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陈水扁回家成蓝绿“定时炸弹”
1月5日,有“世纪弊案”之称的主角———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陈水扁获准保外就医,从台中监狱回到高雄家中。
尽管按照台湾当局法务部门规定,陈水扁保外就医期间不得参与政治活动,不得发表政治言论等行为。但围绕陈水扁回家还是引起蓝绿各方极大争论和不安。台湾舆论认为,陈水扁回家是马英九当局与民进党的政治妥协,并非体现台湾法治精神。而陈水扁回家,也必然激化蓝、绿阵营内部矛盾,而且还会影响未来两岸关系走向。
■放扁蓝绿有默契
“希望台湾一切纷争到我为止。”就在台法务部门批准陈水扁回家养病的第一时间,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透过媒体表示,台湾不能再继续政党恶斗,台湾的前途在社会和谐。
而就在陈水扁从台中监狱回到高雄家中的第二天(6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到台中市为民进党提名台中“立委”补选参选人黄国书站台时,被问到对扁保外就医的看法时,认为此举有助社会和谐。
蔡英文表示,这是基于人道、医疗、人权,当局决定让扁可以居家医疗,是一个响应民意及尊重专业的决定,台湾社会需要当局体察民意,能够让社会冲突减少,相信对社会的和谐是有帮助的。
对于阿扁的功过,蔡英文说,阿扁已卸任6年,其功过就让历史来做判断。“在阿扁返家后,我们已通过电话,听得出阿扁很高兴,尤其是看到孙子很高兴。”
对于马、蔡上述讲话,台湾舆论普遍认为,这是马英九在民进党获得“九合一”选举后台湾当局拿陈水扁事件向民进党妥协,以放扁回家来获得反马势力不再对当局的一些政策和马本人进行“穷追猛打”。而蔡英文通过隔空喊话,提及放扁回家有利于“社会和谐”,也是站在胜者的优势上卖乖。
台湾主流舆论认为,无论是马英九本人,或是台当局法务部门,或是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还是民进党内各大佬表态,都给人一种在是否放扁回家问题上有一种十分默契的感觉。“从法务部门还没最终决定放扁的前夜就能看得出,阿扁回家已成定局。”
■蓝因“放扁”将进一步分裂
也许在马英九和台湾当局看来,放扁回家可能会缓解蓝绿对立,让败选的国民党和因施政不彰的马当局有喘息之机。
不过,由于在是否放扁回家问题上,蓝营内部意见特别争锋相对,陈水扁返家事实上已经造成了蓝营自“九合一”分裂之后再次出现大分裂局面,而这样的分裂已经不再是“九合一”选举前的基层,本次则在高层也出现意见对立。
“放扁回家,就是马英九刻意放水。”代表国民党扳倒陈水扁的主要战将、国民党籍前“立委”邱毅第一时间透过台湾媒体发表对马英九和台当局的不满。
邱毅表示,陈水扁作为贪污等罪行的罪犯,是台湾社会人所共知的,已经被法院三审定谳,而且还有几项罪行正在司法程序中。然而,到今天为止陈水扁却并没有就自己对台湾民众所犯罪行有一个清醒认识,认为自己入狱是国民党政治迫害,“加上扁家到现在还有数亿赃款仍在瑞士等地银行没有被追回。这个时候放扁回家,明显是马英九要让陈水扁后续案件不了了之,让陈水扁家贪墨的数亿台湾民众辛苦钱逍遥法外。”
而针对国民党副主席、刚刚卸任的台北市长郝龙斌5日当天的表态,“阿扁回家,是朝野和解的开始”言论,国民党另一位排名靠前的副主席兼台当局“立法院”副院长的洪秀柱则表示,不能忽略陈水扁曾犯的罪。
洪秀柱表示,有人关心陈水扁的身体状况是人之常情,但像迎神一样迎接他保外就医、还塑造他受冤狱的形象,就是价值观错乱,不能忽略他曾犯的罪。
洪秀柱表示,陈水扁保外就医只要是按合法程序、基于医疗团队专业进行,合乎人道和法律,那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但是,这样的待遇会不会适用于全台湾的监狱中其他受刑人?“在其他受刑人眼里,一定希望法务部门有统一标准,不要独厚特定人士。”
洪秀柱表示,2008年8月14日她举行记者会和其他人揭发陈水扁的海外账户资料,陈水扁同日下午就召开记者会表示自己“做了法律不允许的事”,但是那些不法利得、法院罚金等到现在却还没缴清。陈水扁作为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是否应就这些行为向台湾民众表示歉意,并尽速将不法所得赶快缴回?
对于郝龙斌在脸书(微博)上指出的“陈水扁终于可望保外就医,回想他在自由巷的揭牌现场,第一次呼吁政府应该从宽从优处理陈水扁保外就医问题,至今已经过了两年多。这30个月的时间中,弭平朝野情感裂痕的宝贵时间又默默流失。陈水扁得以顺利保外就医,真心希望台湾从此朝野或不同立场的双方都能学习彼此尊重,共同呵护台湾民众渴盼和解、一起让台湾前进的心声……”的言论,蓝营更多人士认为,郝龙斌此言和马英九相似,有讨好民进党和陈水扁的支持者之嫌。
国民党籍“立委”廖正井表示,陈水扁这次可以保外就医,绝对是政治操作,马英九绝对也是在幕后支持,“不过,马释放陈水扁,别寄望民进党会领情,千万别认为蓝绿可以和解。”
廖正井说,其实从放扁的整件事发展过程来看,如果没有马英九幕后答应陈水扁保外就医,“行政院长”也不可能交代“法务部长”基于人道考虑,来同意扁保外就医,“但是马英九却始终撇清楚,强调他自己因为是读法律出身,不能逾越法律的权限,一切依法律进行。”
廖正井说,让陈水扁保外就医,让很多深蓝的人,对马英九不会再谅解,毕竟扁是贪污犯而不是政治犯,扁还有其他案子尚未定谳,现在放出来,会不会有机会串供?这也要考虑。
廖正井说,马英九和其他幕僚以为放了陈水扁就可以蓝绿和解,错了!如果把扁放出来可以促进蓝绿和解,那“立法院”立刻召开服贸协议讨论,看看民进党会不会让服贸过关?
