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中南海里的“宪法课”
——记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一次宪法讲座的讲课者周叶中
干部学法,最重要的是学宪法
中央政治局组织集体学习,为全党全社会树立了榜样。随后,地方党委也进行了类似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不少地方还请周叶中等这些曾给中央政治局讲过课的专家前去授课。这些地方的听课场面同样异常热烈,中央的学习风气影响凸现。
2003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中直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联合举办的学习宪法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周叶中再一次在会上作了题为“认真贯彻实施宪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专题报告。各主办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报告会,在京党政军机关司局级以上干部和中央金融、企业系统负责人共700多人参加。“听周教授的讲座真过瘾,他不回避矛盾,又能阐发正面观点,提出建设性意见。”当时,不少听众这样评价。
周叶中说,虽然有学者主张学术应该同政治保持距离,但刻意远离政治的学术,不愿意面对政治的所谓纯粹学术,很难说有多大的生命力。他希望用一种普通大众耳熟能详的表达方式,去探讨现实政治中颇为棘手的问题?;谡庋睦砟睿诔械7敝氐慕萄?、科研和行政工作的同时,周叶中从1995年起积极投身法制宣传工作。
刚开始做法制宣传工作时,周叶中的听众大多是领导干部。在与这些听众的接触中,周叶中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很多干部在学法过程中,往往是上面提要求,下面匆忙应付;二是干部学法偏重于经济法,但他们又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学过之后派不上多大用场。
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学什么法?这引发了周叶中的深思。他结合自己的研究重点,终于找到答案:干部学法,最重要的是学宪法。宪法不能真正走入社会、不能走进工作与生活的现状,让周叶中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从1998年起,他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普及宪法知识的讲课。他告诉每一位听众:既要强调“国家”意义上的宪法,更要强调“公民”意义上的宪法;既要重视“政治”层面上的宪法,更要重视“生活”层面上的宪法。也就是说,宪法既是政治法规,又是公民的生活规范。
然而,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宪法高高在上,似乎与日常的工作与生活并无太大关系。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周叶中的宪法宣传总是直面现实,从不回避难点、热点问题,他希望用一种普通大众耳熟能详的表达方式,去探讨现实政治中颇为棘手的问题。
把宪法讲得可亲可近
周叶中这些年来四处宣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宪法从空中拉回到地面,让宪法从神坛走向世俗。“人民群众是保证宪法实施的伟大力量,只有在老百姓熟悉宪法、掌握了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后,只有在老百姓能运用宪法来主动维护自己的宪法权利,并监督一切组织和机关遵守和执行宪法时,宪法实施才有深厚广泛的社会基础。因此,应该采取切实措施,增强全民的宪法观念和意识,这是宪法实施保障的思想基础。”他要通过这样“还宪于民”的这种重新认识,让干部群众既从宏观上把握宪法的实质,又能与自己的实际紧密相连,让宪法走入社会公众的生活。
周叶中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澄清人们对宪法的认识。比如,“报考研究生需要单位盖章同意”是否侵犯公民的受教育权?父母无钱供小孩上学,乡镇人民政府是否有权状告该父母?高考取消年龄和结婚限制的规定,是否是对宪法规定的公民受教育权和平等权的充分?;??不少单位和部门“分房以男方为主”的政策是否有违宪法规定的平等权?因选举机关错误造成公民无法行使选举权,公民是否有权索赔?
他既讲宪法的一般常识,有时重点谈宪法的修改,解释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这样修改是什么意思、如何体会,更多的是做一些宣传性的工作。这么多年来,他到全国各地讲宪法,讲了1200多场,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一次,周叶中到湖北省赤壁市讲课,几千人的会场鸦雀无声,有些干部生怕听漏了,连卫生间都不敢去。
“只有宪法成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时,我们才有望真正达到建设法治国家的最终目标。”他说。为什么如今那么多人对他所作的宪法报告那么有吸引力呢?周叶中解释说:“留校当教师时,我还真练过演讲技巧。在学校上课时,我就一直琢磨如何将课讲得通俗,思考怎样才能将自己的知识生动地传授给别人。再说,我研究宪法,并不单纯地研究宪法本身,而是将研究宪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以及党在执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联系起来。比如,我对党的建设问题、台湾问题、农村税费改革等问题,都曾进行过研究。理论要想产生巨大的力量,就必须与现实生活中问题的实质紧密结合。宪法不是抽象的条文,它植根于生活实际,所以我总是力求讲得生动活泼,让人听来有滋有味。”周叶中深入浅出的讲解,拉近了宪法与公民的距离,使宪法变得可亲可近,而不再是生硬难懂的法条。
听完课,有的领导非常感慨地跟周叶中讲:“以前总觉得宪法高高在上,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现在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权力都是宪法授予的。”作为研究宪法的学者,周叶中深知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树立宪法的权威、运用宪法解决好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迫切需要他和同行们贡献智慧。
普法“播种机”的感想
对于任何一位青年学者,能够走进中南海为中央领导讲课,无疑是一种殊荣。他从此开始密切关注这一“雷打不动的学习制度”。
周叶中注意到,“法治”成为中央集体学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许多专题学习是围绕法治展开的,言及首次集体学习选定宪法的原因,周叶中认为,一方面,中国改革开放当时已有20多年,市场经济的发展已取得较大成效,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各方面对于民主法制建设的需求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对改革开放的保障作用也已得到充分体现,进一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领导层高度重视宪法的学习,既紧扣民主法制建设的时代要求,也结合中长期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很有必要。
作为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个体现,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是一种“带有咨询性的学习”,其对政策的影响作用不可小觑。每次集体学习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因此海内外的观察人士已将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内容作为透视中国动向的一个窗口。从讲课时机和主题确定,以及集体学习后已成惯例的总书记总结讲话,都向外界传达出丰富的信息。许多主讲人很看重到中南海讲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样的讲课可以使自己所学所研助力决策,从而使个人的学术思想有可能经由决策转向实践。周叶中高兴地看到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并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周叶中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确保深化改革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中国改革模式进行重大转变的必然要求,是中国政治形态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区,只有借助法治的力量,才能冲破改革的各种阻碍,落实改革的各项举措,完成改革的各项任务。”周叶中期待更多的学者在中央集体学习这一特殊的课堂上讲述自己的研究成果,真实有效地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中南海 宪法课 国家宪法日 周叶中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