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为有源头活水来——地方统战工作亮点纷呈
地方统战工作亮点纷呈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上海 蓄满党外人才“蓄水池”
本报记者 刘维涛
倪闽景是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最近刚刚履新上海市奉贤区副区长。到任不久便收到市委统战部的通知,要脱产参加一个党外代表人士思想作风建设专题培训班。
初来风景秀丽的上海市委党校,倪闽景并没有觉得此次培训班有何不同。但几场报告听下来,他受到了震撼:“授课老师层次之高前所未有,学员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课程针对性之强前所未有。”
市委常委轮番作报告,让培训班充满了“高大上”色彩。事实上,这个培训班只是上海市创新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工作中的一环。包括倪闽景在内,此次参加培训班的150多名学员,全部来自市委统战部的一份“小名单”。
何谓“小名单”?得从一次调研说起。今年2月起,上海市委统战部会同组织部开展了一次全市范围内的大调研,题目是“上海党外代表人士和党外优秀人才专项调研”。目的只有一个,发现一批党外人才,并探索出一套党外人才发掘、培养、举荐机制。
上海历来是党外人才工作的重镇。八大民主党派,有两个在上海成立;党外人才辈出,现已是国家领导人的严隽琪、万钢、陈竺均来自上海;全市现有民主党派成员6.7万多人,稳居全国前列。但也遭遇同样的难题,突出表现在党外代表人士规模不大、来源不广、通道不畅、旗帜性人物不多等方面。
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士,事关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良性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如何破解党外人才“青黄不接”的难题?上海市找到的路径是先摸清底数,扩大基数。
课题组从全市抽调68人,组成8个调研工作小组。这些由“老统战”组成的精干小分队,深入全市55家单位展开工作,奋战5个多月,最终形成三份名单:即“大名单”“中名单”和“小名单”,分别为:43820人、12944人和793人,总人数近5.8万人。
这是上海市第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全市党外人才信息库。“多年来我们第一次把‘蓄水池’给蓄满了。党外人才,人在哪里,基本上搞清楚了。”市委统战部一位领导兴奋地说。
在这近5.8万人中,有两份统计颇有意味:“体制外”人才21816人,“视野外”人才16711人。“体制外”的概念较好理解,“视野外”人才是指虽然在传统意义上的“体制内”,却并未进入组织视野的人才,比如一些中央在沪单位、外省市在沪单位等。
从两个人数之和占总人数近2/3的规模来看,这两个“外”,无疑是此次摸底的重点,这也是新形势倒逼出来的工作思路:以前的党外人才,大多数分布在体制内,主要集中在大学、科研院所里。但随着经济社会结构深刻调整,人才也经历着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体制外”成为党外人才集中的地方。如果还把目光局限于体制内的存量,党外人才挖掘的渠道会越来越窄,很难有生动的局面。
因此,突破体制界限、所有制约束和身份限制,把更多“体制外”纳入“视野内”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作基调。于是,人民团体、统战团体和社会组织成了重要载体,一大批体制外优秀人才被“网罗”。比如,嘉定区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多,那里的行业协会就推荐了100多名具有高级职称的“蓝领”党外人才;市文联和社科联等文化类团体则挖掘出一大批独立演员、社科学者和青年领袖。
这次调研还打破了部门和层级限制,一些在沪的体制内党外人才也首次被纳入视野,比如中海运集团就挖掘出数十名高级船长、高级轮机长等,充实了优秀党外人才库。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也在这次培训班上,他是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6年前,还是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的他通过全市公开选拔,到了现在任上。这位学者型官员分管的,是上海市使用资金规模大、创新活跃程度高的电子信息产业。
任政府实职带来的历练,让邵志清颇感骄傲:“更大舞台让我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当你参与的决策能提升产业能级,进而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就会收获很强的成就感。”
选人用人,前提是“选”,核心是“用”。名单有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人用起来,让名单“活起来”。按照上海市委统战部的思路,即五种安排:政治安排、实职安排、社会安排、荣誉安排和岗位成才。
根据工作安排,“小名单”内的人员,将有一部分进入组织部门的局级后备干部库,而其余部分,也将形成“一人一册”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中名单”人选多为专业技术人员,将在其中遴选领军人物,落实培养方案,并适时做好政治安排和社会安排;“大名单”人选,则由推荐单位深入分析梳理,聚焦重点人物,制定长期工作方案,加强联系培养。
“说到底,就是要不断扩大覆盖面,让统战工作接通‘源头活水’,呈现出大团结、大联合的生动局面。”上海市委统战部一位领导说。
广东 格桑、雪莲花开南粤
本报记者 贺林平
广州西村,流花湖边。红墙黄瓦、古色古香的百年名校广雅中学里,来自新疆的迪力·亚尔江正和一众广州同学一起兴致高昂地打篮球,嘴里不时蹦出一两句娴熟的普通话:“投了投了。”“好球!”
