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澳门回归15周年纪实:“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背靠祖国活力绽放
爱国爱澳薪火相传
澳门莲峰古庙内,林则徐石雕像巍然屹立。1839年,这位民族英雄来到澳门视察禁烟,曾在这里对葡萄牙官员重申中国对澳门的主权。无奈的是,48年后,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葡北京条约》,葡萄牙从此可以“一体均沾”地享受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的所有侵略权利。
然而,长期孤悬海外的澳门,从未因殖民统治而割断与祖国的联系。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花一木,无不记载着爱国志士仁人奋斗的足迹。在中国追求独立富强的征途中,澳门从未缺席。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澳门同胞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慷慨捐输。广州、香港陷落后,澳门张开双臂接纳25万难民。一批澳门热血青年奔赴抗日战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篇章。
在氹仔的孝思墓园,长眠着著名爱国人士马万祺先生。这位备受澳门人尊敬的长者,青年时代就投身抗日事业,捐出5万大洋结婚筵金用以抚育抗日遗孤。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马万祺团结港澳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祖国内地建设。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他坚决拥护,先后出任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澳门特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实现澳门平稳过渡、顺利回归呕心沥血。
回归15年来,“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澳门经济社会在国家的关怀与支持下持续发展进步,融化在澳门同胞血液中的爱国爱澳传统,凝聚升华为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
回归以来,澳门同胞的国家认同和民族归属感不断增强。从每天早晨金莲花广场的升国旗仪式,到航天员、奥运冠军来访时受到的热烈欢迎,再到丰富多彩的国民教育体验活动……“澳门人将自己的心与国家紧紧连在了一起。”崔世安说。
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持续多年的民调显示,“一国两制”和“爱国爱澳”稳居澳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前三位;超过八成受访者为自己是中国公民而自豪。冷铁勋分析说:“这说明,澳门不仅实现了法理上的回归,更实现了人心的回归。”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澳门基本法,2009年澳门特区制定并高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法》,以贯彻落实基本法第23条的宪制责任。法案公开咨询期间,澳门民间团体所作调查显示,逾九成受访者认同澳门特区有责任维护国家安全。
责任源于认同,源于主人翁的意识,源于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深沉情感。
当一次次灾害降临,澳门同胞都及时伸出援手。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澳门特区政府第一时间向灾区提供救灾物资,迅速派出医疗队伍深入灾区,总计援助金额达55亿澳门元。
不久前,名为“喜迎回归十五载,筑梦飞翔建未来”的“大照片”被安放在中葡职业技术学校。这幅作品由1999名生于1999年的学生的笑脸组成,用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澳门的祝福。“这将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照片。”蔡高中学的黎玉嫦说。
?。保邓甑哪昊?,青春火红?;毓樽婀保的甑陌拿?,英姿勃发,生机无限。
面向未来,澳门有着无限的憧憬和坚定的自信。这憧憬和自信源于对正确道路的坚定选择,源于对“一国两制”的深切认同,源于对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执着追求。
“澳门成功实践‘一国两制’,社会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向世人展示了‘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全国人大代表、澳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刘艺良说,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追求的目标,澳门同胞将与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共圆中国梦。(参与采写记者:赵博、刘畅、刘冬杰、査文晔、李凯、毕玉明、刘欢、黄歆、陈君、谈昦玄)(完)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澳门回归15周年 一国两制 崔世安


夏威夷火山周边已有19条裂缝 不断冒出有毒气体
阿尔及利亚诞生世界最大草莓派 长度近50米
“巨型发光人偶”亮相沈阳
巴勒斯坦“灾难日”巴多地再现冲突
世界最大无轴式摩天轮正式投用
中国医疗队获赞比亚政府“医疗合作勋章”
国家京剧院推出优秀武戏展演
奥地利国家美术馆举行免费开放日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