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韩国整容业内良莠不齐 赴韩整容被“坑”如何维权
原标题:赴韩整容被“坑”如何维权
近日,韩国首尔,一名妇女经过地铁整容广告 新华社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再给自己的颜值加几分,不少人选择通过整容来“纠正”容颜的瑕疵。在这一行居于领先的韩国吸引着世界各地整容消费人群。
近年来,中国人赴韩整容的人数激增。然而,韩国整容业内也是良莠不齐,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时有发生,如何维护权益、加强治理,成为中韩两国共同关注的话题。
整容前先擦亮眼睛
据统计,整容整形已成为海外、特别是亚洲国家民众赴韩旅游的主要内容之一。仅2013年,到韩国寻访整容的外国人约2.4万人次,其中中国人约1.63万人次,占比高达67.6%。中国消费者无疑成为来韩整容外国人中的主力军。
接二连三发生的海外就医患者死亡事件及手术后遗症等导致的各类医疗纠纷,不断引发人们对韩国整容手术安全性的关切和怀疑。
记者了解到,在韩国接受整容手术,最需要了解的内容之一就是确定做手术的医生是否是整形专科医生,是否获得资格认证。一般来说,整容专科医生从业的时间越长,经验和成果就越丰富,所以如果遇到的是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进行手术没有太大问题。
据韩媒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人大多是以“医疗旅游”的形式赴韩整容,时间限制、语言不通等障碍大大降低了人们对整容院及中介真伪的辨别能力。
如何在选择时就尽量降低消费者权益遭侵害的可能性,韩国保健福祉部就此表示,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已登记在册的整形医院、医疗机构以及中介。外国患者在与中介签署协议时,一定要对协议内容提到的诊费和手续费进行确认,同时还要确定是否是登记在册的中介。
目前韩国已对各整容医院进行登记,已注册的整形医院和医疗机构有800多家,这些机构名称可在韩国保健福祉部的韩文网站查到。今后还将推出中、英文网站,方便海外用户查询。
被“坑”如何维权
据韩媒报道,2015年1月,一名中国游客在韩国首都首尔南部江南区一家整形外科医院接受整容手术时心脏骤停,陷入脑死亡状态。与此同时,因手术后遗症等问题导致的各类纠纷在中韩两国也不断引发争议。
一旦医疗事故发生,消费者需要了解如何快速、准确、有序地维权。记者了解到,外籍患者在韩国发生医疗事故或对手术结果不满意时,应首先与医院协商,协商无果后可通过韩国医疗纠纷调解院进行调解仲裁,最后再选择诉讼。
韩国保健福祉部行政事务官朴智慧告诉新华社记者:“医疗纠纷调解仲裁院不只是对韩国人,也有以外国人为对象,进行的医疗纠纷的辅助程序。而且考虑到是外国人,针对语言不便的人,我们还安排了中、英文全职人员。”
“金牌医生”,李逵还是李鬼?
不少中国美容院从国人对韩式整容不断增加的需求中窥到商机,不断邀请韩国整容医生来华,打着“金牌医生”的旗号招揽顾客,并大肆宣传术后效果的神奇。
据记者采访获知,目前,韩国的很多整形外科医生都有进军中国的意向,也收到很多邀请,但由于受到投资合作及常驻等要求限制,目前到中国的韩国专科整形医生并不太多。
韩国整形外科医师会理事赵修永说:“一般韩国整容外科医生到中国行医需获得短期医师资格证书,有效期1年,且在获得中国某城市某一病院的保证后,就只能在这一家行医,所以目前韩国整形医生进军中国还有很多困难。”
赵修永介绍说,中国对短期从医资格证的审查无法验证医师是否是整容专科医生,对他的医术和道德品质都无法考量。他建议中国应与韩国整形外科协会等权威机构联系与沟通,在审核颁发证书时,从这些权威机构获取相关认证书及重要信息,从中选拔合格的医生,提升来华韩国整形医生的整体质量,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文/王家辉 马骁(新华社特稿)
编辑:赵彦
关键词:韩国整容机构 整容纠纷 整容维权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