■绿营担心陈水扁“干政”
“其实,看起来蔡英文和其他民进党要角表面上都支持把陈水扁放回家,实质内心未必是这么想的。”民进党一位前“立委”,也是陈水扁当初的幕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蔡英文等只不过是为了讨好和迎合那些陈水扁的支持者而做的顺水人情,一是她想再次展现她领导下的民进党在“九合一”大选中的大胜心态,以胜者姿态向台当局和马英九施压、喊话,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即便自己不站出来喊话,马英九当局也可能放扁回家这一预判,所以做个顺水人情,还让阿扁念她的好。
不过,对于陈水扁回家,蔡英文内心其实也十分矛盾。上述这位民进党籍前“立委”表示,蔡英文最担心的是,原本她认为自己带领民进党大胜“九合一”选举,已经完全奠定了自己在党内是唯一的“太阳”,拿下明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位指日可待,而且是志在必得的事,但是现在陈水扁出狱,显然会给蔡英文带去很多不确定性,至少会出现很多掣肘,让她原本党内唯一的“太阳”的光芒减弱。因为蔡英文知道,即便身处犯人身份的陈水扁也不会甘于完全的寂寞,不可能对于明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只是袖手旁观,他一定会利用他在台湾仅存的“余晖”,对党内选战和人事安排下指导棋。
但对于蔡英文来说,显然不愿意让陈水扁染指明年大选事务。因为这将打乱她的原有部署。因此,她必须选择在对待扁的问题上,既要让外界感知,尤其是要让陈水扁的支持者们觉得她是关心陈水扁的,但同时又必须在实质上与陈水扁保持一定距离。毕竟,陈水扁是个贪墨了数亿公款的犯人,她没有必要沾染上包庇罪犯的罪名。
于是,从陈水扁即将出狱开始,蔡英文则就有意避开与其见面,原本蔡英文为民进党提名的台中“立委”补选参选人黄国书辅选时间是1月5日,但由于元旦前一天得知陈水扁出狱时间是1月5日,而由于陈水扁就关押在台中,为了避开在陈水扁回家前与其会面,后台中市将这一辅选推迟到6日,这样,蔡英文到台中时,恰好是陈水扁已经回高雄家中的时间。
而且,就在陈水扁回到高雄时,蔡英文也同样选择用电话问候的方式而非登门看望,后来则安排由民进党秘书长吴钊燮代为探访。有意思的是,尽管作为挺扁的坚定支持者的民进党大佬苏贞昌、谢长廷等都为陈水扁回家喊话,但当陈水扁获准回家后,他们却都以各种理由暂缓探望阿扁。
台湾舆论认为,从蔡英文到苏贞昌、谢长廷,凡是希望在明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中有企图心的人,都会选择与扁保持距离。不希望让扁过多参与政治事务,打乱民进党和他们各自在明年的政治算盘。
■陈水扁回家可能掀起新一轮“台独”浪潮
从去年“3·18太阳花”运动,到“九合一”大选民进党大胜,在陈水扁看来,今后一段时间可能是再掀“台独”的最佳时期。台湾舆论认为陈水扁这样的考虑主要基于一是“太阳花”运动首要分子近期纷纷表态要加入民进党,二是一些深绿人士,如柯文哲等新当选为县市长。这样的形势自然有利于“台独”兴风作浪。“而最重要的是陈水扁认为,能救他的只有‘台独’运动。”上述民进党籍前“立委”表示,因为到现在为止,陈水扁并没有承认犯罪,强调自己是被政治迫害。因此,只要“台独”运动再度掀起来,或可以免除自己一个月后重返监狱,甚至台湾司法机构也可能迫于政治压力,推翻过去对他的判决。
不过,陈水扁这一想法,显然对蔡英文即将发表的民进党未来两岸政策相悖。按照蔡英文幕僚们透露的信息看,她将在今年中期发表两岸政策看法,届时她将选择一个既不同于国民党“两岸一中”政策,也不会在选择死抱“台独”不放的老路,她将总结2012年大选教训,还要赢得美国人信任,所以不谈“独统”的中间路线最符合她当选地区领导人的利益。而陈水扁一旦再掀“台独”运动,显然会冲击她的选情,甚至让她处于尴尬境地。
编辑:曾珂
关键词:陈水扁保外就医


夏威夷火山周边已有19条裂缝 不断冒出有毒气体
阿尔及利亚诞生世界最大草莓派 长度近50米
“巨型发光人偶”亮相沈阳
巴勒斯坦“灾难日”巴多地再现冲突
世界最大无轴式摩天轮正式投用
中国医疗队获赞比亚政府“医疗合作勋章”
国家京剧院推出优秀武戏展演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举行免费开放日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