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互利共赢,让中美经贸磋商不断向前
新华社华盛顿5月19日电题:互利共赢,让中美经贸磋商不断向前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 朱东阳
习近平主席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于5月15日至19日应邀赴美访问。经过几天紧张艰苦的磋商,中美双方最终达成了不打贸易战的共识,并在当地时间19日下午就经贸磋商共同发布了联合声明,双方将在诸多领域加强经贸合作。可以说,这是一次积极、务实、富有建设性和成果的访问,是对两国元首此前达成重要共识的落实,对中美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从今年2月底刘鹤赴美沟通,到5月初美方主动派出代表团到中国磋商,随后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再到此次美邀请刘鹤率团赴美,这一切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在中美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的指引下,双方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不断迈进。
从北京磋商的“坦诚、高效、富有建设性”,到华盛顿磋商的“积极、务实、富有建设性和成果”,几字之变却颇有深意:磋商次数增加的同时,磋商成果在不断向前推进。上次磋商双方在一些问题上仍存较大分歧,但这次却在不少具体领域取得更多进展,比如在能源、农产品、医疗、高科技产品、金融等领域加强经贸合作,加强知识产权?;ず献?,鼓励双向投资等。这些来之不易成果的背后,是双方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为妥善解决经贸争端而积极寻找办法的不懈努力。
谈判是互谅互让的艺术,是在相互妥协中寻求彼此利益交集。一方吃亏的交易不会持续,双方共赢的合作才能长久。此次双方就经贸磋商发布的联合声明就是一个共赢的典范。美国加大对中国优质能源和农产品等出口,于美国,将利于其削减贸易赤字,促进其经济发展;于中国,可以促进产品供应多元化和优质化,更好地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的需要,对提升世界各国百姓福祉也是利好。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每项成果的达成都绝非易事。无论在北京还是华盛顿,面对美方的不合理要求,中国政府从来都是坚决回击,绝不妥协,不接受对方所设的限定条件。一切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从中国实际发展需要出发,是中方谈判始终坚持的原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美在经济结构和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差异,让两国经贸争端的解决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管控分歧、解决问题更需双方付出诚意、智慧和耐心。从最初的剑拔弩张到今天磋商取得阶段性成果,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中美双方本着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理念,就没有迈不过的坎,跨不过的山。
编辑:秦云
关键词:互利共赢 中美经贸磋商 贸易战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