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记·工作记·工作
付群刚:为传承而“鼓”为群众而“呼”
上世纪60年代,湖北大鼓、湖北渔鼓、湖北小曲、湖北道情被民间认为是最具湖北特色的四大曲种。如今在荆楚大地上,湖北道情、湖北渔鼓、湖北小调逐渐沉寂和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湖北大鼓却依旧活跃在舞台上。
而湖北大鼓从早期的“拍门”演唱,到如今能被全国人民及外国友人所熟知,正是因为有着一批为传承而“鼓”的曲艺家们,付群刚就是其中一员。
致力群众文化始终如一
从事湖北大鼓曲艺工作40年,付群刚不仅为湖北大鼓传承而鼓,更始终为群众文化鼓呼。
1974年,不满18岁的付群刚下放到湖北省应城县。由于从小就痴迷湖北大鼓,能唱能跳,曾在学校宣传队干过的付群刚,被特招进当时的应城县革命委员会群众文化工作队,担任文化队副队长。下放期间,付群刚发现基层民众非常喜欢他表演的湖北大鼓,也真切感觉到基层百姓对文化生活的渴望。在文化队工作的6年时间,付群刚带领着县文化队,扎根农村乡镇,创作演出,乐此不疲。
由于对湖北大鼓的痴迷,付群刚非常希望有机会学习提高,能在湖北大鼓的演唱道路上走得更远。1980年,湖北省曲艺团招生。凭借良好的功底和多年“锤炼”,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付群刚就考入了湖北省曲艺团,成为专业演员,师从武汉鼓书著名老艺人陈谦闻先生。“张明智是陈先生的开门弟子,我成了陈先生的关门弟子。”谈及此,付群刚很是自豪。
这样,付群刚每天坚持打鼓板、学唱腔、背唱段,演唱中长篇打鼓说书《罗成打混》、《武松打虎》、《桃花庄》、《聚宝盆》等传统书目和曲段。他练就了扎实的说唱基本功,更加全身心投入这项艺术的传承之中。此后,他从湖北省曲艺团调到湖北省歌舞团,又到现在的湖北群艺馆,岗位几经变化,学艺却“痴心不改”。从1974年参加工作到现在,40年间,付群刚一直没有中断为群众创作、演唱湖北大鼓,为此,付群刚也说:“今年是我来到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的第14个年头,我出道始于群众文化,转了一圈,落脚点依旧是群众文化。我这一辈子就喜欢为群众唱,对群众文化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
2000年以来,付群刚在湖北省群艺馆,致力于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群众文化人才的培养。他说,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物质水平提高了,就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群艺工作者就是要做为老百姓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的工作。
从事曲艺工作40年,付群刚把湖北大鼓唱遍了荆楚,唱响了全国。今年5月,付群刚更是带着他的湖北大鼓,唱到了英国,让国外观众也欣赏到这一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感受到中国曲艺的魅力。对此,付群刚的师兄,国家一级演员张明智也是非常骄傲,“我是把湖北大鼓唱得家喻户晓,你是把湖北大鼓唱到了全球!”
付群刚深受群众喜爱,不仅是因为表演,更因为他创作了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曲艺作品,鼓舞人、感动人。也正是付群刚这种真诚服务于群众文化的态度,为他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台上的付老师说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事!”作为付群刚多年的忠实观众,刘女士形容她的感受,“‘接地气’的表演,就是不一般。”
“付群刚的湖北大鼓表演能力炉火纯青,唱腔韵味十足,就爱听他这出!”每每在付群刚表演场合,都能听到这样的褒扬,“老师表演大方可亲,也希望越来越多人能因为他喜欢上湖北大鼓。”
他创作的曲艺作品,荣获过文化部全国群星奖金奖、全国群星大奖、中国曲艺牡丹(表演)奖等30多个奖项,其代表作《周总理吃食堂》、《一盘冬瓜》、《告状》、《唱支山歌给党听》、《信义兄弟》、《人民调解员》、《口说为凭》、《抢老张》等都是群众非常喜爱的曲目。为此,中国文联和中国曲艺家协会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授予付群刚“全国中青年优秀曲艺家”称号;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被文化部授予“全国群文之星”称号。
传承艺术更要抚慰人心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是湖北省群众文化的龙头单位。作为群艺馆负责业务的副馆长,付群刚认为,湖北省群艺馆应对群众文化发展起到示范性、带动性、引领性作用。在他的带领下,湖北省群艺馆打造了一批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如全省民间绝活大赛、全省青少年音乐舞蹈大赛、全省中老年才艺大赛等,让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真正成为群众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湖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付群刚有着自己的中国梦。“我的中国梦,就是做好湖北大鼓的保护与传承,让湖北大鼓有序、健康地传承下去。?;ず痛形颐堑姆俏镏饰幕挪褪鞘赝窦以?,寻找回家的路。”
湖北大鼓虽然深受群众喜爱,但传承仍是一个现实问题,如何让广大爱好者了解湖北大鼓、唱好湖北大鼓,让湖北大鼓“后继有人”,是付群刚经??悸堑氖虑?。
2013年开始,付群刚在群艺馆发起创立“付群刚湖北大鼓免费传习班”,每周六下午免费教授,目前已吸引近300人次前来学习,其中最小的9岁,最大的67岁,有大中小学生、剧团专业演员、消防官兵,还有外国友人。付群刚从中挑选几名好苗子,并正式收徒,口传心授,倾囊相授,真正做到湖北大鼓活态传承。中央电视台也曾作专题报道,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题词“德润桃李”,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题词“鼓悦荆楚”。
付群刚最小的弟子,12岁的郑博杰在今年的中国第六届曲艺少儿比赛获得了为数不多的新苗奖。“我总是对他说,‘你现在12岁,我年近六十,你要将湖北大鼓唱到60岁,在这之后你再收一个12岁的弟子,再让他唱到60岁,就是100多年。湖北大鼓只要有人唱,就断不了。”付群刚脸上又是欣慰,又有一丝惆怅。
