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高仓健与中日关系的“蜜月期”
原标题:刘迪:高仓健与中日关系的“蜜月期”
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因恶性淋巴瘤于11月10日在东京去世。他主演的《追捕》1978年在中国公映,引发巨大轰动,他也因此成为一代人的偶像。
高仓健走了。他的离去,不但深深震撼日本社会,也引起中国民众普遍的叹息、扼腕。毕竟,他的形象深深嵌入一个时代中国人的记忆,也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对日本明星怀有一种特殊的热情。
在日本,人们认为高仓健予人印象最深的作品是《幸福的黄手帕》,但在中国,却是《追捕》。这部电影拍摄于1976年,1978年译成中文,1979年上演。这是“文革”后中国引进的首部日本电影。高仓健扮演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硬汉杜丘,深深打动了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观众,也让中国透过高仓健、透过这部电影,了解到日本、了解到现代化社会。1979年,笔者正在读大学二年级,曾找到这部电影的原作、西村寿行的日文版小说《你啊,越过愤怒的河吧!》逐字阅读。
当时人们对《追捕》这部电影的解读、想象,远远超出作品本身包含的意义。当时,“日本”与“现代化”重叠,我想很多人都是通过这部电影思考日本模式对中国的意义??垂獠科拥娜耍缈缸鸥母?,走过30余年?;叵肫鹄?,如果说这部片子究竟给了他们什么,或许可说,以这部片子为代表的那个时代日本影片,刺激了整整一代中国人对现代国家、现代化的向往。
那个时代的日本电影,成为改革之初一代现代化社会的窗口,引起普遍的感动。张艺谋就从日本电影受到很深影响。在他记忆中,那个时代是挥之不去的。后来张艺谋邀请高仓健拍摄了《千里走单骑》。片中高仓健宝刀不老,演技炉火纯青。尽管情节单纯,但却以演技感人。这部片子还了张艺谋夙愿,也表达了他的“乡愁”。张艺谋还想重寻上世纪70年代末的那种普遍的感动。尽管各种功课十分到家,但时代已经远非敞开国门之初,他无法唤回一个时代。
恐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120余年以来中日关系最“温馨”的时代。中日政治家,多以大局出发,维护来之不易的两国关系。人们记得,1985年时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参拜靖国神社,但他得知中国人民对其行为的反应后,即决定不再参拜。他的行动与决断,与此后某些日本政治领导人比,立见高低。
在中国,如高仓健那一代人影响力、号召力的日本人已经无几。高仓健的离去,也许象征一个时代开始落幕。想到此不禁有种苍凉。这几年,中日关系渐行渐远。尽管今天的中日两国,分别进入不同的时代。高仓健那一代的日本明星,在中国享有崇高的地位。中野良子、栗原小卷这些文化界人士,以他们的职业操守、责任感,连接了中日两国民间。高仓健一代,给中日两国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这就是,相信民间的力量,相信文化的力量。
今天,中国把注意力日益转向周边国家。中国决心与亚洲国家共同创造新的历史。这必将是亚洲人民、亚洲文化融合的历史性转变,其中包括新亚洲文明的创造。在这个巨大的洪流中,希望看到高仓健的继承人?!?作者是日本杏林大学研究生院教授)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高仓健去世 中日关系 追捕 幸福的黄手帕 千里走单骑



新西兰纪念南岛地震七周年
吉林现50根2.5米巨型“糖葫芦”吸引游人拍照
汶川地震十周年图片展在欧洲议会举行
土耳其和西非国家承诺加强经贸关系
迪拜展出超级高铁设计模型 内饰豪华如头等舱
元宵灯展点亮“欧洲心脏”比利时
民俗文化闹新春
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赛中国队夺得银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