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协商 协商
杭州政协助力浙商回归 已有5批商谈回杭发展
同频共振勇挑担
———杭州市政协履职助力浙商(杭商)回归记事
“叶主席,这次是我们回娘家了。我有很多想法想跟您说说……”10月22日,从广东、云南、深圳、西安等地前来参加“2014世界杭商大会”的12位浙商(杭商),像久未谋面的老朋友一样,紧握着杭州市政协主席叶明的手,回忆数月前走亲见面的场景,畅谈回归发展的打算。今年9月以来,已经有5批浙商(杭商)主动联系杭州市政协,商谈回杭投资发展。
开展浙商(杭商)走亲活动,助力浙商(杭商)回归,是今年杭州市政协的一个履职重点。“土地、矿产、港口等要素资源的缺乏已经制约了杭州的发展。浙商(杭商)就是杭州破解资源约束,实现高起点上新发展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在谈及市政协开展走亲活动的缘起时,叶明表示,推进浙商(杭商)回归,是省、市委确定的中心工作,人民政协要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人民政协具有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在团结联谊、凝心聚力、服务浙商(杭商)回归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谋定而动,今年二、三季度,由市政协领导分路带队,大规模开展走亲活动,以别具“政协味道”的方式,面对面倾听浙商(杭商)讲述创业发展故事和对回归发展的看法建议。
打好亲情牌真诚赢信任
“今天特地赶了300公里的路,就是为了来参加这个座谈会,看看家乡来的领导,说说自己的心里话。”8月28日下午,在福建从事有机农业的浙商唐金荣匆匆赶到会场。“我们的人脉圈子、生意伙伴都以当地为主,杭州的情况不太熟悉,想回去也不敢轻易回。”“市里领导对我们的项目很重视,可是遇到具体问题,下面的办事机构还是不够灵活,一个程序时间走得过长。”“在重庆,聘请一名重庆大学表演系的学生演员最低只需500元,而在杭州,最少要2000元……”面对真诚而来的走亲团,浙商(杭商)们敞开了心扉,道出了他们对回归发展的主要担忧——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够到位、投资门槛高。
迄今为止,走亲团的足迹踏及北京、上海、青海、重庆、西安等20余省和市,拜会各地浙江商会、杭州商会23家,走访浙商(杭商)企业30家,召开相关推介会、座谈会26次,赢得各方信任。
打好服务牌温暖浙商(杭商)心
“要打好服务牌,让他们愿意回来,能够回来,回来了能创业,事业有新发展。”杭州市政协领导在不同场合都强调,要多跟浙商(杭商)交朋友,多帮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多做凝心聚力的工作,更好地支持和服务浙商(杭商)回归。
今年4月赴西宁走访时,市政协了解到,浙商王恒昆在杭州投资建设的“昆龙童装城”项目,由于部门之间存在推诿现象,产权证拖了10个多月迟迟办不下来。市政协副主席张鸿建为之忙碌了起来,在他的牵头协调下,久拖不决的产权证得到了办理。
“希望项目审批的速度能够快一点,办事效率能够再高一点。”不少浙商(杭商)抱怨,他们回归的项目在确定下来之后,落地的时间有点长,当涉及项目变更、规划调整、土地置换等问题时,有时甚至会碰到相互推诿的情况。“我们回来投资了不少,可想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却不容易,去问的时候却说没有相应的政策”,一些浙商(杭商)还反映,杭州的创业环境、生活环境、社会服务虽然总体较好,但在回归投资者的医疗服务、子女教育、人才政策、住房保障等政策措施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政策落实也还要加快。
他们的想法,就是今后工作的改进方向。“他们的口口相传,我们要做多少工作才能比得上啊。”叶明强调,要把帮助回归浙商(杭商)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一个着力点,“希望能够通过回归企业的典型示范,树立杭州良好口碑,吸引更多浙商(杭商)回归发展。”
编辑:杨雅婷
关键词:浙商 杭商 回归 杭州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