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人民政协报盘点影响2014年两岸关系的7件事
“聚焦纷繁复杂的2014年两岸关系”———政情篇
	在波折中突破
	——影响2014年两岸关系的7件事
2014,对于两岸关系来讲,可以用“在波折中前行”来表达。
6年多积累的两岸交流正能量依旧是这一年的两岸关系发展的原动力。但也必须承认,和任何其他事物发展一样,两岸关系在这一年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两岸观察家看来,2014年的两岸关系就是在磕磕绊绊中实现克难前行、稳中有进的。
1“张王会”打破65年官
方不接触的“禁忌”
2014年2月11日下午,南京紫金山庄会议中心紫金厅。
随着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各自一句“张主任”和“王主委”的问候,融化了自1949年以来两岸官方不接触的“坚冰”。
65年来,两岸从内战烽火、冷战对峙、密使往来,再到建立海协、?;交峁艿?,打破僵局,已经是十分曲折。从第一次汪辜会谈到2005年“胡连会”,再到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这一段历史可谓进退反复,举步维艰。
而首次“张王会”意义诚如王郁琦所说,“这是两岸关系历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两岸官方常态化互动具有指标意义”。
首次“张王会”让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在官方层面建立起了“常态化沟通机制”。
作为回访,去年6月底,张志军以国台办主任身份迈上了祖国宝岛的土地,用张志军的话说,“从北京到台湾,这一步走了65年。”张志军的本次访台,被两岸乃至世界舆论认为是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
2“一家亲”理念让两岸
民众“交心”
近些年来,台湾岛内很多人虽然反对“台独”,拥护“两岸一中”,但由于担心大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以大吃小”,用经济手段将台湾“吃掉”。所以无论蓝绿,除了亲民党和新党等敢于旗帜鲜明地谈国家统一外,很多人不愿意提“统一”。
不过,随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几次表态,让台湾多年的担心在2014年有了改变。
2月18日,在与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为团长的台湾各界人士参访团会谈时,就两岸关系,习近平首次提出了“两岸一家亲”理念。他说,“不论几百年前跨越黑水沟到台湾讨生活,还是几十年前迁徙到台湾,广大台湾同胞都是我们的骨肉天亲。”
台湾舆论认为,习近平的“两岸一家亲”理念,其语言让人感觉真诚,且易懂。而他说的“我们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也愿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一语,又合情合理,令人难以抗拒。其对政治分歧提出“平等协商,做出合情合理安排”,则显示习近平对敏感问题不回避,充满自信。
而5月7日,在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时,习近平再次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顺应历史潮流作出的共同选择。只要我们都从“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出发,将心比心,以诚相待,就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台湾主流舆论认为,习近平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讲话,主轴仍是“两岸一家亲”,并提出未来扩大与台湾社会各阶层接触面以及青少年交流,展现习近平对台政策正在走向与岛内民众“交心”。
3习近平悲天悯人胸怀
感动台湾
尽管2014年让台湾人民感觉最亲的应该是那一句“两岸一家亲”。但台湾媒体在年中盘点中却认为,这一年中最令台湾各界感动的人和难忘事件,是在灾难时刻,习近平及时发出悲天悯人的慰问。
去年7月,对于台湾来说是流年不利,先是在7月23日晚间,在台风过境后一驾复兴航空班机坠毁在澎湖马公机场附近,造成48死10伤。而在不到两个星期内,也就是7月31日当晚,高雄市前镇区,又因埋在马路下的管线大爆炸,不仅造成周边人民财产的重大损失,也造成26死269伤。
台湾舆论认为,两次的灾难,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都在最快的时间内,表示慰问与哀悼,尤其第一次还是他在访问拉丁美洲的最后行程中发出的。第二次是在绿营执政的高雄市所发生的灾难,“可见大陆最高领导人,并没有把台湾人民划分蓝绿,只要是台湾人民都是自己的同胞,这种悲天悯人的胸怀,让台湾人民永远记在心里!”台湾舆论如此评价。
民进党籍澎湖县长陈光复,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复兴航空空难的慰问之词后表示:“习近平主席在听闻复航空难后表达了人道主义关怀与爱心,把人民权益与福祉摆在第一位。面对他的关爱与慰问,我们必须说声感谢!”
