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为祖国经济建设“加油”
——记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李子丰教授
“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增强祖国经济实力,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服务石油工业建设。”这是1995年,李子丰为自己树立的座右铭。
20年来,他以此为目标勉励自己不断前进,积极摸索,点滴践行。提及专业研究,他颇有建树;关于人才培养,他满是心得体会;而关于教学改革与现存问题,他亦心直口快,敢议敢言。
潜心科研,服务石油工业
李子丰,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坚持在石油工程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一线,结合石油工程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对石油钻采工程中的一些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显著。
他创立了有特色的油气井杆管柱力学理论体系,包括油气井杆管柱动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在计算油气井杆管柱的稳态拉力———扭矩、钻柱振动、下部导向钻具三维力学分析、杆管柱的稳定性、有杆泵抽油系统参数诊断与预测和热采井管柱力学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他指出空化数不能判断射流的空化状态,更正了岩石有效应力的计算。
上述理论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石油水平井钻井成套技术”和“石油水平井采油成套技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侧钻水平井钻井采油配套技术”、“863”项目“海底大位移井井眼轨道控制技术”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防止热采井套管热破坏的固井新技术”、“考虑钻井液动力润滑作用的旋转钻柱涡动状态研究”、“基于最小功耗率原理和钻井液动力润滑作用的钻柱涡动理论与实验研究”、“页岩地层动态随机裂缝控制机理与无水压裂理论”等的研究内容,不但在理论上取得了较大进步,在经济上也取得了巨大的利益,得到了国内外石油工程界和力学界的好评。
他著述颇多,独立出版了专著《油气井杆管柱力学及应用》、《油气井杆管柱力学》、《井眼轨道控制理论》,与他人合著了《小井眼钻采技术》、《井眼轨道实用理论基础》和《石油钻井工程力学进展》等。在《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工程力学》、《力学与实践》、《石油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0多篇,其中SCI和EI收录60多篇。
教书育人,全心全意
来到燕山大学之前,李子丰曾任中国地质大学“211”工程特聘教授,在正常教学的同时,还修订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教改经验。
2002年,李子丰加入燕山大学。在这之后几年的时间里,他积极筹备,组建了燕山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成功主持申报了燕山大学石油工程本科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硕士点、油气井工程硕士点,并制定了相应的培养计划,对燕山大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他在一线教学过程中,也积极尝试各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他制定了严格的课堂教学秩序,在开课之前先讲明成绩构成及产生方法,并坚决执行;考前坚决不给复习提纲,却编制最简单的考题换取学生不作弊,同时也注意尽量将知识点都覆盖,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强调考试纪律,对作弊行为绝不姑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学生敢作弊。
在李子丰提供的“钻井工程”课件中,我们看到,学生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又分成教材、出勤、随堂考、学术报告、实验等几部分,内容不同,所占分值不同。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学术报告———在开课的第一周,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学科前沿问题调研小组,在课程进行到一半时,各小组确定调研题目,在教师做完学术报告后,由各小组作学术报告,并据此评分。他希望以此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并在查找和筛选资料、作报告的过程中,培养提升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能力。
在带队进行生产实习活动时,李子丰同样尽心尽力。他调查往年实习状况,积极听取学生建议,总结需要改进及注意的地方;积极与油田相关方面协调沟通,尽量安排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体验生产现场,丰富专业知识;最终在实习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而学生们也在石油精神的感染下满载而归。
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之外,李子丰还非常注重帮助学生寻找平台,通过参加全国性的大赛提升能力、开阔视野。