“小小战鼓圆溜溜,出在那苏杭二码头,我是八文铜钱买过手,白天带它去演出,晚上把它当枕头,这六根竹子是擎天柱,战鼓就是八斗秋,舌尖一动是播谷种,鼓签子就是耕田的牛,我千里不带柴和米,万里不带点灯的油,城乡各地我到处走,五湖四海任我游。”这首描写打鼓说书人行游江湖的自信励志打油诗,也鼓舞着付群刚的一名特殊盲人弟子黄雅倩。
“湖北大鼓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是付老师的鼓声让我的世界照进了光亮。”如今,经过付群刚的精心教授,盲童黄雅倩不仅能说会唱,还把湖北大鼓唱出了省外,在全国和全省残疾人艺术大赛中屡获大奖。
而为了使更多残疾人学习湖北大鼓,付群刚长期在省盲校免费开授曲艺培训班,无偿为培训班提供鼓板道具。在平日里,他也会经常到省盲校免费为盲童进行艺术讲座,手把手教他们演唱,教他们使用鼓板道具。盲童们非常喜欢湖北大鼓,由于眼睛看不见,唱词也没有制作为凹凸的盲字,付群刚就非常细致、耐心地一句一句教唱。教唱后,就是最难的打板击鼓,付群刚必须手把手地进行辅导,直至盲童们可以双手配合……就这样,付群刚为越来越多的盲童打开一扇观察和了解世界的窗户。
十几年来,付群刚无偿为湖北省残疾人艺术创作活动和培训艺术人才提供指导和服务。他多次主动为全省残疾人艺术活动给予艺术指导和策划,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为了展示湖北省残疾人艺术风采和精神面貌,付群刚主动向筹委会提出,打造一台名为“放飞梦想”的专场晚会,期间付群刚不顾因车祸带来的伤痛,积极配合省残联,抓紧策划组织,受到观众热烈好评。
身体的残疾不能抑制内心对艺术、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曲艺也能抚慰人心。在付群刚看来,残疾人艺术是推进群众艺术发展、繁荣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履职也能带来好作品
身为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湖北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付群刚经常受学校、军营、企业、机关、社区的邀请,讲授群众艺术创作。每次讲座中,付群刚都会强调,群众艺术创作就是要为我们群众鼓与呼,就是要歌颂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作品应该接地气、有温度,这样人民群众才能感受得到艺术中的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要体验生活,创作的作品一定要有血有肉,一定不是口号式的。作品创作中,要做到艺久必变,变则新美,美不离宗,一定要在保证传统艺术原生态不丢失的基础上,让观众从创新的作品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以文化人。”付群刚说。
“与此同时,政协委员的身份也给我的累积和艺术创作带来了灵感。”8年来,付群刚多次参加湖北省政协社法委组织的社会综合治理和社会管理创新、建设文化强省等专题调研活动,从调研中对当前的社会矛盾和群众生活进行广泛接触和了解。
曲艺作品《人民调解员》就是付群刚在考察调研中创作出来的作品之一。“在基层社区,邻里纠纷、家庭纠纷很多,各种矛盾相互交错,也一定程度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我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调解员了。”这个由付群刚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在第一届湖北艺术节中获得“群星大奖”,并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人民调解员》中我将选材直指构建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基于我平时对社情民意的了解与认识,也可谓是抓住了艺术为社会服务的核心主题。”
不管是写救火英雄的《最美抱火哥》,还是写基层好干部“管水婆婆”的《呼声》,付群刚在创作过程中都要亲自走访当事人,了解第一手资料。他认为,只有充分深刻挖掘人物和事情最真实的一面,才能让这些反映主旋律的作品真正抓得住人心,才能让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优秀传统文化这些精神在作品中“立得住,演得开,留得下”。
身为艺术界别委员,付群刚先后提出很多建设性提案,如《把公共文化作为民生工程加以实施》、《关于实施湖北曲艺的安家工程》、《建设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新馆迫在眉睫》等,都是他一系列文化惠民建议的体现。
同时,他还积极以省政协委员的身份开展全省公共文化活动,为乡镇文化体育站、社区、农民工以及残疾人免费讲授《让群众文艺走进大众》、《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组织》、《群众文化曲艺小品创作》,用他的专业、艺术修养来践行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
【委员名片】
付群刚,现任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湖北省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说唱文艺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文联委员、湖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民俗学会副会长。 从小拜师学艺,说唱打鼓说书中长篇,40年来,坚持曲艺表演创作,其代表作品有《周总理吃食堂》、《四菜一汤》、《告状》、《一盘冬瓜》、《一篮金水柑》、《人民调解员》等,分别荣获中国艺术节———全国群星奖金奖、创作奖、表演奖和群星大奖、中国曲艺牡丹(表演)奖、中国曲艺节优秀节目奖、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展演奖、屈原文艺优秀奖等奖项。 被中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新中国曲艺60年全国“优秀中青年曲艺家”称号,被文化部授予全国“群文之星”称号,被湖北省政府命名为“湖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传承 湖北大鼓 湖北渔鼓 湖北小曲 湖北道情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春茶采摘正当时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上??狗腔?、行人交通违法攻坚整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