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图寻医问药图
卫计委:赴韩整形事故纠纷年增10%至15%
昨天,卫计委主管的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召开“赴韩整形维权失败案例”通报会,去年我国赴韩做整形手术的有5.6万人,关于整形失败的事故和纠纷越来越多,且以每年10%至15%的比例在增加。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表示,协会目前已与韩国韩中医疗友好协会达成一致,拟就韩国整形美容医生的资质建立一个相互认证的平台。中国的患者可以登录协会网站,就双方认证后的韩国医生的资质进行查询。
□现场 “花了这么多钱竟然把脸毁了”
昨天,8位在韩国整形失败维权无门的患者出现在了发布会现场,与有意对她们进行免费修复救助的医疗整形机构人员进行沟通。
8个人身穿粉色T恤,胸前是黑色的条幅,上面写着自己在韩国整形的机构名称以及造成的后果。8人中,有5人戴着口罩,把脸捂得严严实实。在叙说自己的遭遇时,一名女子失声痛哭:“在韩国给我做双下颌整形手术的医生,竟然是一名牙科医生。我现在的样子根本没法见人。”
现场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是2013年4月经过朋友介绍去韩国做手术的,“做了包括割双眼皮、开外眼角、去眼袋、鼻子假体植入等8项手术,花了45万,但其中7项都失败了”。
王女士说,由于鼻子歪斜长期不通气,导致精神难以集中,说话有时候语无伦次,眼睛至今都有麻木的感觉,“我做梦都没想到我会成今天这个样子,花了这么多钱竟然把脸给毁了”。
另一名整形患者靳魏坤则并非经人介绍,而是韩国大型整容节目《许愿清单2》在上海招募时被选中的。她于2014年1月在韩国进行整形手术。但仅一个月后,她就发现鼻子假体是歪的,八字纹垫的骨头不对称,一高一低,颧骨一宽一窄,下颌角切得坑坑洼洼,连下巴也是歪的。
靳魏坤在奶奶的陪同下,前往韩国维权,因花销难以维持,靳魏坤不得不与奶奶露宿街头。“在韩国找了仲裁,所有能想的办法都试了,但依然得不到满意解决。”
靳魏坤说,仅她知道的赴韩整形失败的患者就有200多人,大家组建了qq群互相交流,“一些人自杀好几次了,真的很无奈,生不如死。”她表示,希望通过自己和姐妹们的经历提醒大家,整形是有风险的,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现状 韩美容医生资质良莠不齐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会长张斌介绍,据韩国官方统计,仅2014年,中国赴韩做整形手术的就有5.6万人,健康体检7万人,韩国医生在中国境内开设了37家医疗美容机构。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赴韩整形的人数逐渐增加,关于整形失败的医疗纠纷和修复难的问题也逐渐增多,目前,我国赴韩整形事故和纠纷的发生率以每年10%至15%的比例在增加。
张斌介绍,主管部门和协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早在去年,协会代表团就两次赴首尔,与韩国韩中医疗友好协会就这一问题进行切磋,“韩方介绍,在韩国整形外科协会注册的正规医生只有1500人左右,但是韩国的美容外科医生至少有好几万,这部分人群资质良莠不齐。”他表示,患者对韩国医院的医疗水平、医生的专业技术等都没有很好的了解,这也就造成了赴韩整形的失败。
赴韩整形黑中介缺乏监管
语言不通也是赴韩整形医疗事故频发的一个原因。张斌说,一些翻译资质不过关,导致很多患者不能与医生实现良性互动,“对于手术风险需要签署的文件,中国患者根本就看不懂,有些甚至出现了没有主刀医生签字的手术协议”。
同时,在赴韩整形的产业链中,中介机构是一个关键环节,“但多数中介处在法律的灰色地带,存在大量黑中介,对这些中介的监管,目前处于法律的真空状态”。
张斌还介绍,协会发现一些患者在韩国花费了十倍于韩国人的整形费用,但对其使用的技术却是在中国已经淘汰的,“中国的医疗整形美容行业迅猛发展,无论是软件和硬件设施,还是医生技术水平,目前都不落后于其他国家”。
他表示,目前赴韩整形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在韩国维权的成本过高,费时费力,且必须在国外进行诉讼等,又是普通中国人无法接受的,这也让中国患者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编辑:赵彦
关键词:赴韩整形维权 整形手术 韩国整形美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