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战争硝烟战争硝烟
马步芳的“蛮劲”战术
新中国成立前,马步芳家族长期割据青海、甘肃等地。1936年时,马步芳组成了有两个师、总兵力约两万多人的“马家军”。
长征结束后,红军两万余人奉命组成西路军,于1936年10月25日至31日在甘肃靖远县境,揭开了西征的序幕。
马步芳为了堵截红军进入青海,宣布“宁死一万人,不失一寸土”。由于“马家军”武器比较差,马步芳在战斗中利用红军火力不猛的弱点,经常采取先用民团和红军拼消耗、再用骑兵包抄的战术,这种战术当时被称为“蛮劲”战术。西路军撤退后,“马家军”被红军击毙人数超过19000人,伤者至少13000余人,损失总数达到3万人以上,但毕竟算是击退了红军,因此“马家军”宣称获胜,并得到了蒋介石的嘉奖。
解放战争开始后,“马家军”因为有过“战胜红军的经历”,自然成为蒋介石在西北依仗的主要力量。马步芳和其子马继援依仗10年前“战胜”红军的“余威”,配合胡宗南在西北战场上率部向解放军进攻。马继援非常轻视解放军,他依仗骑兵的速度优势,搞了一些“快速奔袭战”。在击退解放军几支小股部队后,向南京报告“大捷”。不过“马家军”依旧依靠“蛮劲”打仗,在火力今非昔比的解放军面前显得越来越“不灵”了。在战斗中,解放军常常集中优势炮火打击马家军的骑兵。1948年,马继援命令国民党248师师长马得胜带领万余名骑兵杀向解放军。马得胜号称“悍将”,他带头冲锋,结果被解放军一炮毙命。
不过,这些挫折丝毫没有减弱马步芳的“心理优势”。1949年,解放军发动了解放大西北的战役,胡宗南在解放军的打击下向西北溃退,但马家父子在蒋介石委以高官的刺激下,竟然孤军进击咸阳,宣称要夺回西安。结果在解放军“一野”的炮火轰击下溃不成军,仓皇败逃。马步芳又紧急拼凑了一个骑兵军,人数有11000人左右,却只发给步枪、机枪1000余枝,马300余匹。马步芳把军长职位交给另一位“悍将”韩起功(文盲)率领,这支部队不久就被解放军击溃。
此后,在是否在兰州和解放军决战的问题上,马步芳集团出现了分歧。马步芳的82军参谋长马文鼎认为,坚守兰州,胜,限于兰州地形,反击无战果;但如果打败,背水只有一座兰州黄河铁桥作退路,弄不好有灭顶之灾。但马步芳父子依旧轻视解放军,他们宁愿听取时任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参谋长彭铭鼎的“分析”,认为马家军还是“守兰州胜算较大”。而解放军在攻击兰州前,已经充分认识到马家军在“战术上善反击,惯拼杀,能前赴后继地冲击”的特征,从而针对性地提出了“要战胜它不但需要勇敢顽强,还需要充分发挥我军的优势,注重战术的运用和协同”的方针,特别注重炮兵的合理配备,各军都将自动火器集中于一线。
1949年8月20日,解放军发动了兰州战役。此前,马步芳已经转移到重庆,他让儿子马继援指挥兰州战役。临走前,马步芳让骑兵下马打阵地战,还鼓励儿子和部下说,要发扬“前赴后继的传统”坚守兰州,要“马勺炒大豆,至焦至了”。25日,解放军发起总攻,马继援于当天将指挥权交给了不主张固守兰州的马文鼎,自己带着几个亲信狼狈逃跑,逃走前,还告诉部下“枪埋起来,等待时机继续反共”。26日,兰州即告解放,马步芳赖以起家的马家军几乎全军覆没。蒋介石大发雷霆,给了马步芳一个“撤职议处”的处分。
编辑:曾珂
关键词:马步芳 马家军 兰州战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