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针灸有效性“说不清”吗?

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一名专家为南京港边检站监护二中队官兵进行针灸服务。
贾子扬 雍冉冉摄影报道
中医针灸是一张“中国名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今天,针灸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其科学性屡受质疑,难以获得主流医学认同。同时,由于价格低廉,中医针灸后继乏人,学科发展遭遇“瓶颈”。如何证实针灸的科学性?如何把针灸的疗效“说清楚”?如何让针灸造福更多百姓?我们推出系列报道“追问中医针灸”,以期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
——编 者
“神针”赢得老外追捧
全球针灸从业人员达30多万。美国1500个临床指南中,有30多个推荐使用针灸
阿尔及利亚一位高级官员骑马摔伤致瘫,从欧洲请了十几位医学专家,久治无效。国医大师石学敏为其进行针灸治疗,当两枚银针拔出时,患者的腿便抬起来了,在场的人惊得目瞪口呆。
意大利一名患者因车祸需做骨折复位手术,但麻药引起呼吸抑制。石学敏在其合谷、太冲、人中等穴位扎了5根针后,病人竟丝毫没有痛感,10分钟后手术复位成功。
石学敏,这位被中国工程院原院长朱光亚誉为“鬼手神针”的当代中医针灸大家,不仅赢得国内同行的赞佩,还用很多成功案例向世界证明了针灸的神奇。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说,针灸由“针”和“灸”构成,采用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针刺是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手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刘保延介绍,目前103个世界卫生组织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相关法律法规,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保体系。全球针灸从业人员达30多万。针灸的中外传承基地共有6家,涵盖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美国1500个临床指南中,有30多个推荐使用针灸。针灸已在美国44个州合法化,成为美国整合医学和医疗保健的一部分,目前美国针灸师已超过4.5万人。
针灸备受青睐,关键在于其临床上不可替代的疗效。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王麟鹏介绍,世卫组织曾做过一项针灸临床研究报告的回顾与分析。该报告显示,已通过临床对照试验证明,针灸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症状有28个;已初步证明针灸有效但仍需进一步研究的疾病与症状有63个;其他传统疗法难以奏效且个别针灸临床对照试验报告有效的疾病与症状有9个;在提供特殊现代医学知识和足够监测设备的条件下,可以让针灸医生尝试的疾病与症状有7个。
“国内患者以神经系统及骨关节疾病为主,国外多是疼痛性疾病患者。如果针灸在临床上没效,谁还会去做研究?”王麟鹏介绍,目前国内外针灸临床试验研究所涉及的病种已经非常广泛。经初步检索,共发现针灸临床或机理研究相关的SCI收录论文2000余篇,涉及肿瘤、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种疾病。国际范围内已完成了针灸治疗中风等循证医学系统评价。
“然而,针灸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绷醣Q尤衔?,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有力的临床疗效证据。针灸属于传统的经验医学,如何证明其疗效和安全性,是中医面临的一道重大课题。
针灸疗效不是“传说”
针刺麻醉与注射化学止痛药吗啡的麻醉效果非常相似。这说明针刺麻醉肯定有物质基础,不只是心理作用
普通毫针针刺是微通法,火针或艾灸是温通法,三棱针放血是强通法——“贺氏三通法”在中医针灸界家喻户晓。火针方法是将0.5毫米粗耐高温的钢针在酒精灯上烧至通红,对准穴位,快进快出,不留针,整个时间不超过0.5秒,针刺后患者皮肤上出现一个小白点,感觉一点点疼。已故国医大师贺普仁认为,大凡缠手的病、百治无效的病——用火针就给医生露脸。像偏头痛、面神经痉挛,扎来扎去也不见好,用上火针几次就解决问题。
中国疼痛医学创始人、中科院院士韩济生最初加入针刺麻醉研究队伍,有点不太情愿,学西医的他并不相信中医针灸。当亲眼见证了一位20多岁女孩的开胸手术,用的完全是针刺麻醉,韩济生信服了。
当时人们对针刺麻醉的一个质疑是:针刺麻醉完全是心理作用,没有化学物质基础。韩济生负责人体针刺镇痛试验数据计算。最终计算结果曲线显示,针刺作用下,痛阈逐渐上升,到半小时左右处于高水平稳态。停针后曲线逐渐下降,平均每16分钟镇痛效果降低一半,一小时后回复到基线。针刺麻醉的这一规律,与注射化学止痛药吗啡的麻醉效果非常相似。这说明,针刺麻醉肯定有物质基础,不只是心理作用。
既然针灸有麻醉镇痛效果,增加针灸次数会不会提升麻醉效果?在一定时间内,随着针刺麻醉次数的增加,如果体内产生的“抗吗啡物质”越来越多,麻醉效果会逐步衰减。沿着这个思路,韩济生在随后的试验中提取出一种抗镇痛的物质。
回顾50多年来的针刺镇痛研究,韩济生说,中医针灸有效性不容否定,其科学性值得继续加以挖掘。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朱兵从生物学角度来证实针灸的科学性。他说,针刺穴位20—30分钟后,人体会分泌号称“万能药”的糖皮质激素,从而有效缓解疼痛,针灸对机体内分泌系统有着广泛的调节作用。