4“太阳花”运动弱化
“两会”功能
在台湾,其实绝大多数人自2008年以来,都不同程度地享受到了两岸和平发展和交流合作所带来的各种红利。但是由于台湾经济近年一直处于低迷低速徘徊状态,加上岛内政党恶斗不断,高失业率、高房价等让一些年轻人感到压力山大。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当台湾当局和其“立法院”打算就两岸服贸协议进行表决的时候,在民进党等岛内“台独”势力操纵和蛊惑下,台湾部分民众和年轻学生由于担心两岸服贸一旦通过,可能让台湾中小服务业处于不利状态,而影响台湾经济和就业形势。于是他们带着焦躁心理参与了以“反黑箱操作”为口号的反服贸运动。
从最初示威静坐,到后来暴力占领“立法院”、冲击“行政院”,最终在台当局承诺:先出台一个“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后再审查服贸协议,并承诺,今后凡是涉及签署两岸协议,都必须在先通过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审核才能签署。
“这一承诺实质意味着,未来两岸两会不再和过去一样,在两岸当局授权磋商后就可签署协议,而是要经过‘立法院’审查后方可签署。”台湾舆论认为,“太阳花”运动的直接后果就是弱化了两岸两会制度化协商平台作用。
与此同时,“太阳花”运动,也让一些台湾年轻人有意无意地被裹胁进反大陆阵营。
5“张显耀案”与马英九
“双十”谈话伤害两岸互信
如果说“太阳花”运动的结果,让“两会”平台被弱化,是“在野党”借题发挥,刻意逼迫台湾当局给两岸交流“设障”的话,那么“张显耀案”的出现,则是台湾“执政”当局自己导演的一场“反陆”谍战大片。
作为马英九本人任命的两岸两会首席谈判磋商代表,张显耀虽然兼任台当局陆委会特任副主委和?;岢N窀倍鲁ぶ拔瘢晌ǖ本至桨豆叵档闹匾巧?,但凡是了解两岸关系的人都同时清楚,张显耀的角色,其作用往往只是起协调各方的作用,两岸谈判磋商主体主要是两岸有关部委(会),如大陆商务部、文化部、教育部等等,而台湾也均为经济部门、文化部门等响应对口部门,国台办和台湾陆委会一般都起到协调各部会作用,并不直接参与磋商谈判,对双方磋商的问题底线,往往并不是知情者。
然而,张显耀案的爆发,则由台湾陆委会、调查局等单位在没有侦查前提下便以“共谍”案成案,引发两岸舆论质疑。舆论认为,张显耀作为两会平台中的重要角色,控其“共谍”,则等于变相说明海协会或国台办是其吸收单位,属于“共犯”。这不仅缺乏常理,更将矛盾指向两岸政治互信。尽管国台办和陆委会之后都称张显耀案不会影响两岸关系整体,但本就脆弱的两岸政治互信显然从这一刻起呈骤降趋势。
如果说张显耀案造成的两岸政治互信骤降,可以通过双方后来沟通与解释来抚平的话,而马英九在“双十”节上,就香港非法“占中”事件,对大陆领导人和大陆的政治制度“说三道四”则让两岸政治互信又一次出现波折。
两岸舆论认为,虽然台湾当局认为自己的民主与法治如何如何的好,但“太阳花”运动用暴力占领“立法院”,强攻“行政院”,包围“警察局”,让这一段时间台湾“政权”处于空转状态,这是任何民主与法制地区都不允许的现象。
但对于台湾,大陆领导人则表示,“我们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而反观马英九的“双十”节表态,台湾舆论认为,马英九当局这样的表态有有意引导台湾舆论反对大陆之嫌。
6“九合一”大选让两岸
关系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对于岛内,尤其是国民党来说,2014年最大事件是“九合一”国民党惨败。
“九合一”大选,成为出乎众人意料的政治大海啸,这波海啸原本是针对马英九当局治理绩效的全面“反扑”,“九合一”大选的核心议题不是两岸关系,但这波政治海啸的冲击效应却必然波及两岸关系,让两岸关系未来的不可知、不可预测性大幅上升。
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来思考,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变数增加,两岸关系的不可预测性上升,将逼使关心两岸发展的有识之士共同重新思考、一起寻找出路,这会是让两岸关系出现新突破、新格局的重要契机与动力。
但从另一方面看,大赢“九合一”的民进党未来两岸政策会不会重返陈水扁时期的“台独”路线?这就让大陆必须提前做出预判和多做几个应对预案。
7两岸企业家峰会召开破
“暂停交流”谣言
上述一系列事件,尤其张显耀案、马英九“双十”节言论、和“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大败,外界一度猜测两岸交流,尤其是两岸交流四大平台将暂停。
然而,12月初,两岸企业家峰会如期在台北召开,尤其是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到会,则让两岸“暂停交流”传言不攻自破。
台湾舆论认为,虽然2014年两岸关系出现了很多波折,但是两岸关系还是取得了很多突破。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两岸关系 影响2014年两岸关系的7件事
 
       
 

 夏威夷火山周边已有19条裂缝 不断冒出有毒气体
夏威夷火山周边已有19条裂缝 不断冒出有毒气体 阿尔及利亚诞生世界最大草莓派 长度近50米
阿尔及利亚诞生世界最大草莓派 长度近50米 “巨型发光人偶”亮相沈阳
“巨型发光人偶”亮相沈阳 巴勒斯坦“灾难日”巴多地再现冲突
巴勒斯坦“灾难日”巴多地再现冲突 世界最大无轴式摩天轮正式投用
世界最大无轴式摩天轮正式投用 中国医疗队获赞比亚政府“医疗合作勋章”
中国医疗队获赞比亚政府“医疗合作勋章” 国家京剧院推出优秀武戏展演
国家京剧院推出优秀武戏展演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举行免费开放日活动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举行免费开放日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