3年前离家乡万里之遥,刚刚来到完全陌生的广州时,迪力·亚尔江还心存困惑。不过,学校的照顾、老师的关怀和同学的友好,让他很快就融入了广州的生活——在广雅中学,吃的是专人烹制的清真饮食,住的是有空调的独立宿舍。每逢节日,总有老师相伴同庆:古尔邦节一同唱歌跳舞,除夕夜一起包饺子,中秋一块吃月饼……“班主任像父亲,不但在生活上照顾我们,还教会做人的道理;同学们像兄弟,3年朝夕相处,很多人成了‘铁哥们’。”他由衷地感慨:“广东,也像家一样温暖!”
在广东感受到“家的温暖”的,远不止迪力·亚尔江一人。记者从广东省委统战部和省教育厅获悉,广东按照中央部署,从1995年开始招收西藏班学生,从2000年开始招收新疆高中班学生,从2010年、2011年开始招收西藏中职班、新疆中职班学生,截至2014年7月,累计已培养了毕业生10934人;目前在校学生6410人,占全国内地民族班学生总数的1/6,分布在珠三角9市和省属29所学校——成千上万朵绚丽的“格?;?rdquo;、娇媚的天山“雪莲”,在南粤大地的滋养下尽情绽放,成为民族团结交融、共同进步发展的最美见证。
广雅中学是广东首批开设内地少数民族高中班的学校之一,至今已经送走了11届的新疆班毕业生。“看着他们从当年刚来时年幼的娃娃,长成现在健壮的小伙子,真的很感慨。”学校新疆部主任杨东霞,把每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被亲切地称为“杨妈妈”。
新疆、西藏的孩子来到广东,远离家乡,离开了父母的呵护、亲友的关心,首先要迈过生活的坎。“确保内地民族班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能管好。”这是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在肇庆调研内地民族班时提出的要求。为了让他们能快乐安稳地生活和学习,广东各级财政加大拨款力度,多数承办市民族班学生年生均拨款达到1万元,深圳、惠州市还超过1.3万元。所有民族班全部安排了相对独立的教室、学生宿舍、食堂,配备了生活日常用品,提供热水器、空调、电话等;一些学?;垢萆偈褡逡诚肮?,开设了清真食堂,并严格按照清真食品的管理规定加强管理。
今年9月,次仁白珍已经进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学习的第五个年头。这名来自西藏的北大学生,常?;匾淦鹪诠愣葜菔邪酥醒暗哪嵌问惫?。2010年7月,她和该校另外一名西藏班高中插班生王晓分别考入清华、北大。
让西藏、新疆来的幼苗在广东茁壮成长,成人成才,是广东少数民族班的重要目标。“在落实好国家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广东力争做到‘六个确保’。”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介绍,一是确保优质学位;二是确保管理到位;三是确保经费投入;四是确保教师数量和素质;五是确保学校建设;六是确保办学条件。
精心浇灌花自开。广东民族班涌现出许多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75%的在校学生加入共青团。自2004年举办以来,广州市新疆班学生100%考上大学,深圳松岗中学、肇庆中学新疆班学生2013年本科录取率分别达99%、100%。
今年“5·22”乌鲁木齐暴恐事件发生后,迪力·亚尔江跟本地同学一样感到愤慨:“这样残害无辜的行为,真是可恶至极!”“这些只是少数恐怖分子的极端行为,新疆各民族绝大多数是和睦相处的。”他的话让同学们很信服。
在举办内地民族班的过程中,广东注重从地方党政领导、承办学校校长、班主任和各民族学生四个层次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确保民族团结的办学方向。“把办好两班作为确保新疆、西藏地区稳定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边防巩固的重要措施和政治任务来抓。”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雄表示。
为此,各学校坚持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通过开设德育课,举办图片展、专题报告、读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和途径,牢固树立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内地民族班已成为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新疆和西藏发展的坚强阵地,成为宣传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窗口。
编辑:杨雅婷
关键词:党外 统战部 广东 新疆 地方统战 工作 亮点


“超级月亮”现身堪培拉
特朗普发表其执政以来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讲
保障春运
“欢乐春节”挪威首演闪耀北极光艺术节
靓丽海冰
春运路上有了“列车医生”
阿富汗官员: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到访武汉大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