“作为人体的最大器官,皮肤在生物学机能上是构成机体内外环境间的一道屏障?!敝毂?,针灸等体表刺激疗法产生对许多疾病发挥非特异调整的广谱效应,这就是内分泌—免疫功能的“皮—脑轴”机制。同时,体表刺激调节内脏功能,建立“躯体—内脏”联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特有的生物学结构,来应对各种有害应激源的攻击,形成针灸效应的生物学机制。
立足临床才有出路
中医人要尽快从过去对“理想世界”的渴求中解脱出来,高度关注“真实世界”,不断提高中医疗效
作为一种独特的非药物疗法,传统针灸理论强调“得气”才有最佳疗效。对患者来说,“得气”是酸、麻、胀、蚁行、流水的感觉。对医生来说,是针下沉,有牵拉感。临床上的“有效性”在于“得气”与否,但很难得到“科学性”验证。
2005年,一位德国科学家以偏头痛为例进行了临床实验,结果表明,中医传统针灸按辨证取穴治疗对临床疗效无帮助。这一结论在世界著名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刊》上发表后,引发的争论不断发酵。
“经络上的穴位是否具有特异性的疗效”,被认为是关系针灸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以成都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教授为首的针灸经穴特异性研究团队,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等多学科单位,承担起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该研究从整体代谢流的角度证实了经穴的调整效应最大,针对性最强,而非穴作用强度最弱,调整范围较窄。
对于中医针灸从业人员来说,在临床上取穴并不难。国外的研究者如果取穴位置不准确,研究结论难免发生偏颇。王麟鹏认为,中医针灸即使被不少国外研究者证明无效,也不等于针灸临床无效,问题出在研究设计和方法上,针灸科学性首先要由临床来验证。
“这几年中国人有关针灸研究的论文不少,被国外认可的却不多?!蓖貅肱羲担送夤说钠?,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医临床研究能力欠缺,由于中医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有的只会做临床不会做研究,对疾病的认识与目前的主流医学差距明显,很难提出真正的问题,阻碍了针灸临床发展,也拉低了国外对国内研究的认识。
由刘保延牵头开展的一项中医针灸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在治疗慢性严重功能性便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2016年9月,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中国人关于针灸的研究正逐步得到国际认可。
刘保延提出,中医和针灸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研究应“两法并举”:一是按照国际公认的临床研究方法,对中医药的疗效进行对照验证;二是建立“真实世界”临床实际条件下开展临床研究的方法学,推进“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研究范式”,通过“证据链”的形成不断深化中医针灸防治疾病的能力和水平。
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条件下,中医针灸的优势特色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刘保延介绍,“真实世界”的临床科研,是指在常规医疗条件下,利用日常医疗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开展科研活动。而“理想世界”的临床科研要求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通过一定的方法,使研究对象尽量保持高度一致性。
刘保延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中医人要尽快从过去对“理想世界”的渴求中解脱出来,高度关注“真实世界”,从而不断提高中医疗效,把中医针灸这张“中国名片”擦得更亮。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针灸有效的部分病症(延伸阅读)
一、 呼吸系统疾病
⒈鼻窦炎;2.鼻炎;3.感冒;4.扁桃腺炎;5.急、慢性喉炎;6.气管炎;7.支气管哮喘。
二、 眼科疾病
8. 急性结膜炎;9.中心性视网膜炎;10.近视眼;11.白内障。
三、 口腔科疾病
12. 牙痛;13.拔牙后疼痛;14.牙龈炎。
四、 胃肠系统疾病
15. 食道、喷门失驰缓症;16.呃逆;17.胃下垂;18.急、慢性胃炎;19.胃酸增多症;20.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21.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22.急、慢性结肠炎;23.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24.便秘;25.腹泻;26.肠麻痹。
五、 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27. 头痛;28.偏头痛;29.三叉神经痛;30.面神经麻痹;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32.周围性神经疾患;33.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34.美尼尔氏综合征;35.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36.遗尿;37.肋间神经痛;38.颈臂综合征;39.肩凝症;40.网球肘;41.坐骨神经痛;42.腰痛;43.关节炎。
编辑:赵彦
关键词:针灸 有效性 神针 针灸疗效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