作为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2014年11月20日已更名为“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学术委员会委员,李子丰一直非常重视这个大赛,每届都带领学生参加。在他的指导和带领下,燕山大学的参赛队每次都满载而归。其中,李雪娇、赵民、李基伟、张超越、徐红芳的作品“M5井定向井钻井工程设计”在2011年首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张超越、徐红芳的作品“C1平台丛式井组及M17水平井钻完井工程设计”在2012年第二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中获得钻完井组一等奖;张超越、杜少恩、高健、罗根的作品“A区块油田开发方案设计”在2013年第三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中获得综合组二等奖;韩杰、王琪的作品“稠油油藏HH多分支井钻(完)井工程设计”在2013年第三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中获得钻完井组二等奖……而李子丰,也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通过竞赛活动,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课堂学习、生产实践、参加大赛,形式不同,目的一致,都是为了培养出专业过硬、品德过硬、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石油人。李子丰深知,要做好一个石油人,首先要学会做人。因此,他非常注重品德教育,并将其化为一句话一件事,一点一滴地灌输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中。
他告诉学生,上大学的目的,是明志、健体、学知、得力。有了健康的体魄、渊博的知识、生存的能力,才能够展示自我,进而奉献和引领社会。
李子丰强调,培养学生要首先培养品德,忠孝诚信是基本品德,其次要培养进取心,要有理想、有毅力;再次是培养创新精神,使他们敢于发现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此外,还有遵守规范、善于表达,敢于批评等。
他认为质疑是创新的前提,质疑和创新都是对前人工作的“否定”,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勇于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设想和方案。他认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李子丰还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幸福观。
他说:“一个人应该有信仰,有理想。如果没有了理想,就如同行尸走肉,活着也没有意思了,也没有价值了。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为社会奉献了什么,而不是索取了什么。”
他说:“幸福与财富有关,但不是简单的递增关系。追求个人幸福时,不该以牺牲他人的幸福为代价。”他认为,幸福在追求的过程中,幸福在他人的赞许里。“享受自己的成果虽然短暂,但却幸福。享受他人赐予的高消费,是心虚的、恐惧的。”
直面问题,勇于批评
李子丰时常教导学生要学会质疑,勇于批评,他自己首先就是一个敢于批评,善于批评的人。对于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他都提出过批评与建议,比如教学评价与教学改革,比如高校毕业生质量,比如学术造假等等。
“高校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大导向作用,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的理念与追求,对学校发展和学生培养具有重要影响。”李子丰认为,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仅根据教师的产出量,而没有考虑学?;蛘耐度?,这是不合理的,不能发挥考核的作用。
针对近年来高校教师考核制度存在的考核重量不重质;只考虑产出,而忽视投入;学术资源分配不公;部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等诸多问题,李子丰提出应从教师思想道德指标、教学工作指标、专业建设工作指标及学术科研工作指标等几方面建立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其中,各指标又有不同子指标,分别是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教学效果、教学量、课程改革、教学改革、论文著作、课题研究等。而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教学效果三项计入教师评价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即失去教师资格;其余五项计入工作量评价指标。再经过科学的计算,得出每位教师所产出的净效益,以正确评价教师,进而调动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也营造利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优良环境。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越来越大,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逐步转型为大众化教育。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毕业率也越来越高,有的甚至达到100%。
李子丰认为,过高的毕业率极大地冲击了学生的学习竞争机制,直接导致了毕业生的成才率低,高校毕业证的含金量和社会信誉低,社会对学校的投资回报率低。大学是“国家资源”“社会资源”,是将知识创造和传播作为其核心活动的机构。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学生毕业率与培养效果的关系曲线,找到学生毕业率最优值,严格控制学生毕业率,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增强人才培养效果。同时,他提议建立全国性的高校人才信息库,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解决就业率低的问题。
此外,李子丰还强烈建议对高等学校分级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设定一定比例的动态进出,以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健康发展。
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李子丰拥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价值观,他一再强调自己“不愚忠任何组织,不愚忠任何个人”,但他“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中国共产党章程”。对于李子丰来说,再负面的事情,都可以转化为正向的能量。“视限陷为历练,视伤痕为花斑,视死亡为归宿,献真理为宇寰。”多年来,他正是保持着这样昂扬的姿态不断向前,升华自己,也感染他人。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经济建设 石油工业 教书育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