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中国向埃博拉疫区提供7.5亿人道援助 受援国称:是“真朋友”
人民网北京11月4日电(王宇鹏)今年年初部分西非国家爆发了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分四轮提供了7.5亿人民币人道主义援助,并以多种方式支持和援助西非国家抗击疫情。受援国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的援助给予高度评价。国新办3日下午举行吹风会,就中国对埃博拉疫情援助和防控有关情况做出介绍。
反应迅速 救助及时
商务部副部长房爱卿介绍,中国政府在有关西非国家刚出现疫情时就率先启动援助工作,并在5月中旬迅速将救援物资空运至疫区,是第一个将防护物资运抵疫区的国家。
中国政府自今年4月至9月先后组织实施了3轮援助举措,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了防护救治的物资、粮食食品及现汇援助,派遣了公共卫生专家组和医疗队,提供了生物安全的实验室,向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非盟等国际和区域组织提供捐款等。截至到目前,前三轮援助举措已全部落实到位。
房爱卿表示,这次对非援助,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坚持正确义利观的重要思想和“真、实、亲、诚”的中非合作理念,秉持“平等相待、真诚无私、务实高效、重信守诺”的原则,想疫区之所想,急疫区之所急,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10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根据埃博拉疫情发展和疫区国家的需要,中国政府决定启动第4轮紧急援助,向非洲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总价值为5亿元人民币的援助。
因需施援 效果明显
房爱卿表示,中国援助因需施援,效果比较明显。一是保障了应急物资的供应。中国向西非有关国家提供约300吨防护物资在运抵后直接投入了疫区,为各国抗疫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障。通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向疫区三国提供了600万美元所购置的大米、扁豆、混合粮食谷物等,可保障隔离区和治疗中心30万人一个月的用量,缓解了当地粮食短缺的问题。
增强了疫情防控的能力。中方派出10批医疗专家,指导疫区防控并且培训当地的人员,传播防控知识,为疫区国家主动分享中国防控非典的经验。推动了埃博拉疫情的治疗,向疫区三国各提供了100万美元的现汇援助,弥补了三国抗埃专项资金缺口,用于充实一线的医护人员力量。援塞拉利昂生物安全实验室日检测病例占塞全国日检测量1/4。截至目前,累计收治留观患者210名,成为塞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向疫区派遣225名医护人员,为救治当地民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埃博拉疫区 援助 真朋友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