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针灸也得看时辰
中医“天人合一”的治疗理念,倡导人们的生活起居规律要与自然界保持一致。由这种观念衍生而来的一种针灸方法,名曰“时间针法”,即通过寻求最佳时间针灸,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按时取穴有讲究
李女士是一名中学教师,今年38岁。大约两年时间里,李女士每天下午6点钟左右就感到头痛头晕、腰酸腿软、神疲乏力,并且逐渐加重。李女士到医院做了脑电图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服用了几种止痛药,也都效果不佳。无奈之下李女士打算试试中医针灸。
“患者头痛在每天下午6点钟左右,按照子午流注纳子法中的补母泻子法,一昼夜气血流注十二经脉,17~19点为酉时,酉时流注为肾,辨证属肾虚头痛。”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有着40年针灸临床经验的朴联友,结合李女士舌红少苔、脉细无力等情况,做出了如上诊断。
朴联友认为,为李女士治疗取穴应该按照“虚则补其母”和“过其时补其母”的手法,在19点~21点之间的戌时取其母穴复溜(一个穴位,位于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但患者就诊的时间为上午10时,晚上也没有办法为她施针,所以我按补泻时过,取其原穴太溪,并配合四神聪、三阴交、太冲穴用补法为她治疗。”朴联友说。治疗了3次之后,李女士的头痛症状消失,再治疗3次后,她的病就此告愈。
疗效令她喜出望外,但令李女士不解的是:针灸也得看时辰吗?
听起来有些玄妙,但事实上时间针法很早就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了。时间针法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其中心思想源于《内经》中“天人相应”、“因时治宜”和“择时而治”的理论,许多针灸人士通称为“子午流注”,也是时间生物学的内容之一。
“时间针法在治疗时多与针灸辩证取穴配合应用,既有一般针法的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治疗作用,又根据病人阴阳气血的消长规律,择时施针。”朴联友介绍说,这种针法具有取穴少、见效快的优点。
“中国钟”已被实验证实
时间针法常被称为子午流注,其来源是建立在天人相应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在《灵枢·四时气》中说:“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受到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气血随着四时气候变化而集聚于不同的部位、脏腑,有着强弱不同的变化。因此治疗时就应据此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元代医家何若愚在《子午流注针经》中提到:“十二经脉和十二时辰相配,此时气血自中焦手太阴肺经出,则卯时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丑时流注于足厥阴肝经。”如此则一昼夜气血流注十二经脉,使经脉中的气血流注具有了时间的意义。“古人把人体气血流注比做水流,认为人体气血逐经流注,循环不息;流注某经,则该经气血旺盛。”朴联友说,气血在人体十二经脉中的运行盛衰,为子午流注针法的按时推算开穴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一点在国外的实验研究中也得到了印证。研究表明,五脏的固有功能具有显著的昼夜节律,并与子午流注基本相符。一条经络在昼夜相对的时间,即12小时后其功能是最低的,如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的指标峰值是在17点半钟,最小在5点。心脏的心律在11点~13点时突然上升,而在23点~24点钟时急剧下降。国外的研究表明,人体的元气是每两小时出现一次高峰,按一定的时间规律给经脉以最大的活力,因此24小时内,十二经脉中的每一条经脉都有两小时最明显的活动性和敏感性。
国内外实验证实,子午流注针法与国外研究的“生物钟”颇为相似,故外国人将其称之为“中国钟”。“大量的实验证明,不同时辰针灸所产生的效应不同,说明时间针灸学有其物质基础。”朴联友说。
针法独特起效快
时间针法中常用的有子午流注法针法和奇经纳卦法针法。其中子午流注法针法包括纳甲法、纳子法,应用腧穴为五输穴;奇经纳卦法针法包括灵龟八法、飞腾八法,应用腧穴为八脉交会穴。
这些针法在治疗不同疾病的运用中常有独特的疗效。
杰克今年38岁,一年多以前,一次心情郁闷喝醉了酒,之后呕吐、出汗,睡着后又感风寒,于是出现了周身疼痛,头两侧痛,两腮肿痛不能饮食,夜不得眠等症状。杰克在国外和国内的神经科、口腔科就诊,被诊断为抑郁症、腮腺炎等,医生给他用了抗焦虑类、安定类、消炎类、感冒类药物治疗,两三个月下来病情未见好转反而逐渐加重。
“来就诊时,杰克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肢体乏力、动则汗出,吃饭时两腮疼痛,每天只能睡两小时,有时彻夜不眠。”朴联友说,这导致杰克每天头晕心烦,不能工作,苦不欲生。
被失眠折磨了近三个月的杰克第一次尝试了中医针灸治疗。朴联友对他采用时间针法的中纳甲法针法按时取穴,并配合辨证取穴四神聪、神庭、安眠、中脘、气海、天枢、内关、神门、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冲、两腮部围刺。经过每周4次,每次30分钟的治疗,一个半月之后,杰克病症全无,现在红光满面,双目有神,心情愉悦。
“纳甲法针法多用于脏腑和经络病。”朴联友说,此外,纳子法针法多用于辨证明确的病经、病脏、病腑或有每日固定的发病时间;灵龟八法针法多用于慢性病急性发作疾?。环商诎朔ㄕ敕ㄔ蚨嘤糜诩毙苑⒆骷膊 ?/p>
这些独特的针法在治疗单纯性肥胖、头痛、颈椎病、三叉神经痛、痛风等各类痛证以及面瘫、失眠、眩晕等40余种病症的临床实践中,大多数取得较常规取穴方法更好的疗效。
■链接
子午流注的规律
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理论把一天24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及五腧穴的开合进行结合。在一日十二时辰之中人体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环环相扣,十分有序: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最旺。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最旺。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
今天,中医的经络、穴位已经被西方发达的电子检测技术确认,并且发现经络确实是“活”的,是像流水一样有“走向”的,是符合中医所说的“子午流注”规律的。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针灸 时辰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