无视正当的个人利益,而是不能用公权谋私利。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腰缠万贯、富贵荣华的念想。对党的干部来说,风险不在于反腐败,而在于辨别不清为公还是为己的价值排序;?;辉谟谥贫仍际?,而在于从内心中缺少对权力的敬畏、对清廉的认同。廉乃正本,贪为堕源,任何时候都当牢记。
事实上,清廉不只是从政者的应有品格,更是做人的基本品性。贪心重、利欲心重的人,为官从政,迟早都会披枷带锁、坐穿牢狱。即便经商,也往往难以干成事业,甚至会自掘坟墓。即使是做一个普通的人,干一份平常的职业,最终也会因贪利小器而失去人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说到底,就是内心对“清”的一种信念、信守。很多人正是因为尚清、守清,淡泊名利,做人做得堂堂正正,做事做得干干净净,做官做得清清白白。
人非生而圣贤,为什么有的人守得清明过一生,有的人最终做人做事做官皆败?关键就在于修与养。何谓修?把每一次的诱惑与恶欲,都当成一次思想灵魂的砥砺与升华,而不是欣然信从,成其奴隶受其驱使。何谓养?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心有一泓清水,无惧身外浊泥。“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常自修养,便始终行得正、坐得稳。即便有一念之差,也能够及时抽身,不断修正自己、净化自己。
《红楼梦》第二回载,贾雨村因官场受挫,信步来到智通寺时,见到门旁边一副旧破的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觉得“文虽浅近,其意则深”。这个“意”,就在于形象深刻描绘了那些贪欲心重者的困局。设若守得清,识得明,又怎会有此困局?做人如此,从政更是如此。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24日 04 版)
编辑:水灵
关键词:政治生涯 高危职业 贪官 清廉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