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战争硝烟战争硝烟
揭秘延安时期知识分子待遇 冼星海每月津贴15元
在同一时期,延安的知识分子又是怎样的待遇呢?
著名学者何干之是 1937年 8月全面抗战爆发后第一批到达延安的大知识分子之一。他的待遇是“每月 20元津贴费,还派给他一名警卫员”(《何干之文集》第 2卷,北京出版社 1994年版,第 1页。)。音乐家冼星海 1938年 11月到延安,起初生活不习惯,曾负气地对人说:“保证我吃鸡,否则一行旋律也写不出。”但他很快就习惯了延安的生活,在 1940年 3月 21日给友人的长信中,他提到当时受到优待,每月津贴 15元(含“女大”兼课津贴3元)。当时,在“鲁艺”的艺术教员一律 12元,助教 6元。此外, 1938至 1939年,“抗大”的主任教员艾思奇、何思敬、任白戈、徐懋庸每月津贴 10元。(参见《徐懋庸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 121页。)王实味、陈伯达每月津贴 4.5元。(参见《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7年版,第 43页。)作家陈学昭的丈夫担任边区医院肺科主任,每月拿到 15元津贴。(陈学昭:《延安访问记》,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第 372页。)1940年 1月,印度尼西亚籍华人医生毕道文来到延安,组织给他的生活待遇是,每月大米 20斤、肉 10斤、白糖 2斤、津贴费 20元。另外,还为他配勤务员 1名、翻译 1名、马 l匹。以上都是当事人的回忆,应该是可靠的。
1940年 10月,国民党政府停发八路军军饷,并对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陷入极度困难。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当时“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毛泽东选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第 892页。)的地步。延安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便是为了渡过这个难关。 1941年 2月,边区银行正式发行边币。发行之初,边币和法币的比价是1元换1元的。不久,边币的比价便开始下降,到1942年6月达到边币3.2元换法币1元,到 10月间,便稳定到了边币2.1元换法币1元。
在这种情况下,为规范和确保知识分子的待遇,中央书记处于 1942年5月颁布《文化技术干部待遇条例》,把文化技术干部分为三类。甲类技术干部,每月津贴 15元至30元,伙食以小厨房为原则,窑洞一人独住,衣服每年特制棉、单衣各一套,其妻儿因故不能参加工作或学习者,其生活待遇与本人相同。同时期,八路军卫生部各类技术员,按其学历经历工作成绩而增加补贴,其中规定,医药卫生技术干部也分甲、乙、丙三类。甲类医生凡在国内外医科专校毕业富有3年实际工作经验者,每月津贴60元至80元,护士凡专门护校毕业者每月20至40元,司药以上者一律吃小灶,甲类医生其家属与本人待遇相同。
那么,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津贴又是多少呢?每月 10元,比文化技术干部中护校毕业的护士最低档收入还要低10元。党政机关干部的待遇和文化技术人才相比,差距实在不可以道里计。
尽管文化技术人才的待遇已经优于党政军机关干部,但如果是发表文字作品,他们还有稿酬收入。做技术工作的,如果有突出成就,也有奖励。
关于稿酬制,其实在红军长征刚到陕北时,即已实行了。 1936年8月,毛泽东、杨尚昆为编辑出版《长征记》联名发出的征稿信里,便申明“备有薄酬”(《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 1983年版,第 38页。)。10月,红军总政治部发布《〈红军故事〉征文启事》里也说要“酌致现金或物质报酬”(《〈红军故事〉征文启事》,《红色中华》1936年11月 3日,转引自《关于革命文物和革命史料征集工作的一组历史资料》,《党史研究资料》1996年第 3期。)。1937年5月,毛泽东、朱德联名发出《中央军委关于征集红军历史材料的通知》还明确讲,“一切创作稿件和纪念品,送来经采用后,均给以五角至二十元的现金酬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文书档案工作文件选编》,档案出版社 1991年版,第 60页。)。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知识分子办了许多刊物,不论是铅印的,还是油印的;不论是内部出版,还是公开发行,征稿时基本上都讲明有稿酬,有的还标出具体标准。如 1940年8月陕甘宁边区大众读物社创办的《大众习作》,登出的“约稿”里就说:“寄来的稿子,凡是登载出来的,每一千字送稿费一元。 ”《大众习作》属基层刊物,影响力自然比不上当时中央指导办的《解放日报》、《中国文化》,因此,其每千字1元的标准,不会是高的。毛泽东对《陕甘宁边区实录》开出每千字1.5元的稿酬,显然与该书的内容和可以预期的影响有关。 1941年 9月10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讲话,谈到稿酬问题时便强调要按质按需来定标准,认为“对研究实际问题的文章,要多给稿费。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员,才算好教员,要多给津贴”(《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 374页。)??杉?,无论是实行稿酬制,还是对知识分子的高额津贴,都是为了鼓励有益于革命实际工作的精神劳动。
延安对著名文化人和知识分子的尊重,在萧军身上算是一个典例。 1941年7月,萧军想离开延安,给张闻天写信,提出借一万元路费,张闻天回信,答应可以想办法。据萧军 7月20日日记载,7月18日毛泽东和他谈话时,他表示,想过了10月鲁迅纪念会以后再走,并把向张闻天借一万元路费的事说了,毛泽东的回答是:“何必说借呢?这里可以想办法的。”不到一个月, 8月13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成立由凯丰、艾思奇、陈伯达、范文澜、周扬等十余人组成的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毛泽东亲自批准的工作费用,也只有一万元。也就是说,当时中央准备给萧军一家离开延安的路费,便相当于一个工作机构的开办费。
最近读到李耀宇口述、李东平整理的《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李耀宇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一直在中央机关做后勤工作,1940年春到1941年春曾到延河边上一家取名“胜利食堂”的饭馆学厨,有时也跑堂。他回忆道:萧三夫妇、萧军夫妇、马海德夫妇、苏联的阿洛夫医生是胜利食堂的???,他们来吃饭,都引进里屋的“雅间”。萧军那时有钱,点菜花样多,酱牛肉、卤鸡、卤肝、叉烧肉样样都点一些,喝了白酒,剩下的菜,统统打包兜走。在延安,萧军首先要求吃甲鱼,食堂管理员买的甲鱼,一只大约五六斤重,大概一元多边币一只。江青一月两月来吃一顿饭,看来那时她没有多少钱,每次来只吃两碗馄饨,要不就喝一碗片儿汤。不久,组织上又派李耀宇到离延安较远的一家纺织厂门前开一个小饭馆,当时的菜价是:肉丝面两元边币一碗,炒肉丝、炒肉片每盘五元边币。有天晚上,一个知识分子带女友来吃面,点了两个炒菜,斟了二两高粱酒,要了两碗汤面。临走结账,花了25元。
考述延安这段往事,不觉唏嘘。历史学家钱穆有一句名言:“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到历史中寻求答案”。的确,人们追根索源地思考问题以至列举曾经发生的事例,经常都是寻找理由的过程,所反映的其实是对现实的评判和期望。既然是找理由,就应该找最好的。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对知识分子的特殊照顾,出发点当然是为争取更多的知识分子投入到中国革命事业当中来,但事情似乎也不只这样简单。它还说明: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都是向往、追寻、融入进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政党。第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就已奠定的优良传统。第三,在经济收入和物质待遇上,我们党从来反对自己的干部去攀比其他高收入者。第四,知识分子投身到为人民和民族的大事业中去,并作出贡献,就会得到理所当然的尊重。(作者陈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编辑:曾珂
关键词:延安时期 知识分子待遇 冼星海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