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首义枪声首义枪声
黄埔军校潮州分校创办始末
黄埔军校建立后,由于军校学生逐期增加,原有的校舍和课室已远不能满足需要,设立分校乃当务之急,于是学校在广州长洲岛的平岗、蝴蝶岗,对岸的鱼珠、沙路以及广州的沙河、北较场、陈家祠等地陆续设立“分校”。但这些“分校”的作用只是分流学生到其他地区上课,并无专门的分校组织结构,实际上还算不上是分校,仍归本校直接管理。
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广州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指挥部为培养革命武装力量创办的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所正式分校,并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政府在粤东的军事摇篮。据《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史稿》记载:“该校之有分校,当自潮州分校始。”
在1925年第一次东征中,黄埔学生军损失很大,有必要迅速进行修整、补充和训练,而随军出征的黄埔军校二期学生也急需补课。
因此,在平定潮、汕地区后,东征军指挥部考虑到“潮州位居韩江下游,与闽赣相毗连,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其间不乏青年有志之士,遂拟设(军校)分校于潮州”,于是报请国民政府拟定潮州军校“以招收潮梅海陆丰各属学生,授以军事及政治之训练,灌输革命知识,使其能与本党(指国民党)宣传主义效力疆场”,同时决定调黄埔军校第二期部分科目教官于1925年4月底前来潮州。
但时隔不久,广州发生了刘震寰、杨希闵叛乱,东征军回师广州平叛,黄埔军校师生自然也奉命返回,因此筹办军校潮州分校的考虑“因之遂寝”。
周恩来等倡议建立分校
二次东征结束后,为了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广州国民政府根据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东江各属行政公署长官周恩来等人的倡议,决定在潮州建立黄埔军校分校,并委派何应钦负责分校的各项筹备工作。
1925年11月初,国民革命军东征指挥部开始筹办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最初定名为“陆军军官学校潮州分校”,办学的性质不再是临时补习,而转为正规的军校教学。校址设在潮安县城的李厝祠,最初决定由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兼任潮州分校校长,汪精卫任党代表,委派何应钦任教育长。11月12日,潮州分??颊猩?,最终从国民革命军第三师、独立第二师、第十四师选考下级干部348人,编为学员队;又招考512人,编成入伍生大队。
12月10日,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任命第一军军长何应钦为潮州分校教育长兼分校校长;周恩来兼政治部主任(后为刘康候、何玉书);王昆仑为秘书兼政治教官(后为王逸常),同时聘请黄埔军校熊雄、恽代英、萧楚女等共产党员为政治教官;陈勉吾等为军事教官。
18日,潮州分校举行开学典礼,会场主席台两侧悬挂布制对联,上联为“革命尚未成功”,下联为“同志仍须努力”,进屏门,上有“青天白日”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上厅悬挂牌匾一块,横书“破釜沉舟”四字。蒋介石发表了热情的讲演。
第一期学员大多参加北伐
分校初定招生人数为学员1个队,入伍生3个队,后因为第一军各师、教导师、独立第一师先后送来编余人员达400名,人数大增,最后决定学员和入伍生各编为3个中队。因李厝祠房屋不敷分配,乃将入伍生分驻于金山中学及李厝祠后面的郭家祠。
12月下旬,入伍生第三队入校后,潮州城中再也没有地方容纳,又把驻扎在海阳县儒学宫的第一师第一团迁入李厝祠对面的黄厝祠,略事修葺作为入伍生宿舍,学员和入伍生达到800余人,于12月23日正式开课。
潮州分校的军事政治教育计划参照本校教育计划实施,学员生活待遇与本校相同。分校军事教育内容及训练全部参照黄埔军校本校,政治教育则着重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和形势教育,课程有《三民主义》、《中国国民党史》、《帝国主义侵华史》、《世界革命史》、《社会主义》等15门政治课程。
潮州分校第一期学员全部是来自于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独立第二师及第十四师的下级军官,编为学员大队分三个中队受训。1926年6月1日,第一期学生348人毕业,这批学生与黄埔军校本校第三期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大多数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见习(军长何应钦),后参加北伐。
第二期学员毕业文凭有两张
第二期学员于1925年12月18日正式上课,但他们到1926年6月6日入伍期满,才升入正科学生。同时,经补考选入第一军未受军事政治教育的军官50多人,也一同在第二期接受军事政治训练或充任班长。这些“插班生”用自己的实战经验以老带新,在分校起模范带头作用。
1925年年底,380名学员毕业(包括越南籍学员一名),是为分校第二期毕业生,又称为本校第四期毕业生或本校第四期独立大队毕业生,与黄埔军校本校第四期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他们随即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各军从事军事或政治工作,或参加北伐。
由于1926年3月黄埔军官学校易名,同年5月,潮州分校也改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所以第二期学员毕业文凭有两张:一为以何应钦代校长签发,写“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毕业文凭。”一为由校长蒋中正签发,写“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四期潮州分校毕业文凭。”
北伐开始后,福建军阀周荫人勾结直系吴佩孚企图侵扰广东潮、梅一带。1926年9月20日,何应钦奉命任北伐军东路总指挥,挑选潮州分校学生编成炮兵团,由苏联顾问加罗觉夫负责训练。
黄埔军校潮州分校自1925年12月正式开办,至1926年年底结束,虽然仅存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共举办两期学员培训班,但为北伐军输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800多名学员,这些学员在北伐军各部队中担任军事或政治工作,参加了北伐战争的历次战斗,并付出了近200人伤亡的代价,为革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编辑:曾珂
关键词:黄埔军校 创办潮州分校创办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